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公信專業—獨立新聞製作研討會綜述

2013-12-11


  新聞報導,以事實真相為內核,以語言表達為血肉。不偏不倚,公信專業,是新聞人孜孜以求的目標,其中,語言的使用十分關鍵,小到一個細節的錯漏,或是一個字眼的偏頗,新聞報導的公信力都將大打折扣。在科技日新月異,似乎人人皆可為記者的時代裡,新聞業界面臨的競爭日益激烈。大眾媒體若想生存下去,守住自己的專業精神,談何容易。

  11月15-16日,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與英國廣播公司(以下簡稱BBC)新聞學院、BBC中文網聯合舉辦獨立新聞製作研討會,以語言與不偏不倚為主題,旨在為日後的新聞人提供經驗教訓。兩日裡,聽眾在中英文報導的諸多實例中,見識到其中因語言使用不當而出現的形形色色的錯誤。這些錯誤讓會場內歡笑不斷;可是在笑聲之後,每個人都不得不開始反思:究竟怎樣在報導中做到不偏不倚?

語言表達 並非吹毛求疵
  BBC新聞採集主管喬納森•貝克(Jonathan Baker)提到,BBC的新聞從業員都要遵循公司的《編輯指引》(Editorial Guidelines)。該指引並非繁縟的規條,而是列出了新聞報導中需恪守的原則。這包括準確真實、客觀公正、不偏不倚、保護隱私、維護尊嚴、編輯獨立六個方面,記者與編輯均需將BBC的這些報導觀付諸實踐。這不僅意味著報導時需仔細核實細節,給予各方回應的機會;也要求新聞人了解詞語的準確含義乃至衍生意義,從而精準地將新聞事件呈現在受眾面前。他演講時引用了英國作家吉百齡(Rudyard Kipling)的話語:「語言是人類使用的一劑最強效的毒藥」,為我們敲響警鐘。

  舉例而言,貝克介紹到BBC在報導軍事活動時,只會使用「英國部隊」或「美國軍隊」的字眼。哪怕是報導本國的軍隊,BBC也從不稱其為「我們的軍隊」,因為如若隨意使用第一人稱這類看似親近的表述,觀眾會以為BBC是軍隊的一部分。使用其他詞語如「解放」、「處決」或「政變」時也須格外謹慎。

  另一個更具爭議的字眼就是「恐怖主義」。遭受損失的一方可能會將發生的襲擊稱為「恐怖襲擊」,然而另一方卻會說這是為自由和信念而戰。貝克與BBC中文總監李文都提到,在報導此類新聞時,記者需盡可能準確描述事件本身,如「自殺式炸彈襲擊」、「槍手開槍掃射」等,而非扣上「恐怖襲擊」或「恐怖分子」的帽子。10月28日於北京天安門發生的撞車事件,中國官方雖定性為「恐怖襲擊」,BBC還是將其稱為「天安門襲擊事件」。四月份波士頓馬拉松比賽時的爆炸事件,美國政府也將其列為「恐怖襲擊」,而BBC仍稱之為「波士頓爆炸案」。李文進而說到,只有當某個恐怖組織承認了自己實施過襲擊,BBC才稱其為「恐怖襲擊」。報導中也可引用他人對襲擊的看法,就算他們認為確屬「恐怖襲擊」,這四個字都必須置於引號之內,不反映BBC對此的立場。

  中文報導方面,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客座高級講師呂秉權分享了不少內地與香港媒體中啼笑皆非的用語不當之處。他說在中國官方媒體的語境中,開會沒有不隆重的,閉幕沒有不勝利的,講話沒有不重要的,關懷沒有不親切的。除此之外,在報導非政治新聞時,內地媒體擬的有些標題也會讓人產生不必要的遐想,例如「三大全國性交易市場佈局渝中」,或「干了112天終於濕了」。香港報章中也曾出現過「兒子生性病母倍感安慰」的標題;如若加上一個逗號,該標題在斷句上就不會讓人產生誤解。他還提到,香港媒體大多不會照單全收內地媒體的表達方式,不過越來越多內地流行的網絡用語,因其能更傳神地表情達意,所以「土豪」、「和諧」和「草泥馬」等詞在香港報章中也開始出現。

  研討會上集中討論的是不偏不倚使用中英文報導的規範。香港是一個雙語社會,而BBC則使用包括英語在內共28門語言向全球報導新聞。根據BBC新聞學院語言組編輯納吉芭•卡斯拉伊(Najiba Kasraee)的介紹,多語種的新聞報導一方面能讓更多觀眾了解全球資訊,另一方面也通過不同文化背景的記者從貼近自身本土的角度來報導國際新聞。這既令我們體驗到文化的多元,聽到「同一個世界裏不同的聲音」;也提醒我們在跨語言報導時需格外留神,別因翻譯而讓報導出現偏頗。她回憶自己當年入職BBC時翻譯的一句話:「看上去美方代表帶來了橄欖枝」(It looks like the American delegation came with an olive branch.)她當時單純以為橄欖枝只是字面意義那麼簡單,但後來經主播指出,更準確的翻譯應是發出和平訊號。由此她領悟到如欲從事新聞翻譯,語言訓練是必須的,這樣才能儘量避免新聞人在時間壓力下犯錯。
BBC新聞學院高級語言訓練導師蘇珊•費恩(Susan Fearn)對新聞用語給出了她的「黃金法則」:寫作時用詞要精確嚴謹;小心使用形容詞;並且思考詞語背後隱含的意義。另外,香港電台英語節目總監柯文傑(Bryan Curtis)也建議寫作時應簡潔精煉。他鼓勵台下學生對新聞事業應充滿熱情;並應竭盡所能堅守專業精神,整合相關新聞材料,呈現出事件的原貌,從而讓受眾作出自己的判斷。他還強調,不偏不倚的精髓就是不抱任何偏見。在新聞報導中,記者不是法官,不應對新聞事件下定結論。記者反而應將控方和辯方的陳詞均呈現出來,交由作為陪審員的觀眾來判斷。

社交媒體 帶來新的挑戰
  談到社交媒體,貝克認為這能促進新聞報導,讓記者接收到更及時的信息,接觸到更多的消息源;問題在於記者應如何正確使用這一新興媒體。總的來說,他給BBC員工的建議就是:「別做任何傻事」。任何東西,一經上載至社交媒體,無論設置得多麼隱密,總會為人所知,甚至廣為流傳。他認為記者編輯應把社交媒體 當作電視媒體一樣看待。如果一句話在電視媒體中不適宜播出,那麼也不適宜將這句話放在社交媒體上。就算新聞從業員在私人頁面中寫道,本人言論不反映供職機構的立場,可是大家關注他們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記者身分,受眾自然而然會將他們的言行與新聞機構聯繫起來,因此這樣的聲明是無謂的。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高級講師張少威也認為,社交媒體的興起讓記者更忙了,從以前每天工作固定的時間變成了現在的全天候工作。很多中國記者在微博上十分活躍,可是大多數中文媒體的管理層對新興媒體及網絡仍不夠重視,因此很少有對員工使用社交媒體的統一指引。他說社交媒體讓中國普通百姓史無前例地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媒體在這些意見中可以發現很多故事,當然也需要花功夫進行核實。

不偏不倚 妙手著文章
  社會急速變化,科技的發展已讓信息從只由少數人掌握變得唾手可得。香港的媒體機構不下百間,新聞報導多如牛毛。人們的生活日愈忙碌,閒暇時間也漸趨零散,因此只有那些能引起足夠興趣的報導,才能換得讀者的瀏覽。新聞從業員在寫作時,語言煽情化、誇張化的誘惑很大。雖說香港的新聞自由仍受到保障,可記者在商業化的媒體運作下,想要保持客觀中立、不偏不倚,卻是越來越難了。

  研討會結束之際,貝克談到,不偏不倚是BBC一貫恪守的準則。基於部分傳媒娛樂至上、賺錢為先的理念,貝克說這些傳媒可能會吸引某些觀眾,但BBC的觀眾所期待的報導,正是真實準確、不偏不倚的。他說:「如果BBC的觀眾因為我們的節目不夠娛樂化,或是立場中肯而選擇不再收看BBC,我才會感到驚訝……如果沒了不偏不倚,我們就甚麼都沒了。」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

「第二屆數碼傳媒生態研討會」後記

唐芷瑩 (撰文)
林援森 (整理)
2014-02-14

締造「資訊人人共享」

李月蓮
201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