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依然耀眼——淺談《北斗星》對社工發展的影響

2020-10-14

  《北斗星》雖然是一齣只有十四集的「塵封」電視劇,但卻為早期的香港社會工作歷史掀起重要的一頁。這齣劇集至今仍對社工發展發揮著相當的影響力,算得上是本地傳媒創造的一個傳奇。

  在70年代,香港的電視業十分興旺,不少香港人也沉醉於光影之中,以觀賞電視劇作為主要娛樂。那時候,市民的經濟能力漸漸提高,就算是升斗市民也已能負擔本屬奢侈品的彩色電視機。在龐大的需求下,大量出色的作品因而面世,同時也為不少剛海外回流,或是滿有創意的新導演帶來寶貴機會,創出多不勝數富有特色、具有社會人情味的作品,更形成了「電視新浪潮」。在這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剛在威尼斯電影節獲頒終身成就金獅獎的著名導演許鞍華,當時就是在這樣的百花齊放時代加入電視台工作,而其中的作品《北斗星》更成為一代經典,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功能,而散播在心中的種子一直也影響著我們。

故事展現人文關懷

  《北斗星》於1976年11月2日首播,由劉松仁、張活游、吳正元、李國麟等主演。劇集名以「北斗星」命名,意指社工是迷途的人的北斗星,為他們指引路向,離開晦暗的路途,重踏光明人生路。而在寓意深長的名稱背後,其實也反映著當時的社會需要——各樣社會問題叢生,不過大家仍盼望著曙光,相信會邁向美好的明天。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不同的情節和角色也因而被塑造‍出來。劇集以不同的單元故事構成,配以寫實的拍攝手法,將當時的各種社會問題(包括貧窮、娼妓和毒品等)具體地呈現在熒光幕之中。

  不少單元也沒有圓滿結局,但當中的社會工作者仍對受助者不離不棄,正好比漆黑中的星光。而劇中男主角(劉松仁飾演)便因弟弟誤入歧途而深受啟發,立志投身當時不為人熟悉的社工專業。他對服務弱勢社群充滿熱忱,以協助不良青年為己任,也願意用心傾聽他們的需要,甚至自掏腰包,請窮困的街童品嘗雞髀。整齣劇集以愛和人情味貫穿,縱使只是小品,但卻觸動人心,使人動容。

推動社工專業發展

  時光荏苒,《北斗星》已播映完畢將近44年,不過,我發現迄今仍有不少社工前輩為此劇津津樂道。有見及此,筆者與張愛娥博士便展開有關《北斗星》影響的研究1,透過訪問行內資深社工,探討此經典劇集對社會工作發展的影響。我們有三項發現:

  首先,《北斗星》成功促進香港普羅大眾認識社會工作專業,從而推進業界日後發展。在四、五十年前的香港,「社會工作」是一門嶄新的行業,即使不少市民需要得到支援,但由於相關資訊不為大眾所認識,他們一般都不會主動接觸社工。為數不少的港人對此專業一知半解,甚至毫無概念,分不清「義工」及「社工」之別。而《北斗星》正正以具體而貼近社會實況的劇情,讓「社會工作」首次在公共領域中出現,透過大氣電波,將社工的工作描繪出來。由於劇集廣受觀眾喜愛,社會各界也對社工的工作加深認識,間接鼓勵有需要的市民向社工求助,而社會服務也因而得以發展。直至今天,仍有不少上了年紀的港人會稱社工為「北斗星」,可見其影響力之深呢!

  另外,《北斗星》吸引了一群有心有力的年輕人投身社工行列,使業界現在人才輩出,發展日益蓬勃。一個行業能吸納、凝聚何種人才,幾乎決定這個行業的未來。而要吸引當時的年輕人加入陌生的社工行列,殊不容易。不過,隨著劇集熱播,當時毅然決定踏上社工路的年輕才俊便不勝枚舉了。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前會長梁佩瑤告訴筆者,《北斗星》為她在年幼時建立了對社工的第一個印象,使她對這個專業萌生興趣。除了她以外,還有不少社工界領袖,包括已故新生精神康復會前行政總裁游秀慧、社會福利署前助理署長方啟良,及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當時也受劇集觸動,從此立志成為社工。值得一提的是,特首林鄭月娥亦曾提及,她當時也深受此劇集中由劉松仁飾演的年輕社工啟發,深明社工是一份滿有意義的工作,所以一度打算成為一分子,服務社會各階層。

  《北斗星》的細緻刻劃更為社會工作營造出正面的形象,讓公眾認同社工的專業角色。正如上文所言,當時大部分市民對社工的認知匱乏,因此對這個專業的形象十分模糊。劇中的社工日以繼夜工作,更會親身走進社區每寸角落,和服務使用者打成一片。即使遇到挫折,社工仍努力為有需要的家庭而默默耕耘。看過劇中的情節後,廣大市民便開始對社工專業的價值觀、使命和信念多了一份欣賞和認同,明白社工全心投入工作,目的促進社會公義,及關心弱勢社群。一些當年看過該劇的社工也以「劉松仁」為榜樣,提醒自己要當一個「貼地」的社工。

傳媒可覆舟可載舟

  傳媒在社會中,往往發揮着「議題設定」(Agenda Setting)的效果,影響著大家對世界的認知。而在七十年代,香港的電視媒體正正透過《北斗星》,將「社會工作」概念引進給香港人認識。然而,傳媒的影響是一把雙刃劍——刀鋒的一端能為專業塑造出正面的形象,但另一端亦可對行業作出諷刺和批評。近年,英國的電視劇和節目都傾向會對社工的工作作出譏諷和偏頗的描述,引起社會極大的迴響。不少當地的社會工作者也表示憤怒,認為媒體讓社工的工作添上污名,誤導觀眾,讓公眾誤以為社工大多生活習慣不檢,甚至常引起專業失誤,影響服務。同時,亦有評論指出,過去的電視節目大多只剪裁社工單一方面的工作,讓公眾誤將「社工」和「保護兒童」劃上等號。但事實上,社工的工作範圍十分全面,兒童服務只是社工冰山一角的工作,不應過於輕率,抹殺來自不同工作範疇的同工的努力。

  另一邊廂,港劇《北斗星》這案例,亦正好說明電視媒體可以同時為推廣行業帶來正面的效果,讓社工專業、正直的形象能植根於香港大眾心裡。在探討該劇的影響力,當然不得不考慮到七十年代香港的情境脈絡。那時互聯網時代尚未來到,電視的影響力非常巨大。而在六七暴動之後,百廢待舉;在當時的港督麥理浩新政下,教育和社福服務也急速發展,大家開始對未來有所憧憬。劇集的面世,鼓勵了當時不少的年輕人,要以人文關懷的角度投身成為社工,為日後的香港社工專業奠下基礎。

  彈指間,四十多年已匆匆而過,社工和傳媒業界以至整個香港都有很大的變遷。現在重看《北斗星》,觀眾或難免泛起一絲絲的懷念。香港這彈丸之地已蛻變成國際大都會,劇集中的香港風情多不復再。而在現今這個講求高度效率、效益的社會裡,「劉松仁式」的社工是否仍有生存空間?而現在的傳媒又能否像當日一樣,以人文關懷製作出回應時代所需的電視劇集?


有關研究詳情,請參Looking Back, Thinking Forward: How a Television Series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 Hong Kong (刊於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https://doi.org/10.1093/bjsw/bcaa120)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