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全港7個屋苑試行家居垃圾徵費試驗計劃,各個屋苑陸續開始試行,分別以「按幢按重」、「按幢按量」及「按戶按袋」三個方法測試成效,為政府提供數據。【自由風自由 Phone】團隊直擊全港最早開展試驗計劃的淘大花園,了解計劃優劣。
淘大花園是全港最早開展試驗計劃的屋苑,其中3幢大廈自5月尾起,以3種方法試行垃圾徵費,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聯會主席葉興國指,計劃試行2個月後,以「按戶按袋」收費的I座垃圾量明顯減少,而且回收量是全屋苑最高。為了解試行實況,我們親身到葉興國位於I座的家,觀察他棄置垃圾的習慣,並一同翻箱倒筒,視察垃圾箱內的垃圾分佈。
分門別類掉垃圾
葉興國家中的垃圾可謂整齊有序,垃圾箱內放了一個印上「減廢」的專屬垃圾袋,旁邊放了膠樽、玻璃樽等器皿,不遠處又有一個載有廚餘的飯盒,客廳有一疊舊報紙及一卷卷包裝膠紙,井然有序地等待回收。
後樓梯垃圾箱逐個捉
我們逐個垃圾箱視察,發現專屬垃圾袋內可回收的垃圾相對較少,葉興國估計是住戶為省膠袋空間而先作廢物分類,顯示垃圾徵費可鼓勵回收。但垃圾箱中亦不乏平日慣用的白色垃圾袋、外賣膠袋,袋內載有膠樽、衣物等垃圾,葉興國指,由於後樓梯並無閉路電視作監察,難以識別沒有按規定棄置垃圾的住戶,希望政府能作出妥善建議。
回收筒與廚餘收集站
葉興國表示,為能更全面推廣及培養居民的環保意識,他在試行的大廈擺設多個回收箱,以I座為例,除了黃、藍、啡回收箱外,還有回收玻璃樽、電池、舊衣、的回收筒。而廚餘收集站於每晚8至10時運作,收集而成的肥料會用於居民自行栽種的蔬菜上,葉興國指,見到居民的反應愈來愈熱烈。
全港推行,行不行?
淘大花園暫時是7個屋苑內,唯一要求住戶真金白銀購買垃圾袋的屋苑,並配合一系列相關措施推行試驗計劃,葉興國坦言滿意試行情況。但被問到經驗能否應用到全港屋苑時,他就建議政府按屋苑特性,考慮分類、分期推行計劃,先有足夠空間及資源屋苑配合各措施實踐計劃。
【自由風自由 Phone】
星期一至五黃昏五至八 1872 311 始終如一
主持:陳燕萍、區家麟
評論員︰張國鈞、李彭廣、黃偉國、李華明 (2014年7月1日起)
監製:陳燕萍
編導:梁仲禮
助理編導︰高福慧
製作團隊:張鳳萍、侯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