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華人影視媒體的歷史、科技與未來

2000-05-15

  由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電視系主辦的第二屆國際華語電影學術研討會,在四月十九至廿一日假九龍塘浸會大學林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次會議邀請了美國、澳洲、英國、台灣、中國和香港本地的四十多位學者,一同探討華人影視媒介,面與全球化與跨國網絡之間關係的課題。本次會議的題目為:「千禧年之後:跨國華人影視媒體的歷史、科技與未來」,共分為十四場專題報告,題目包括:否想複想跨國華人媒介的「中國性」、香港∕好萊塢、全球化語境的香港電影、跨國華人媒介的市場行銷與發行、中國與台灣電影的當前課題、跨國華人媒介的概念與形構、跨國電視:身份與科技、女性與同志、流行文化:音樂與明星、跨國華語電視:性別、文化與接受、城市、歷史研究等。這些題目涉及的範圍廣泛,但不空泛。論文報告者都針對其專擅的研究領域,提出對跨國華人媒介的分析與評估。每一場的專題報告並請來講評員,對每一篇宣讀的論文和專題的整體性作回應。

中文電影即世界電影

  在這個通訊全球化、快速化的年代,華人影視媒體已不單是華人社會的文化消費產物,更是跨國、跨文化交流網絡的重要場域。遠從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來的著名電影學者大衛鮑威爾(David Bordwell),就這個「跨文化空間」的題目,作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中文電影(Chinese films)無疑是中國性的,但它始終是電影,包含著電影具有的特點(如在特定的視、聽模式下講述故事,以求觀眾能充分了解劇情),因此一開始就是跨文化。鮑威爾教授的論點說到,中文電影一開始,就在世界電影的體系範圍內運作。而從八十年代以來的發展看來,中文電影早已跳脫出中國性、中國觀眾等自我設限的論述與市場界限,跨進到全球不同國族、文化和語言的觀眾群。他更指出,電影可以達致跨文化的明顯途徑,是在視聽認知的層面上去接觸觀眾,讓電影返回其原來的「愛現」狀態。為證明他的論點,鮑教授還展示了許多幻燈片和電影片段作為例證,將香港、中國和台灣的電影分別放到電影史的脈路中。在現今以文化研究、認同政治、全球化等議題掛帥,學術研究愈趨同質化的情形下,鮑教授的演講,提供在場觀眾,特別是大陸和香港本地的影視研究學者,一種新的(經驗主義)視點。

跨國華人媒介的形構

  第一場專題報告:「否想複想跨國華人媒介的『中國性』」,由浸會大學電影電視系的葉月瑜博士主持。他提到,跨國華人媒介的實踐和研究中,「中國性」一直是最令中國學者感興趣的問題。跨國主義在這個全球化的政經與文化網絡中,無法避免,並使得眼前的問題變為,既然中文電影已步向世界電影的大銀幕,它的中國性又是怎樣的表達、演變、異化和伸延?跨國性的事實與霸權是否會,或已經,把中國性壓抑下去?從這個脈絡去理解跨國中文電影和中國性,再一次把中文電影與電影研究的歷史連結起來,探討文化本位或本土主義、東方主義等長久以來糾結電影生產與分析的理論框架。國際知名的中文電影學者和歷史家如丘靜美、倪震、裴開瑞(Chris Berry)、魯曉鵬和張建德從不同的角度,如國族電影、中國電影理論的話語變遷、全球/在地身身份、便利公民(flexible citizenship)等議題發表論點。

  第二場專題報告:「跨國華人媒介的概念與形構」,由電影電視系的吳昊博士主持,請來著名的歷史家和影評人羅卡先生和浸會大學的卓伯棠副教授,梳理香港電影的跨界史實,和香港電影數碼化的道路。另外也有俄亥俄州大學的劉幗華副教授,討論中國第六代導演作品在跨國領域的製作與發行。

全球化與中文電影電視

  會中最重要的,是有十多位來自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者,對兩岸的電影和電視發展趨勢發表意見。在跨國的氛圍下,往前察看,諸如中國大陸的譯製片、台語片與世界電影的相斥性、歷史上好萊塢在台灣的勢力等有關歷史的問題。往後看,有關中國和台灣電影的逐漸向外拓展市場、生產合拍電影以開拓多元化的新路向,和中國電影內向化與外向化的辯證關係等問題。這當中也涉及後現代主義、傳統文化和現代意識的融合與衝突,還有面對全球化的挑戰等。台灣電影開始了跨媒體整合行銷,以求在好萊塢電影的霸勢下,延續奄奄一息的本土製作業好萊塢勢力的更形鞏固,和國際電影風格的不斷滲透,加上新的市場行銷與發行策略,也影響著中文電影在亞洲內外的接受情況。這些都是在全球化的形構下,華語影視媒體已經發生,和將來還必須面對的問題。此外,大陸、香港和來自美國的報告,也顯示出對跨國電視與在此脈絡下,如何進行電視觀眾研究的重視。這些初步但發人深省的論文,希望對未來電視研究的蓬勃,有拋磚引玉的作用。


著名電影學者大衛鮑爾就「跨文化空間」發表專題演說。

  對處理全球化這個問題,要以香港電影最為多面,也較受爭議。數位學者憂心香港電影的前景,藉近年若干文化研究概念,如在地性、香港身份、好萊塢化、國際化、後殖民主義、散居等,為香港電影把脈。香港被籲為「東方好萊塢」,在中文,甚至是亞洲的電影市場,曾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香港電影中的「在地性」,似乎在近年來多位電影工作者紛紛被好萊塢吸納的情形下,有了動搖。香港最為頂尖的演員,在不管是好萊塢,或者是第二電影歐洲藝術電影中,所扮演角色的身份,甚或他們自己本身的文化身份,都因著種族和文化差異,而變得更模糊、混雜。就連港產的流行文化,也逃不了美國化的浸淫,再次製造了中西文化的(勢差?)交㶅點。如美國伊里諾利大學的Gateward博士便在街舞文化(Hip Hop Culture)中,找到了來自中國(黃飛鴻電影)的影響,展示了逆向的文化遭遇和對話。此外,在科技不斷自我更新,以求取數目更多、速度更快的消費,媒介的行銷在近年VCD消費中看到了第三世界的仿製,對第一世界科技做出的因應之道。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生胡幸琦,對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的盜版VCD,提出一種區域性的在地觀察,認為是第三世界對第一世界高科技的游擊戰策略,成功地做出經濟與科技的顛覆。

  與會學者對本次會議的回饋相當肯定,咸認為是一次真正的「國際」學術會議。來自中國、台灣、歐美、澳洲、和香港本地的學者和研究生,各自擁有不同的地域、文化、族裔,和學術、專業背景。他們在此項活動中,一同探討華人電影電視的跨國性等問題。這當中包括了經驗豐富、地位超卓的學者,也有鋒芒初露的研究生,各抒己見,並透過相互交流,對跨國華人媒介,做出眾聲喧譁、但不求一統天下的討論。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電影發展現况與問題

史文鴻
吳昊
陳嘉欣
201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