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電視節目欣賞指數 第三階段調查結果概述

2010-12-14
  2010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第三季度調查的結果顯示,香港電台的《鏗鏘集》連續兩次榮登榜首,第二及第三位則由無綫的《新聞透視》及《星期二檔案》奪得。亞視的《感動香港》和有線的《至FIT男女》,則是所屬電視台今季的最優質節目。劇集方面,無綫的《公主嫁到》,是自去年口碑載譽的《巾幗梟雄》之後,再有長篇劇集躋身十大優質節目,可見此劇深得香港觀眾的喜愛。至於新聞財經報道節目方面,有線電視再一次名列前茅,得72.6分;其後依次為無綫、亞洲、now寬頻電視和香港寬頻電視,排名與上季完全一樣。然而,五個電視台中有四個的新聞節目錄得升幅,特別是有線及無綫,分別顯著上升1.45及2.44分,相信是因為近期發生很多重大事件,包括香港人質在菲律賓遇害、釣魚台主權爭議、劉曉波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等,都可能令市民加倍關注新聞時事,並因而給予新聞節目較高評價。

調查背景
  現時調查所採用的模式大致上乃根據香港電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亞洲電視有限公司在1998年達成的共識進行,而有線電視有限公司則於翌年加入。根據這個共識,香港電台成立一個由電視台、學術界及廣告界代表組成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現有十位成員,負責釐定欣賞指數調查的發展方向、問卷內容、調查方法和節目範圍等,以確保調查在公平及具公信力的調查準則下進行。具體調查工作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獨立進行,緊密的合作關係至今已踏入第十三個年頭(1998-2010)。自1999年開始,每年度的調查共分四個階段進行,即每隔三個月調查一次。調查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形式進行,而訪問對象為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即一般香港電視觀眾。是次調查季度所涉及的節目範圍包括在2010年7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於無綫翡翠台、亞視本港台及有線電視各頻道播放的本地製作節目。   

  就調查節目名單的產生方法(每階段最多可容納100個節目),民研計劃的隊員在每次調查進行的數星期前,先根據各電視台已公佈的節目表編撰一份草擬名單,然後交由各電視台代表作出增減及覆核資料,有需要時會由非電視台代表投票決定如何分配名單餘額及某某節目是否合資格等等。到目前為止,由於資源有限,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皆以本地製作為主軸,而所有重播、配音、體育直播、外地製作本地包裝及帶宣傳性質的節目暫時未能涵蓋。2002至2008年期間,為了增加調查節目的品種,四個電視台可在各個階段中,各自提名一個未能納入上述範圍的節目進入調查名單,條件是本地製作的節目,不限長度及播放次數。及至2004年第三季度開始,各電視台的節目刪減名額將按該台節目數量的比例計算--即製作越多,刪減名額越高,以取代過去劃一的删減方法。然後,由2008年開始,每個電視台每季會先預設15個節目名額在調查名單內(包括各台提名的節目),餘額再按各台節目的數量按比例分配,以確保製作數量明顯較少的電視台在每次調查中的結果亦有若干份量及代表性。再及至2009年,顧問團通過對調查設計再作出微調:於每個季度的調查中,預留80個節目名額予經常性的本地製作節目,但不包括新聞財經報道節目,各電視台的名額平均分配,即各佔20個,並透過電視台各自提名的方法建立最後調查名單,而並非按各台製作數量的比例分配。節目長短和次數不限,唯一條件是節目必須為本地製作。此外,如有個別電視台未能在顧問團指定的日期前提交入選節目名單,顧問團中非電視台的代表,將以等額投票方法,替有關電視台選出其入選節目名單。倘若出現同票或其他特殊情況,則交由研究機構以隨機抽籤方法解決。自2009年第一階段開始,無綫電視的節目皆由顧問團的代表以此方法選出。   

  與此同時,調查亦決定撥出資源探討各電視台(兩間免費電視台: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三間收費電視台:有線電視、now寬頻電視及香港寬頻電視)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整體評分,以初步探討本地觀眾對收費電視的欣賞程度。由於收費電視台的認知率普遍較低,有關新聞財經報道節目整體評分的題目會同時出現在兩組問卷中,即每間收費電視台佔用兩個節目名額。連同無綫電視及亞洲電視各一個節目名額,調查共用了8個節目名額以探討各電視台整體新聞財經報道的評分。換言之,每個季度調查的節目名額依然維持在100個或以下,若個別電視台未能盡用每季的名額,餘數可撥作其他意見或試查題目,以深入探討欣賞指數或與整個業界發展有關的專題性項目等。至於何謂「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研究組暫將之定義為以主播形式報道之新聞財經新聞的節目,清談形式、專題探討、專家分析等類型則不計,而新聞財經報道節目與其他類型節目所得的欣賞指數亦會於報告中分開列出和描述。按上述方法,本年度第三階段的調查名單所包括的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總數為80個:香港電台、無綫、亞視及有線各佔20個。

調查結果
  第三階段的「2010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於2010年10月11至26日期間進行,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2,128名9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整體回應比率為66.3%。為避免問卷過於冗長,調查同時採用了兩組分拆問卷同步進行,而每組問卷的目標樣本總數為1,000個以上。故此,以次樣本計,各個百分比的抽樣誤差少於一點五個百份比,而80個被評節目的欣賞指數的標準誤差則平均為1.55分。   

  調查結果顯示,被評分的80個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所獲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為66.87分,較上一階段再下跌0.34分,數字已連續下跌三次(累積跌幅2.48分),並再次錄得調查自九八年開展以來的新低,但需留意的是整體節目的篩選準則已經跟以往有別,因此結果只宜用作粗略比較。另方面,80個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平均認知率為25.8%,同樣自去年第三季起拾級而下,累積跌幅超過兩個百份比。以認知率5%或以上的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計,本階段欣賞指數排名最高的20個節目順序為:
一. 鏗鏘集 (港台)*
二. 新聞透視 (無綫)*
三. 星期二檔案 (無綫)*
四. 黃金歲月 (港台)
五. 一念之間 (港台)
六. 警訊 (港台)*
七. 感動香港 (亞視)
八. 時事追擊 (亞視)*
九. 公主嫁到 (無綫)
十. 2010海底漫遊 (港台)
十一. 頭條新聞 (港台)*
十二. 滋味科學 (港台)
十三. 香港築跡 (無綫)
十四. 至FIT男女 (有線)
十五. 跨世紀禮賓府–155周年特輯 (港台)
十六. 原來錢作怪 (港台)
十七. 世紀藍圖 (港台)
十八. 功夫傳奇 (港台)*
十九. 議事論事 (港台)
二十. 樓盤傳真 (有線)
*同為2010年第二階段二十大節目之一,共7個   

  首20位非新聞財經報道節目的平均欣賞指數為74.19分,較上一階段上升0.39分,所有廿大節目的認知率均高於5%。當中,香港電台的製作佔12個,成績卓越;而無綫、亞視及有線的製作則分別佔4、2及2個。值得一提的是,7個節目已連續兩季甚至長期上榜,包括三甲位置的《鏘鏘集》(港台)」、《新聞透視》(無綫)」及《星期二檔案》(無綫)」,以及其後的《警訊》(港台)」及《時事追擊》(亞視)」等。與此同時,本階段亦有不少新登場節目獲得非常不俗的成績,當中的表表者計有港台的《黃金歲月》(為電視系列的第六輯製作)及同為港台製作的家庭實況劇《一念之間》。娛樂劇集方面,無綫的《公主嫁到》可謂一枝獨秀,勇奪第九位,名副其實是叫好又叫座的佳作!   

  就個別電視台的整體表現而言,香港電台以71.53分繼續居首位,排名第二的是無綫電視,其平均欣賞指數65.81分,比首位的港台相差近6分之多。緊隨無綫之後的亞洲電視及有線電視,則分別以65.16和64.96分排名第三及第四。四台各自比較下,得分最高的節目乃港台的《鏗鏘集》、無綫的《新聞透視》、亞洲電視的《感動香港》及有線的《至FIT男女》。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