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傳媒記事簿

2019-02-01

● 2019世界人權報告指香港自由明顯惡化
《大公》《文匯》被禁入採訪三年

  人權監察一月中發表《2019世界人權報告》,有關香港的部份,指北京對香港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及政治參與權的打壓明顯惡化,而高鐵西九總站實施一地兩檢,內地法律可於西九站及往返中港的列車上實施,則是「中國侵蝕香港自主權的一大進展」。而港府持續取消民主派參選立法會議員的資格,DQ周庭及劉小麗。和平發表港獨言論人士受到騷擾,如民主派學者戴耀廷遭港府抨擊,認為他對於香港可能尋求獨立的假設性探討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去年八月時,中國外交部官員要求香港外國記者會取消陳浩天的演講,但該會如常舉辦活動,惟主持人馬凱其後申請延長工作簽證,遭港府無故駁回。報告另引述多個事例,包括香港眾志兩名成員入境內地時遭短暫拘留和訊問;「學生動源」兩名成員的內地家屬受到公安騷擾等。

  就言論自由情況,香港記者協會等多個新聞工作者組織一月初與政務司長張建宗會面,就去年三宗事件,包括外國記者會副主席馬凱不獲續批工作簽證、中國流亡作家馬健一度被大館拒絕提供演講場地,及華裔藝術家巴丟草政治漫畫展因受威脅而取消,表達對言論和新聞自由的擔憂。記協主席楊健興認為連串事件製造寒蟬效應、自我審查,又稱會上有反映特區和中央政府提及很多「紅線」,令傳媒工作者擔憂。

  《大公報》在一月十六日以狗仔隊方式暗中跟蹤及監視,頭版報道(香港)學生動源成員赴台,與台灣總統府密使見面,最後卻被揭所指「密使」其實是偏綠立場報章《自由時報》的記者。此報道引發台政府注意,並派員調查案件。知情人士向《自由時報》透露,移民署查證三人出入境紀錄,雖已找到一人是以自由行名義赴台,但僅同名同姓,無法證實其身份,也懷疑《大公報》透過「在台代理人」或其他大陸客、港人執行跟蹤任務。台灣當局後來點名《大公報》、《文匯報》過去早有類似「前科」,在此次案件水落石出前,三年內不准兩家媒體赴台採訪。

● 出席散戶反對有線供股難產
● 有線寬頻開拓粵港進軍大灣區

  有線寬頻供股計劃意外地在一月初遭股東否決,集團舉行股東特別大會,約四成出席獨立股東贊成,接近六成投反對票,令有線七億元集資計劃告吹。據早前有線公布財務資料,截至去年九月底現金約有3.13 億元,但一年內到期負債近五億元。有線表示,目前財政穩健,業務運作不會受影響。今次有線供股失敗,其中一個關鍵可能是極少股東出席。當日出席投票股東持股不足8000 萬股,以有權投票獨立股東持股共約35.24 億股計算,「投票率」不足2.3%。大股東永升(亞洲)事後發聲明,重申對有線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會考慮及比較其他財務方案,冀繼續支持改革,以增強股東對公司信心。

  有線寬頻去年與中移動旗下中移動香港簽訂二十年協議,向中移動出售有線的電視內容,及在家居寬頻業務展開合作。有線主席邱達昌在出席特別股東大會時表示,現時經中移動收看有線旗下免費頻道「香港開電視」人數已達五萬。但承認電視業務經營只會越來越難,但有線在地下鋪設的網絡,會成為日後電訊商發展5G時爭奪的資源。

  一月中,有線宣布欲發展大灣區,與廣東廣電網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冀在節目內容等方面合作。特別推廣財經資訊,又稱在永升支持下公司營運正常。一月底,報章傳出有線電視會裁減新聞部一成人手,但有線寬頻營運總裁梁淑儀1月28日與新聞部員工會面時,澄清有關報道不實,但卻無法保證將來不裁員。自有線易手以來,由發展策略以至電視內容皆未見起色,業內相信全面緊縮只是時間問題。

● ViuTV 真人騷採訪手法惹爭議
● 壹傳媒遭淋紅油及捲入欠債爭端

  電訊盈科媒體一月初宣布,奪得英超一九年以後三季的香港獨家播放權,並將通過旗下Now TV直播每季全部三百八十場賽事,當中每季合共有七十六場球賽更會通過Now One機頂盒傳送。此外,Now TV客戶亦可通過Now隨身睇應用程式同步收看直播賽事,或於賽後重溫精采時刻。

  ViuTV 月底播出《買樓狂想曲》節目,幾個主持人到水泉澳街訪,找不到「本土香港人」,卻找到一個有奇怪鄉音的「街坊」去做家訪,說是新來港人士,「街坊」在節目中提到特區政府對他們「應該可以再好」,又說自己有幾個同鄉住附近。節目出街引起不少人批評新來港人士「霸公屋」,不過,有較熟悉Viu Tv製作的網民就發現那個所謂「街坊」根本是舞台劇演員,曾經在ViuTV另一個節目出現,令不少網民批評ViuTV「造假」。但仍有網民力撐ViuTv只是想曲線諷刺社會,ViuTV事後解釋是因為被訪者臨時不欲上鏡才找臨記替代。

  亞洲電視月底宣布,向謝氏財務有限公司貸款5000萬元,貸款為期兩個月,會用作一般營運資金,集團會根據貸款協議,以萬方國際60%已發行股本的股份質押作抵押。此外,亞視旗下亞視數碼媒體分別與深圳華瀚眾誠影視傳媒,以及深圳東學西漸文化傳播,訂立一份戰略框架合作協議。計劃在中國境內開展有關影視拍攝等業務,深圳華瀚則將現有資源及拍攝場地、專業團隊,以多種形式為亞視數碼媒體服務。亞視數碼媒體擁有的部分亞洲電視經典作品影視知識產權,由深圳華瀚負責梳理和整合,進行運營和管理。

  壹傳媒又再捲入民事案件,但這次是以原告身份興訟。該集團旗下《蘋果日報》、《壹週刊》、《FACE》及《忽然1周》一月中入稟高等法院,向前發行商勤力德書報發行有限公司追討約4162萬元欠款。勤力德與壹傳媒合作多年,香港《蘋果日報》早前終止勤力德的代理權,台灣《蘋果日報》月中亦宣布,由今年二月一日起,結束與勤力德的經銷合約,港台兩地的《蘋果日報》將由集團自己發行,壹傳媒又在台灣入稟,向勤力德追收拖欠貨款,總數逾三億元新台幣,令雙方矛盾全面曝光。在一月初,壹傳媒壹蘋果大樓門口遭淋潑紅油。當日早上八時多,位於將軍澳的壹蘋果大樓大門位置,被貼上兩張A3大小的白紙黑字紙張,上款寫上「給總編輯」,內容要求壹傳媒不要再報道與某集團相關的新聞,並被淋上紅油,紙張部分內容被紅油遮蓋。保安發現後隨即報警求助,警方接報到場調查,將案件列作刑事毁壞案處理。

● 香港其中一本最長壽的雜誌停刊
● 醫管局邀演藝界打氣被批離地

  香港最長壽雜誌之一《武俠世界》於一月十五日停刊。這份刊物由第三任總編輯沈西城主編,已經歷了一個甲子,能堅持出版六十年而且甚少脫期,《武俠世界》被稱為異數。沈西城因為已年過七十,自妻子過身後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勁,故希望多些休息,只在報紙上間中寫一點東西。《武俠世界》是香港最長壽雜誌之一,比它更年長的只有姚立夫於1957年7月創辦的《春秋》雜誌。五、六十年代《春秋》是香港相當有分量的文史雜誌,作者陣容一時無倆:一批民國文人學者在《春秋》留下很多重要史料。姚立夫過世後,由妻子接棒,不經不覺已過了六十年,《春秋》如今還在出版,堪稱香港現存最長壽雜誌。自然今非昔比,如果不是獲財政支持,《春秋》可能早已退出歷史舞台,現在也只能作不定期出版。

  名人拍片推介或作宣傳本是公共傳播經常出現的手法,例如香港電台最近與教育局合作拍攝一輯《喜閱一生(名人好書推介)》短片,由城中名人分享閱讀經驗,推介好書。但醫管局卻因名人拍片被指罵,事緣因流感高峰期醫院迫爆,醫護人手嚴重短缺令員工怨聲載道,香港的醫生及護士協會甚至舉行公開集會,批評政府漠視護士的辛勞。當前線醫護疲於奔命之際,醫管局卻請藝人名人拍片「打氣」,當中包括「校長」譚詠麟、港隊門將葉鴻輝、陳慧琳、薛家燕等。未幾又弄一個「魚蛋燒賣小食打氣日」!這些公關行動都被批評為脫離現實,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陳沛然稱原意雖好,但時間不對,在水深火熱之時,這些打氣活動儼如火上加油。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