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史教學中的生日報演示

2013-10-11

  偶然發現這件有趣的事。2011年初訪問日本北海道的報館,見入口處有台機器。朋友引導我,投入硬幣,在觸摸屏上輸入出生日期,enter,機器打印出我出生那天的《北海道新聞》。

一道開胃小菜
  曾有位教授提醒我,新聞史不好教。今天許多年輕人對歷史隔膜,一大堆報名人名,令人目眩。我明白這一挑戰,於是嘗試激活新聞史課程,每次開講前,上一道「開胃小菜」:讓學生演示生日報。

  所謂「生日報」,指同學父母或本人出生那日的報紙。最好是籍貫地報紙,也可以是全國性報紙。我請同學們在課前努力檢索資料,從「觸摸」一份舊報開始,仔細閱讀那份和自己關係密切的報章,並把他(她)的所見、所奇、所思、所惑,帶到課堂,與大家分享,並將疑問提交給我,讓我解答。

  2011年以來,我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碩士研究生課程Readings in China Media and Society、港大的公開課「通傳媒,識中國」、以及在廣州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中國新聞史課程中,都使用了生日報演示方法,實踐證明,對教學有幫助。

打開了萬花筒
  幾乎沒有人見過自己父、母或本人的生日報。尋找的過程引人入勝,演示的場面活潑興奮。

  我請同學們從生日報上讀時代背景。從民國時代,到1949中共建政、1950-1953朝鮮戰爭、1956「雙百方針」、1957反右運動、1958大躍進及由此引發的1958-1962中國大飢荒、1966文革、80年代改革開放,及至八九六四、鄧小平南巡,同學的生日報演示,把國事風雲串聯一線。

  港大一位藏族同學的母親生於1958年,他從母親生日那天的《青海日報》上,看到上一年的反右運動在深入,看到大躍進創糧食高產紀錄的誇張口號。有位女同學,父親出生於1959年。大飢荒已經開始,她卻從《杭州日報》和《人民日報》上看到國慶前夕的多篇「輝煌成就」報道,報紙說,中國生產成就「十年勝過千年」,「今天,中國人民同聲自豪地說:中國已經有了一個成功解決人民吃飯問題的政府,這就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這位同學在她的PPT上寫了個大大的英文單詞“Seriously?!”

  有個上海女生的演示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父親生於大飢荒時期的1961年。內地報紙上,大飢荒的事實是絕對被封鎖的。更何況在生活水準相對稍好的上海,報紙上會有「大飢荒」的印記嗎?細讀《解放日報》上的每一篇報道,她還是發現蛛絲馬跡。有一則《童子牛懷胎了》的農村報道,說一個生產隊裡有12頭耕牛,11頭是母牛,三年來竟然無一頭懷孕—這正是當年農村凋敝的寫照。報道說,1961年調整了政策,對飼養員實行了「六獎一定」責任制,終於有一頭牛懷孕—這也反映了大躍進失敗後中共一度的政策調整。這位同學沒有就此打住,她特意打電話回家給祖母,請老人家回憶父親出生時的情形,知道了父親出生時,食品短缺,祖母無奶的焦慮窘迫。

  當年的港澳報紙上,有大飢荒報道。有位香港同學的母親出生於1960年,她從母親生日那天的《星島日報》上發現《飢餓廣東》,又從《華僑日報》上檢出「今日之中國大陸 糧食缺乏自殺盛行……四日之內一百四十六人抵澳」的文字。

  從生日報上,香港同學對國情的理解大增。我很驚訝,公開課上的一位生於1975年的香港記者,她能抓住「1975鄧小平整頓」這大背景,和中共向東南亞「輸出革命」的歷史,並能用生日報上的資訊佐證。有位香港同學,1987年6月出生。是時,中共十三大將召開。她看了這天的內地與香港多份報紙。看到趙紫陽在談政治體制改革,又看到韓國民眾的抗議風潮,想到媽媽曾對她說「你生在香港是幸福的」。她在為生日報演示準備的作業中寫道:「趙紫陽口中的政治體制改革,與媽媽口中的幸褔,有甚麼關係嗎?我在做功課的過程中不時在想,看著今天的香港和中國,幸褔這話題可以很沉重。假如八七後並沒有六四,當年《解放》、《文匯》、《南方》報導趙紫陽預告十三大的改革,也許後來或曾以另一姿態來臨?但歷史沒如果,八九年在天安門廣場的學生,跟八七年南韓反政府浪潮中,最後迫使南韓政府實行直選的人們,他們當時所追求的幸褔,又分別包括了甚麼?」

  這位同學說:「錢老師吩咐我們讀生日報,從新聞裡看看我們個人的生命軌跡如何與歷史交疊,有緣在這年做這功課的感覺特別深刻……」

活的新聞史
  新聞史自然關注新聞自身變遷。對中國大陸而言,包括:憲法對於言論、出版的規定及其變化;執政者的新聞傳媒管理制度的變化;媒體的變化;傳媒人的命運;傳媒運作模式的變化;科學技術對傳媒的影響;等等。這些在課堂的生日報演示中,都能看到端倪。如中共建政初期鼓勵批評,「做有牙齒的報紙」;在1956年鼓勵「百花齊放」期間報刊內容的輕鬆生動;1957年反右運動後媒體被緊縛手腳,直到文革期間媒體充斥「假,大,空」內容。有生於1989年的同學,展示了六四前媒體的短暫「自由」;有生於1990年的同學,展示了媒體的萬馬齊喑;也有許多同學是「南巡一代」—他們是在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後出生,他們演示自己的生日報,讓我們又看到中國媒體市場化的開端。

  新聞史離不開政治與社會變遷,也離不開經濟、文化乃至生活風俗的演變。生日報演示的好處是,有大敘述,又有小敘述,既讓人看到時代大背景,也讓人看到生活的細枝末節。有不少同學,對報紙上的電影、戲劇廣告饒有興致,並從中發現故事。有同學留意報紙上的物價—米價、肉價,包括報紙的零售價。「為甚麼1953年的人民日報售價一份售價600元?」自己搜索,原來是幣值的關係,那時是一萬元等於後來的一元。

  我的公開課學員,有來自香港不同機構的朋友。忘不了那位搜索資料極其認真的中學音樂老師,她對她出生之年1956年中國大陸有關音樂教育、音樂演出的資訊特別注意。來自香港電台的一位編導,從生日報上發現,在她出生的1970年,中國與意大利建立外交關係。由此及彼,檢索出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應邀當年到中國拍攝紀錄片《中國》,後來竟遭江青批判,說他「醜化中國」的故事。這樣的檢索講述,令她對政治、新聞、文化的錯綜關係有綜合的認識,也對自己從事的影視專業的歷史有更多瞭解。

  「回到現場」,是歷史教學的關鍵。生日報演示為同學創造了觸摸歷史的機會,讓他們初嘗尋覓史料、考證史實、大海撈針、慧眼識珠的滋味。這方法幫助他們,將我講述的新聞史轉化為人的故事,更好把握每個歷史節點的語境。

  一份生日報會帶給他們許多問號,這恰恰需要我來講解。而千姿百態的生日報,對豐富擴展教師的知識亦大有裨益—一位新聞史教師,原本無可能見到如此多報章。一位位同學的生日報演示,毫無疑問,是他們在給我上課。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財經新聞教育模式

宋昭勛、吳靜、趙應春
2016-11-24

拒絕廢話的自由

傅景華
2015-05-02

學生記者調查:漸趨成熟的新聞採訪與社交媒體應用

馬偉傑, 李麗芳, 戚韻瑤, 黃錦瑜
201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