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氣電波連接社會脈搏──電台節目發展的回顧與前瞻

1998-07-15

  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上海,出席上海電台的「烽煙」電話節目「市民與責任」,直接與當地人對話,掀起高潮。外國記者估計,大概有一千萬上海人收聽。

  以人數而論,頗是一項紀錄,美國有幾個流行烽煙節目,全國聯播,收聽率也不過如是。

  電台烽煙節目之受歡迎,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發揮了互動的效應。「互動」的,不僅是在節目中對話的兩個或幾個人,效應波及其他聽到節目的人,把他們也拉進思想、觀念的交流中。克林頓的節目進行以至完畢之後,上海人,甚至是上海以外的人,包括香港、美國......都有人討論克林頓的觀點是否合理、打電話的聽眾問題是否尖銳......。

  國際互聯網絡的出現,讓烽煙節目的互動效應更進一步擴大,以香港電台早上的「九十年代」為例,地球村落內無遠弗屆,南起南非、澳紐,北至俄羅斯,由西歐一直到美加,都有聽眾進入網址收聽現場節目,甚至撥長途電話到港台參加討論。

電台發揮互動效應

  八十年代以前,香港電台已經設有電話節目,如「太平山下漫步」、「電話訴心聲」等,讓聽眾就社會民生事務發表意見和向有關部門反映。八十年代初,香港電台製作了「八十年代」,提供了電話討論時事的新節目方式,電台節目讓市民發表意見漸成新趨向,如商台的「自由港自由講」、香港電台晚間的「自由風自由 Phone」、「頭條新聞」等,都讓聽眾能就當天發生的社會大事發表意見。

  特別在中英聯合聲明於八四年簽署後,這種論政的節目更趨成熟,人材輩出。至九十年代,更因新城電台的成立,電台節目的競爭更大;同時,九五直選,政黨相繼組成,香港政權移交等重大的社會事件,使市民更加關心社會和積極發表意見。

  各類型媒介中,以電台最能發揮即時互動的效能,而互動效能是否發揮至最大程度,則視乎節目內容和主持人是否掌握社會脈搏。抓不緊社會脈搏的題材,吸引不起廣大興趣,不貼切社會時弊的話題,也沒有人願意討論。

節目緊隨社會脈搏

  戰後以來,電台主流節目的發展,一直跟隨社會脈搏。五、六十年代,香港社會從戰亂慢慢平復,不少家庭都有慘痛的流離顛沛經歷,倫理故事最能引起共鳴。於是,單人講述或是以廣播劇形式出現的天空小說,是電台的王牌,每天最少有四至五線的廣播劇。甚至一些本地製作電影也依賴電台的廣播劇作宣傳,在上映前把電影故事改編為天空小說,在電台播出。

  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戰後一代成長,香港社會開始著重培育本土文化。

  一九六八年,商台推出「年青人時間」,對流行音樂作有規模的推動和介紹,被視為孕育音樂節目主持的搖籃。而到了一九七四年,香港電台推出「青春交響曲」,把年青人節目推到高峰,並產生了「DJ 文化」,標誌著這時代青年人的趣味和生活習慣,成為青年聽眾不可或缺的生活消閒節目。DJ 為配合節目需求,與年青聽眾打成一片,節目的節奏加快了,而內容亦由音樂推介,漸漸對時髦玩意,甚至反映生活面貌之事物、熱門城市話題、年青人愛惡(髮型、衣著等),均成為節目的題材,並因個人風格更產生了很多偶像級的 DJ,如「三個小神仙」的鄭丹瑞、林姍姍、何嘉麗、由 DJ 晉身歌手的周慧敏、黃凱芹、「軟硬天師」的林海峰、葛民輝、「瘋騷快活人」的梁繼璋等等都是具有個人風格的一群!

  九十年代以後,個人風格的節目,漸漸為「雜誌音樂節目」替代,演藝人的訪問、遊戲,主持人與聽眾對談等佔了節目內容的很大比例,聽眾層面也擴闊了,間接地造成節目與節目、台與台的競爭;要製造一個星級的電台節目主持人,並不容易。

雜誌式多元化

  七十年代中,香港社會急速發展,關注興趣多元化,綜合節目應運而生,除了生活訊息及娛樂外,還增加了時事、社會服務等環節,容納更大層面的聽眾。

  香港電台的「兩個鐘,季候風」是當時創新的一個綜合節目之一,商台則以「日日好時光」為重點節目。而綜合節目亦隨社會的轉變,漸分成青少年、家庭婦女、白領、長者、駕車人士等,節目內容亦就特定對象的口味和愛好而設計。時至今日,以「朝朝早精神好」這一個長壽家庭雜誌節目為基礎的「香港好精神好」調到下午時段,結合家庭與時事,是下午節目的新嘗試。香港電台第二台的「晨光第一線」,脫胎自七十年代末期的「清晨開心果」及後來的「陽光早餐」,自車淑梅與曾智華聯手後,擺脫以往以個人風格為主的主持方式,改以密集資訊,節奏明快,主持人角色對比鮮明,使節目播出十四年以來,仍獨領風騷,更為很多雜誌式節目的參考藍本。

新頻道新形式

  八十年代,代議政制發展、中英就香港回歸展開談判、基本法草擬等等重要事件,進一步推動香港人關心社會。公共事務節目在電台廣播方面所佔比重日益增加,孕育了多位時事評論員,節目主持人如黃毓民、鄭經翰、吳明林、梁家永、毛孟靜、楊吉璽、徐詠璇、李玉蓮等,本身也成為矚目的人物。

  一九八九年,香港電台成立了全港第一個以交通財經為主的頻道,為全港駕駛人士和關注金融消息的聽眾,提供最快的消息。廣播方式,一改以往「版塊式」的規限,而採取「直流式」,是現在很多地區都採用的一種電台廣播形式。直至一九九七年,由於本港以普通話為母語的人口漸增,為適應社會步伐,香港電台決定設立普通話台,把原有的交通財經台轉為普通話台,而將交通財經消息報導放到幾個主要頻道中播放。這類交通台和普通話台的相繼出現,說明針對特定聽眾的電台頻道,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突破領域拓闊時空

  展望未來,數碼廣播發展將成為主要廣播模式,如 DAB 或 World Space 等的廣播系統,將為聽眾提供更多的廣播頻道,節目更專門化,聽眾更由自己喜好及生活習慣編排自己的節目表。而且,除了聲音外,還可提供簡單圖像。國際互聯網絡或者 ROD 也使電台廣播擴展至世界每一個角落,聽眾可以隨其喜好,在任何時間接收想聽的節目。


電台發揮互動效應,開放渠道給市民發表意見。

  廣播節目將隨著科技的進步,進入更廣闊的時空,突破目前的節目形式,製作將更趨精細及多元化。大量的製作工序,將改變電台節目的製作方式,以往「一人樂隊」的自編自導方式,將改變為更組織化和分工更細,才可配合媒體互動與及世界資訊的潮流。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