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OFCOM最近發表關於公營廣播機構的研究指出,未來英國公營廣播所面對的挑戰是觀眾越來越分割的情況下,節目如何適應觀眾的需要。不謀而合,英國廣播公司去年中一項展望未來的報告也指出,發展路向只有一個----多元化;多元化是現代觀眾一項特質,公營廣播機構以多元化模式運作,也是現今傳媒的必走之路。
同樣地,多元化正是香港電台電視製作的發展目標。香港電台作為香港唯一的公營廣播機構,其服務對象自然是市民大眾。由於香港電台的電視製作,無需取悅於廣告商,因此更可嘗試發展不同類型節目,照顧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包括文化、教育及小眾興趣的製作。
香港電台電視節目製作由早期以闡釋政府政策為主,逐步發展劇集、時事資訊節目、紀錄片等不同類型的製作。一直以來,香港電台都沒有自己專屬的電視頻道,正因為這個原因,香港電台節目要爭取在商營電視台播出,就必須在節目種類及製作水準上,追求卓越,製作優質的電視節目。為此,香港電台設定了多項表現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定期檢視製作成效。
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得到海內外同業的確認;多個港台的品牌製作如《鏗鏘集》、《傑出華人系列》、《醫生與你》、《警訊》等,都在歷年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中,入選最佳電視節目首二十名。電視節目欣賞指數是電視節目在收視率以外,另一個量度節目質素及是否為觀眾接受的另一個指標;而這個指標正好鼓勵電視製作人員,創作高質素電視節目,推動香港創意工業。
香港電台電視部的製作在國際上屢獲讚賞,我們的節目在海外參賽已經有二十年歷史,成績不俗,我們期望透過參與外國電視節的競賽,加強與海外同業交流,觀摩別人的成功經驗,以驗證港台製作在內容、題材、形式、拍攝手法與製作類型等,是否達致國際水平,並發揮公營廣播機構應有的角色。
本年度,港台的電視製作獲得多個國際獎項;在十二個海內外電視節目競賽中,得到三十四個獎項,成績令人鼓舞。從獲獎的項目及數量來看,絕對是一項紀錄。
獲獎節目各具風格
在眾多獎項中,公共事務組、教育電視及一般節目組所獲獎項不乏行業公認的大獎;例如老牌的「美國芝加哥國際電影電視節」,就頒給本台戲劇節目《天地孩子》之「掃你一百下」及公共事務組《議事論事》之「五十萬人的啟示」兩個雨果銀獎的殊榮,順帶一提,前者更在其他多個比賽中囊括五個獎項。
相比從前,今天港台的製作更見多元化,反映在今屆的影展成績亦然。多個近年出品的文化節目堪稱大獲豐收,包括探討香港藝術專業的《藝力無限》在「美國紐約電視節」與「芝加哥國際電視節」分別得金獎及優異獎,而其他電影、動畫及以閱讀為主題的製作,同樣在國際影展中獲得獎項,這些都是港台近年積極開拓的製作題材,配合本地社會需要的同時,顯然也與國際電視潮流接軌。
香港電台另一特色製作是勵志及關注基層的作品,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毒海浮生》不單打動廣大香港電視觀眾,還令外國業者動容;兩集製作分別奪得「芝加哥金獎」及「德國青年獎」。同樣是誠意之作的,還有描寫基層掙扎求存的實況戲劇《生活逼人來》,在美國休士頓及芝加哥都得到大獎;推廣平權平等的劇集《非常平等任務》及《女人多自在》受到「芝加哥國際電視節」讚賞;至於關顧長者的《黃金歲月》、協助警民溝通的《警訊》同樣得獎,恰好顯現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的多面性。而個人傳記及重溯歷史紀錄片類,也是我們近年積極發展的題材,今年一輯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紀錄片《革命的足跡》,就贏得「美國曙光獎」。
作為香港的公營廣播機構,為弱勢社群發聲、推動公義、凝聚市民追求美善既是應有之義,也是我們與國際社會交流的普世價值,相關製作可以得獎,實在是莫大的鼓勵。有人認為題材先行的作品,容易受到青睞。不過,把指定題材拍得生動活潑還不是易事。本台的教育電視今年就有一個中文科課程節目《足球小將》奪得「休士頓國際影展」的銅獎,還有針對學前幼兒觀看的《點蟲蟲》節目,其中兩集分別得到「日本前田大賞」及「德國青年獎」。兒童及教育節目是港台的特有品種,多年製作經驗的積累,令我們的製作別具風格。
以上說的得獎作品多是近年開拓的品種,不過歷來得獎最多的紀錄片及時事節目仍然表現硬朗:《鏗鏘集》兩集「鏗鏘一千集」及「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特輯」分別獲「比爾森青年影展」的評判團榮譽獎及本港的「人權新聞」大獎;《傳媒春秋》一集「沙士特輯」得到「美國紐約電視節」新聞時事節目銅獎;另一輯「追蹤洋垃圾」更是四度獲得不同影展的大獎,跨越偵查報導及環保的範疇。緊貼時事,分析社會政經局勢,一直是我們最重要的製作方向之一,能夠獲獎,相信是對長期支持我們的觀眾的最佳交代。
總括來說,今年度本台節目的得獎清單,正好是多年來我們製作成績的一個橫切面,恰好審視了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的效能,亦提供了正面的註腳;而在這個成熟而堅實的基礎上,我們將會繼續努力,發揚公營廣播機構肩負的使命。
*註: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提供網上直播及十二個月節目重溫,並設香港電台海外獲獎節目網上專頁(www.rthk.org.hk/special/awardpro/),供瀏覽及重溫各得獎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