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取得佳績。
有關2004年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詳細資料,可參噥穭W專頁www.rthk.org.hk/special/tvai/2004/。
踏入新一個年頭,「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的季度發放亦有所變更。為增加欣賞指數調查的應用價值,從今季開始,我們每次發放的報告會同時顯示各類被訪者(包括不同性別、年齡、學歷及職業組別)所給予調查電視節目的平均欣賞指數,及以時序趨勢方式展示,由一九九八年起,各類節目及個別電視台欣賞指數的整體走勢。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已經得到「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同意,稍後在《港大民意網站》發放更多深入分析的調查數據,以供各界人士參考。有關2004年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詳細資料,可參噥穭W專頁www.rthk.org.hk/special/tvai/2004/。
現時欣賞指數調查的模式乃根據香港電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亞洲電視有限公司在一九九八年達成的共識進行,而有線電視有限公司則於翌年加入。根據這個共識,香港電台成立一個由電視台、學術界及廣告界人士(共十位)組成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負責釐定欣賞指數調查的問卷內容、調查方法和節目範圍等,以確保調查在公平及具公信力的調查準則下進行。欣賞指數的具體調查工作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獨立進行,至今已踏入第七個年頭。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六月,初時隸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二零零零年五月轉往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再於二零零二年一月轉回社會科學學院管轄,期間一直擔任欣賞指數的調查工作,角色沒有改變。
自一九九九年開始,每年度的調查共分四個階段進行,即每隔三個月調查一次。調查是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而訪問對象為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即一般香港電視觀眾。
調查節目範圍
本年度首階段調查所涉及的節目範圍包括於今年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期間於無線電視翡翠台、亞洲電視本港台及有線電視各頻道播放的本地製作節目。由於資源有限,所有重播、配音、體育、外地製作本地包裝及帶宣傳性質的節目基本上不包括在內。及至二零零二年,為增加調查節目的品種,四個電視台可在各個階段中,各自提名一個(共四個)未能納入上述範圍的節目進入調查名單,條件是本地製作的節目,不限長度及播放次數。
本階段調查的節目名單所包括的本地經常節目(即連續兩個階段播放至少四次的節目)總數為九十六個;另外加入港台提名的《頭條新聞》(由於新一輯於本季度內的播影次數只有三次)、無線提名的《梅艷芳最美麗的回憶》、亞視提名的《台灣溫泉之旅》與及有線提名的《張敏儀:我的香江歲月》;故此,最後調查名單合共一百個節目,當中無線電視佔三十八個、有線電視佔二十五個、亞洲電視佔十九個及香港電台佔十八個。
首廿位排名最高節目
最新一季調查於二零零四年四月三至八日期間進行,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二千一百三十四名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整體回應比率為六十六點四個百份比,抽樣誤差則少於一點五個百份比。「二零零四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第一階段的結果顯示,一百個被評的節目所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為70.64分,整體成績較上一季下跌0.56分,而平均認知率則為26.1%,亦告下跌0.4%。是次調查欣賞指數排名最高的二十個節目順序為:
(一) 星期一檔案 (無線 / 時事及 公共事務)
(二) 新聞透視 (無線 / 時事及公 共事務)
(三)鏗鏘集 (港台 / 時事及公共 事務)
(四) 賭海迷徒 (港台 / 資訊)
(五) 梅艷芳最美麗的回憶 (無線 / 娛樂)
(六) IQ雙拼 (有線 / 娛樂)
(七) 華人青年音樂家系列 (港台 / 娛樂)
(八) 醫生與你之傳染病系列 (港 台 / 資訊)
(九)有線新聞 (有線 / 時事及公 共事務)
(十) 警訊 (港台 / 資訊)
(十一) 風雨夜歸人 (港台 / 娛樂)
(十二) 愛在瘟疫蔓延時 (港台 / 娛樂)
(十三) 頭條新聞 (港台 / 資訊)
(十四) 時事追擊 (亞視 / 時事及 公共事務)
(十五) 新聞/財經/天氣報告 (無 線 / 時事及公共事務)
(十六) 樂滿童心中國情 (港台 / 娛樂)
(十七) 天空之城 (港台 / 資訊)
(十八) 華爾街速遞 (有線 / 時事 及公共事務)
(十九) 至FIT男女 (有線 / 資訊)
(二十) 張敏儀:我的香江歲月 (有線 / 資訊)
各類型節目表現
首二十個最高欣賞指數的節目當中,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佔十個,有線電視的製作佔五個,無線電視的製作佔四個,而一個則為亞洲電視的製作。至於節目類型方面,「時事及公共事務」及「資訊」節目各佔七個,而「娛樂」節目則佔六個。
至於不同節目類型的整體表現方面,一如以往,「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的數量雖然最少,但表現則較其他類型為佳;本階段被評的十九個「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所得的平均欣賞指數高達74.19分,較上一季度的歷史高位稍為回落,但仍然遠遠拋離排行第二的「資訊」類型節目,其三十二個節目的平均欣賞指數為71.78分;再次之的是四十九個「娛樂」節目,其總平均欣賞指數只有68.52分,整體跌幅接近一分。
最後,就個別電視台而言,香港電台以74.65分繼續居首位,亞洲電視以70.86分排行第二,緊接著的是有線電視,得70.59分;而無線電視的平均欣賞指數則為68.67分,較上一季度錄得超過2分的跌幅,可能是受到大量質素參差的娛樂節目所連累。至於本階段四台各自比較下,得分最高的節目分別是港台的《鏗鏘集》、亞視的《時事追擊》、有線的《IQ雙拼》與及無線的《星期一檔案》。
綜觀本年度第一階段的調查結果,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仍然保持一貫優勢,資訊節目次之,娛樂節目再次之。值得一提的是,有線電視製作的本地節目,其總平均欣賞指數首次衝破七十分大關 (70.59),同時有五個製作入選二十大優質節目之列,成績有明顯提升;而在各電視台提名的節目類別中,無線的《梅艷芳最美麗的回憶》、港台的《頭條新聞》及有線提名的《張敏儀:我的香江歲月》都能擠身廿大,成績理想。
被訪者背景分析
就被訪者背景的深入分析所得,男女觀眾對三種節目類型的喜好大致相同,但女性給予的平均分數則較男性高。年齡方面,年輕觀眾(九至十九歲)的欣賞角度明顯跟較年長的組別大相逕庭,他們最欣賞的為娛樂節目,其次是資訊,最後才是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此外,他們對電視台的取向亦有別於整體形勢,依次為港台、無線、有線、及亞視。
學歷方面,具小學或以下教育程度的被訪觀眾對三類節目的欣賞程度幾近相同(總平均皆為七十二分上下),似乎並無特別取向;相反,高學歷人士對娛樂節目評價甚低 (只有65.99分),但對新聞時事節目卻甘之如飴(高達74.58分),好惡分明。最後,職業的分析顯示,學生觀眾對娛樂節目最表欣賞,但三種被評的節目類型所得的分數都非常接近(七十分左右),換句話說,學生對不同種類的電視節目皆持欣賞及接受的態度;與此同時,退休及失業人士則對資訊類型節目評價最高,其次為新聞時事,然後才是娛樂。
就個別電視台的表現而論,文職及服務行業人員對港台的製作可謂情有獨鍾,其給予的平均欣賞指數高達77.43分,拋離排行第二的亞洲電視有近七分之多;這個現象跟家庭主婦的喜好分野很大,她們給予最高欣賞指數的電視台為亞視,緊貼其後的才是港台,但兩者的分數只是微差。有關上述分析的詳細數表可參閱香港電台網站發放的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