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準確程度

2012-09-13







  從1995年開始,筆者在每次立法局或立法會選舉都有進行滾動調查,起點是選舉截止提名,候選名單初步確定開始,而終點就是選舉前的一或兩天,以便緊貼選情的發展。關於滾動調查的理念和操作,筆者在2004年立法會選舉前曾經撰文解釋,包括「善用選舉民意調查 發展傳媒專業操守」和「滾動調查小常識」等文章。

  簡而言之,滾動調查就是每天進行調查,按日完成若干樣本,然後總結分析。之後再向前增加一日及向後減少一日,按照滾動樣本每日進行分析。

  今年9月,為了增加公眾對滾動調查的認識,尤其是滾動樣本的準確性問題,筆者又撰寫了「如何解讀滾動調查」的文章,詳細分析2004和2008年立法會選舉滾動調查的最後數字,與真正選舉結果的落差。有關文章的網上版本,已經以數表形式詳細羅列當年參選的每張名單,在滾動調查的最後支持率,與真正選舉得票率的比較,在此不贅。整體分析大致如下:

  「2004年……建制名單的得票率平均被低估1個百分比,泛民名單平均被高估不足1個百分比。在2008年,建制名單平均被低估1個百分比,泛民名單被高估不足1個百分比。不過,由於相同派系的名單可能被個別高估或低估而互相抵消,因此,民研計劃亦有基於每張名單的絕對落差數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2004年,建制名單的最後得票率平均偏離滾動調查5個百分比,泛民名單平均偏離3個百分比。在2008年,建制名單平均偏離3個百分比,泛民名單平均偏離2個百分比。」

  「得票比率以外……2004年最後滾動調查中前列30個候選人中28人果然當選。2008年最後滾動調查中前列30個候選人中27人果然當選,成績算是不錯。」

面對更多挑戰
  今年的滾動調查,雖然方法依舊,但就遇到更多挑戰。

  首先,由於議席增多,比例代表制最高餘額法變相成為多議席單票制,大部份政黨於是分拆名單參選,又把目標放在低票當選,民調結果於是出現參選名單的支持比率全線偏低。結合樣本的抽樣誤差,勝負的研判變得困難。

  其次,由於不少政黨放棄高票當選的策略,實行以配票工程務求多張名單以低門檻當選,因此,不少政黨及選民都在等候滾動調查的最後結果,再作決定,甚或改變先前的決定。滾動調查因而變成配票活動的一環,與選情互動,民調與選舉結果因而出現較大差距。今年的選舉結果證明,能夠掌握低門檻配票策略的陣營,比不懂配票而胡亂告急的陣營,的確能夠更加有效地把選票轉化成為議席。

  最後,與往年一樣,部份帶著政治偏見的評論員,或者出於誤解,或者基於任務,都在抹黑我們的調查工作,為我們的研究團隊,尤其是前線工作人員,增添不少壓力。筆者可以做的,就是不斷作出澄清,和公開交代我們的工作。例如,在選舉前舉行的最後一個記者招待會,筆者就一再強調,民研計劃及筆者從來沒有在選舉期間,包括選舉當日及競選期間,為任何政黨或候選人提供選戰服務,包括民意調查服務,而所有在選舉當日或之前的民調告急呼籲,一概與筆者無關。把民研計劃說成是一門生意,甚至是懷有政治動機,輕則誤解,重則誣衊。

  面對上述各種挑戰和作出相應措施後,究竟我們今年的滾動調查又有多準確呢?以下是今年的最新統計,可以視為2004和2008年的後續研究:

調查的落差
  
數據顯示,以今年最後發放的滾動調查計,橫跨五個選區和一個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功能組別,不論是建制或泛民名單,選前被高估或低估的情況都不太嚴重,除了九龍東梁家傑名單被高估 8 個百分比,和九龍西譚國僑名單被低估 6 個百分比之外,其餘差異都可算合理。況且,梁家傑名單在 2008 年的九龍東滾動調查中,亦被高估 10 個百分比外,情況甚於今年。

  若果以各名單的絕對落差數值進行分析,則橫跨六個選區和組別,建制和泛民名單的最後得票率,都是平均偏離滾動調查 2 個百分比,比 2004 和 2008 更加準確。至於今年引進的當選機會標籤,在最後調查中有 12 個候選人被列為「勝算極高」,結果全部當選; 10 人被列為「機會較高」,結果亦全部當選; 37 人被列為「機會均等」,結果當中 18 人果然當選,正是一半。所有標籤都非常準確。

  單看今年新增的「超級區議會」的話,由於樣本充足,抽樣誤差相對減少,任何不尋常的差異,會更能反映滾動調查的設計局限。不過,數據顯示,以最後數據計,滾動調查的平均絕對落差數值是建制 3 個百分比,泛民 1 個百分比,可謂相當準確。就算出現差異,可能亦是因為最後配票工程的影響。

  換句話說,民研計劃今年進行的滾動調查,雖然在個別明單上可能出現較大的落差,但整體而言都是具有頗高參考價值。當然,從參選政黨的角度看,這些或大或小的誤差,可能已經超過他們主觀和客觀上可以容忍的範圍。結合配票和宣傳需要,有些人士盡量詆譭滾動調查,說調查不可信,甚至把我們的調查說成是選戰服務,筆者可以理解。

  筆者希望,選舉過後,這些人士會重拾理性,以客觀態度審視選舉民意調查的發展,與我們共同建設選舉制度以外的民主配套機制。選舉制度鼓勵配票,是制度的問題。民意調查如果能夠為所有人士提供建基於科學的自由資訊,只要資訊並非虛假,人人共享,那怕選民是用來調整選舉策略,也有它的價值,也應受到尊重。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警隊與社交媒體

黃子健、馬偉傑
2017-05-08

2016年度新聞與社交媒體使用行為調查

馬偉傑 周展樑 葉詩穎 伍淑冰 梁俊仁
2016-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