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香港新聞教育基金舉行兩年一度的外訪,這次再到歐洲訪問兩周,共有21位新聞工作者及大學新聞系的老師參加,走訪了日內瓦、巴黎及倫敦三地。此行的目的旨在了解國際機構的運作、中歐關係及歐洲傳媒經營的最新情況。我們參觀了的報刊包括:《世界報》(Le Monde)、Courrier International、《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有和倫敦《星島日報》的行家見面。電子媒體則有France 24 TV、BBC、Sky News,也走訪了法新社(AFP)和路透社(Reuters)兩間國際通訊社。
筆者之前有參加在2012年訪美及2010年訪歐之行,個人觀察曾記錄於《傳媒透視》撰寫的文章,可見於2012年6月號的「科技變天:美國報業新趨勢」,和2010年7月號的「歐洲報刊和電視的發展趨勢」。本文的目的,在於和大家分享今年外訪的見聞。
法國傳媒:獨有的歐陸風情
《世界報》於1944年創立,是法國的一份重要報紙,但近年銷量下降,現時每天印數少於30萬份。它有300名印刷報員工及80名網上版員工,其中2人負責社交媒體,8人負責錄影製作。開始時其印刷版和網上版分開運作,2004年走向融合。它在網上有動畫和圖像,但只供訂户看。去年網站有盈餘,印刷報卻虧本,總體收支打個平手。《世界報》另設周刊Le Monde Magazine,有35名員工從報紙調派過去。周刊內容與報紙不同,有互補作用。讀者年齡對象不同,較年輕及多女性,但均屬專業和高素質。周刊在營運上較成功。
因擴充過度而遇上財政困雖,《世界報》在2010年被3名投資者收購(共佔51%股權),該報其餘記者共佔股權20% (之前則佔50%)。投資者可提名一個候任總編輯,交由全體人員投票,要獲6成支持才能通過作實,任期6年。投資者及記者均可罷免總編輯,整個運作頗為複雜,可說是個妥協方案。
Courrier International是一份周刊,創刊於1990年,由Le Monde報業集團擁有,共有100名員工。其宗旨是到世界各地找尋好的文章,翻譯為法文。它付很多版權費,文章來自約不同國家的900份刊物,包括香港的《信報》和《南華早報》,也有網站和blog。過去十多年辦得很成功,有聲譽又有收益,但近數年盈利下降。它的收入9成來自印刷版,其餘來自廣告。它有4個外地版本(日本、葡萄牙、荷蘭、比利時)。
不少法國人不懂英文或其他語文,所以此刊物有市場。主要讀者屬社會上層、專業人士和學生,年齡以35至40歲較多。其印刷版和網上版沒有明顯競爭,網上版有自己的獨家內容,每日有30篇文章,一半免費一半收費。員工同時服務於印刷版和網上版,該刊特別著重圖像。
France 24 TV是面向國際的電視台,總部設在巴黎,創立於2006年,每日提供24小時法語、英語及阿拉伯語節目。三台各自營運,有400名編採人員,總共700員工。它特別關注歐洲、非洲、中東,節目全免費及有流動電話下載。此機構由法國政府全資擁有,接受但未獲太多廣告,建台目的在於表達法國觀點、向世界傳遞法國價值觀,及為海外法國人服務。
它不像美國之音,策略上要稍為獨立於政府,可說是個混合系統:僱員非公務員、機構非公營也非商營。其最高主管由政府委任,董事局中有政府代表,但沒有政府及商業的審查。它在法語地區有一定影響力,因它被視為較可靠及有財力。
法新社是歷史最悠久的新聞通訊社,1835年開始營運,於全球150國家共有1,500名新聞工作者,總員工達2,260名。它每天發佈5,000條新聞,3,000張相片,200個錄影,100個圖表,提供6種語言服務。其核心價值是真相、公正、多元。法新社每年有1億2千萬歐元的國家津貼,所以商業壓力較少。
該社認為文字仍很重要,但相片可獨自講故事,並要用多媒體角度去製作新聞,記者要同時多工種操作(multi-tasking),生產文字、相片、錄像、圖表。法新社意識到自己的新競爭對手是Google和Twitter等新媒體。它原來有些採訪特權,可以有記者常駐在警局、內政部及總理辦公室。該社在7年前設立AFP Foundation作培訓之用,語言對象為法文、英文和阿拉伯文。
英國傳媒:西方主流的代表
《金融時報》創立於1888年,以前有數個印刷版,現時只有一個。全球共有570全職新聞人員。它面向國際財經人士,提供新聞、評論和數據分析,強調準確及獨有的評論文章。其讀者漸由印刷版轉至數字平台,現時銷量共有665,000份,其中250,000份是印刷報紙,屬歷史新高。每天全球的讀者有220萬,比《華爾街日報》的還多,而且專門設有中文網。它的編輯說,以前每個記者每天寫一至兩個故事,工作很悠閒;現時24小時運作,記者要隨時提供更多故事,壓力更大。
綜合式經營的編輯部,每周7天24小時跨地域運作(倫敦、紐約、香港)。它致力處理即時新聞,並加添價值,執行網上策展,以豐富內容及把資訊圖像化。它強調網上運作,設有兩個專責的社交媒體編輯。《金融時報》致力提供醒目標題、吸引的相片圖表及易看的文字,以優質新聞來加強競爭力,不要人云亦云,要有主見及重心。它在網上的內容比印刷版為多,其網上訂閱比印刷報訂閱更穩定。流動媒體愈見重要,現時佔所有數碼訂閱的四分一。以前8成收入來自印刷廣告,現時超過一半來自訂閱。但他們表示不會放棄印刷版,只是其重要性下降了。
BBC是著名的英國公營廣播機構,創立於1922年,強調創新、獨立、公正、可信賴和多元化。英國每户每年付145鎊作電視牌照費,BBC每年經費收入近50億英鎊。現時員工有23,000人,其中6,000多是編採人員。在2012年啓用的新廣播大樓,與舊大樓融合。其綜合編採部共用同一收集新聞平台,但有電台、電視、網上等不同發放平台。記者不再區分於電台或電視,大家都有多媒體職能,內部也有多媒體員工培訓。
值得一提的是其BBC iPlayer:自2005年開始以iPhone作平台,之後推出網站、電視及流動版本、電腦下載、社交功能、流動Apps及在去年可作流動下載。它有三個目標:(一)服務不只限於辦公室及家居,加強流動服務;(二)不只限於補看某些節目,可即時回看現場節目及「發現」新節目;(三)不只針對18至35歲男性對科技有興趣人士,而是面向所有觀眾。
它近年有高速增長,主要來自流動及平板電腦裝置。例如在2012年3月,以電視、電腦、流動/平板電腦為收看平台的比例分別是28%:55%:17%。到了2013年3月,相應比的例變為25%:39%:36%。它努力開拓更多頻道、更多內容和優化收看經驗,有附屬公司負責向外地售賣內容,在歐洲其他地區有收費的iPlayer版,並且進軍video-on-demand市場。
創立於1989年的Sky News,以前是傳統商營電視台,近半數英國家庭是它 的訂户。近年它強調數碼化,加強了網上及流動通訊Apps。其新聞團隊人數不多,共有600多名編採人員,不再區分傳統和網上運作,利用不同平台為各種不同觀眾群提供不同內容。它的基本信條不變:快速、準確、可信、有操守、尊重觀眾,其特色是小而快、創新、自信、活力、彈性。記者要能以多媒體運作、能同時操作不同工種,強調即時新聞,記者要有不同專長,為觀眾提供事件的背景和意義。
Sky News本身不賺錢,而是母公司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SkyB) 的一個品牌,給母公司的顧客提供價值。母公司有2,400萬顧客,使用其電視、電話或寬頻服務。它又走出英國,在歐洲大陸、美國、亞拉伯國家、非洲、亞洲、澳洲等地都有據點。
路透社創立於1851年,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通訊社。近年它開始著重社交媒體,和應用先進科技如背裝採訪設備,強調速度和善用網絡,記者要多和受眾互動。路透社共有2,700編採人員,以10種語言發佈新聞資訊,每年發出210萬條新聞、68萬張相片及10萬個影音故事。
路透社的一些編輯現時更像策展人(curator)。它的電視業務Reuters TV以APTN、Bloomberg等為商業對手,近年它在亞洲及發展中國家的業務發展較快。1982年成立Reuters Foundation,主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培訓及獎學金。
總結:科技影響和傳統差異
數年前的美國及歐洲之旅,我們看到新科技的影響、新意念的出現及不同媒體的各種努力,希望適應傳媒生態變化及走出營運危機。今年的訪歐之行,發現上述的主題基本不變,但情況更清晰及趨勢更深化。歐洲一些媒體近年重視科技,努力轉型,有新的營運模式,過程中保持專業,務求恰當定位,深耕細作。從上述新聞機構近年的發展,可以總結出下列一些明顯趨勢:
(一) 新科技的影響與日俱增,流動和互動通訊日見重要,將成為主流。
(二) 對新聞運作的速度、要求和競爭都與日俱增。
(三) 對記者的共同要求:多媒體能力、同時多工種運作。
(四) 報網要合一,要融合管理和操作。
(五) 新聞資訊來源統一處理,不同發送平台為各種受眾提供服務。
(六) 社交媒體及內容策展成為固定手段,人手投入不須很多但必要有。
(七) 影音及圖表內容更受歡迎,文字訊息也要更吸引和容易消化。
(八) 網上內容漸取部分免費、部分收費模式。
(九) 報刊的網上版和印刷版互補分工而非直接競爭,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內容。
(十) 網上訂閱成為一個主要出路,減輕對傳統報攤售賣和印刷廣告的依賴。
(十一) 一些媒體實行多種經營,甚至跨媒體營運,或提供其他商品和服務。
(十二) 媒體要面向國際,拓展外地受眾。
(十三) 財經媒體有較明顯優勢,因它們有清晣定位。其他媒體也要有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策略,強調產品能為受眾增值。
英、美傳媒結構和取向和香港的較接近,歐洲大陸媒體的一些做法就顯得獨特,香港同業可參考但不能照搬。如《世界報》的組織結構、人事安排、選總編輯等舉措,令大家開了眼界但不可能引進。這可見傳統和歷史的重要性,事情不能強求,要和歷史傳統相適應。大家共通之處是,媒體的擁有者、管理層和前線員工要有適當及良性的互動,加深了解溝通,務求走向雙贏,最少也要互相接受和妥協。
社會需求也值得我們注意。例如Courrier International 的理念、法新社及France 24 TV 的角色功能,可以給大家觀摩借鏡,其中涉及語文能力、知識階層、學生需要、業界見識和願景等因素。在大中華地區,是否有需要及能否出版像Courrier International的中文版?
公營台的角色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BBC、France 24 TV有不同的模式,德國的Deutsche Welle和阿拉伯的Al Jazeera也有不同做法。它們有各自的觀點,面向不同的對象,提供不同的服務。法新社也有其國家和文化任務,它和路透社的基金會都在發揮作用,努力培訓新聞人才、回饋社會和增加影響力。比較之下,香港電台的角色和功能又如何?有否可供借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