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建國以後】歷史的聲音︰軍事
2019-08-30
建國後,中共在軍事上採取積極防禦戰略 ,強調「黨指揮槍」。
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同年,周恩來宣佈「四個現代化」任務。
三年後成功試爆第一顆氫彈,核武發展進入新階段。
1970年,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
兩彈一星,為中國航天發展打下基礎。
1978年,中國迎來「科學的春天」;
鄧小平重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與此同時,軍隊國家化討論升溫。
1982年,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國家中央軍事委員會成立;
「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名義上軍隊國家化,實際上保留黨的絕對領導
1985年,中國由臨戰狀態,轉到和平建設時期。
鄧小平重新評估局勢,裁軍一百萬。
踏入90年代,江澤民提出科教興國戰略;軍隊亦要「精兵簡政」,以有限的軍費建立現代化軍隊。
2003年,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方針。
同年,中國載人航天夢實現。楊利偉乘搭「神舟五號」升空,環繞地球十四圈。
神州七號,成就中國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漫步。
今年7月,天宮二號完成任務;建設永久太空站,進入最後階段。
建設現代化軍隊,習近平從制度著手,改組中央軍委、設立五大戰區、裁軍30萬;不過,國防開支不跌反升。
航母發展「三步走」,最終目標發展大型核動力航母。
目前,第一艘國產航母已完成7次海試,整裝待發。
解放軍成立90周年閱兵,展示多種新型武器,習近平重申,軍隊要聽黨指揮。
上個月,《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發表,中國軍隊走向世界,將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主持:鄭明仁
星期日下午五時至六時
監製:林嘉瑜、鄭婉薇
專題分類:1949建國以後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