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

2000-03-15

  一九八三年起,英國廣播有限公司每週進行一次「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訪問約三千多名電視觀眾,測試他們對各個電視節目的欣賞程度,作為收視率以外的另類專業指標。提問方式,是要求被訪者以0至100分為準則,評價對各個電視節目的喜好程度。香港電台在九一年把「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引進香港,在九一至九七年期間共進行了九次調查,但都是集中在黃金時段播出的節目。而調查方法,則採用五等評選法,再以定點量化法把結果轉化成為0至100的評分。這種間接評分法與英國調查採用的方法,及香港時下流行的直接評分法有所不同。

調查轉化與擴展

  及至一九九八年,香港電台銳意擴展調查的規模,增加調查的公信力,以便把「欣賞指數」發展成為一個專業指標,全面反映觀眾對本地製作節目的欣賞程度,進一步推動本地電視節目的發展。香港電台首先邀請學者、廣告界人士及各電視台的代表組成「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獨立釐定問卷內容、調查方法和節目範圍,然後委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民意研究組進行該項調查。調查範圍方面,已由過往只限於黃金時段內播放的節目,擴大至涵蓋所有於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播放的經常性本地製作的節目(即播映次數為四集或以上的節目,當中包括香港電台的製作),不設時間限制。換言之,兒童節目、婦女節目以及文教節目亦會被列入節目名單之內。可是,由於資源有限,所有重播、配音、體育、外地製作本地包裝及帶宣傳性質的節目仍未能包括在內。至於調查方法方面,顧問團同意「還原」採用0至100的慣常評分法,量度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欣賞程度,並決定以簡單平均數決定年終欣賞指數排名。此外,香港電台又同意把調查數據全面公開,促進學術及專業研究。

  九九年,「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根據先導研究的結果作出詳細討論,最後表決同意把有線電視的節目正式納入調查範圍,並決定凡在連續兩個調查階段播映不足四次的節目不作「經常節目」計。至於調查的密度,亦由九八年全年三次增加至每季一次,即全年四次,分別於九九年四月、七月、十月及二零零零年一月期間透過電話累積訪問了九千三百三十四名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回應比率則介乎五成四與六成一之間,涉及本地製作的電視節目共一百九十八個。為使抽樣誤差降至最低,調查首先以隨機方法從住戶電話簿中抽取部份住戶電話,作為「種籽」號碼,再用加一減一加二減二的方法產生另一組號碼混合使用,然後在過濾重覆號碼後再以隨機排列方式混合成為最後樣本。為確保調查公平起見,每個階段的節目名單皆由「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各成員於調查進行前商議及確認。

全年總結果排名統計

  為了進一步提高調查的準確及代表性,「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同意在各個階段的統計中,把原始數據按照現時香港人口的年齡及性別分佈加權處理,以反映實際情況。綜合「1999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全年四個階段的調查結果,一百九十八個本地製作的電視節目所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為69.4分,而平均認知率則為32.4%。當中,全年度欣賞指數排名最高的二十個節目如下:

(一) 尋找他鄉的故事Ⅱ(亞視/資訊)

(二) 醫生與你(港台/資訊)

(三) 九九年大事回顧系列(無線/時事及公共事務)

(四) 毒海浮生(港台/資訊)

(五) 活著就是精彩(無線/資訊)

(六) 鏗鏘集(港台/時事及公共事務)

(七) 愛子方程式(港台/資訊)

(八) 全港小學校際問答比賽(港台/資訊)

(九) 天下無敵獎門人(無線/娛樂)

(十) 縱橫四海(亞視/娛樂)

(十一) 新聞透視(無線/時事及公共事務)

(十二) 星期三檔案(無線/時事及公共事務)

(十三) 中文一分鐘(港台/資訊)

(十四) 中國人中國心(港台/資訊)

(十五) 愛心行動暖香江(無線/娛樂)

(十六) 新聞/財經/天氣報告(無線/時事及公共事務)

(十七) 法門(港台/資訊)

(十八) 龍情三地(港台/資訊)

(十九) 再創高峰(無線/娛樂)

(二十) 英語遊蹤(港台/資訊)


1999電視節目欣賞指數今年最高排名分別為:亞視《尋找他鄉的故事II》,港台《醫生與你》及無線《九九年大事回顧系列》。

  在全年一百九十八個節目中,「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佔三十個,「資訊」節目佔六十七個,而「娛樂」節目則佔一百零一個,超過半數。不過,跟去年一樣,「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的數目雖然較少,但整體表現則較佳,全年三十個節目的平均欣賞指數達72.3分。其次,六十七個「資訊」節目所得的平均欣賞指數亦有70.5分,表現不俗。至於過百個「娛樂」性質的節目的平均欣賞指數則有67.7分,相對落後。三個類別中欣賞指數最高的節目分別為無線的「九九年大事回顧系列」、亞視的「尋找他鄉的故事II」與及無線的「天下無敵獎門人」。

  就個別電視台而言,在一百九十八個節目當中,無線共製作了八十九個,香港電台四十三個,有線三十四個,而亞視則有三十二個。香港電台在四台之中取得全年最高的平均欣賞指數,達73.1分。其次的為無線電視及亞洲電視,兩間電視台的全年平均欣賞指數皆為68.7分。排行第四的有線電視,其全年電視製作所得的平均欣賞指數為66.8分。而四台各自比較下得分最高的電視節目分別是港台的《醫生與你》、無線的《九九年大事回顧系列》、亞視的《尋找他鄉的故事Ⅱ》及有線的《建國五十年》。

舉辨學術及業界研討會

  踏入二千年,為了探討如何進一步改良、確立,以至應用「電視節目欣賞指數」,「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將於今年五月二十七日(星期六)在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首次舉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研討會」,共分三場。頭場在早上十時半開始,議題為「收視以外-電視節目欣賞指數在廣告業界的應用」,由業界代表討論「欣賞指數」的實用價值。第二場在下午二時開始,題目為「電視節目質素與欣賞指標:電視人與觀眾對優質電視節目的理解與索求」,來自香港電台、無線電視、亞洲電視及有線電視的節目製作決策人將與參加研討會的觀眾交流意見,共同探討優質節目的定義與索求。而最後一場將在下午四時開始,由學術界朋友研討「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的學說術意義及分析結果。研討會費用全免,惟座位有限,有興趣出席者請於五月十日前知會大會,方便留座。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