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七十五年系列(七)科技發展提升新聞廣播水平

2003-11-15
資深新聞工作者(圖右起)吳兆堅、趙應春及張圭陽分享香港新聞廣播的轉變。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在香港的廣播歷史中,無論電視台或電台的新聞報導,不斷出現蛻變。今天的新聞爭分奪秒,即使是海外發生的大事,瞬息間已經呈現眼前,很難想像早期的新聞在製作上的艱辛。由香港電台舉辦的「香港廣播七十五年----口述歷史座談會」在八月九日以「新聞編與採」為題,邀請資深的新聞工作者趙應春、張圭陽及吳兆堅出任嘉賓,細談近數十年新聞廣播的轉變。


由菲林攝製至錄影帶年代

七十年代已經加入電視新聞工作的趙應春,親身體驗到近二十多年來電視新聞兩個階段的變遷。第一個階段的改變是由菲林過度到錄影帶年代;而第二個階段則由錄影帶年代走向數碼化,每個改變都把電視新聞報導推向一個新境界。

趙應春憶述,七十年代加入佳藝電視的時候,電視台普遍還是採用菲林攝製新聞。採用菲林拍攝,製作過程十分繁複,因為拍攝後的菲林需要沖印,然後進行人手剪接。由於製作需時,所以每日拍下來的新聞片段,要在下午四時以前帶返電視台。在菲林的年代,本地的新聞尚可以爭取即日播出,但國際新聞由於涉及傳送過程,更需要花上多天的時間。當時的海外新聞片段,會先空運到新加坡,然後才分發到香港;香港電視台收到菲林之後,又要進行沖印和剪接,所以國際新聞最快要在事發後四天才會在香港播出。

到了八十年代,錄影帶的出現逐漸取代菲林技術,而錄影帶的優點是訊息可以透過衛星和微波傳送,令到資訊的流通更為廣闊和快速。在新技術底下,電視台開始採用現場直播,由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初開始,直播更加成為電視新聞必然的部份,就如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和一九九一年波斯灣戰爭,都廣泛採用直播的方式報導。

錄影帶技術的出現不單加快電視新聞的廣播速度,亦同時改變了報導的形式。在菲林的年代,記者主要負責新聞的內容,而影片的表達則交由新聞報導員負責,所以當時新聞報導員的角色十分吃重。六、七十年代曾出現過一批知名的報導員,例如包括梁舜燕、龐碧雲、黎婉玲在內的「麗的三花」,以及無線的朱維德和劉家傑等。到了錄影帶時代,電視直播增加了,報導員不用報導現場情況,轉交由記者負責,這個轉變令前線記者的重要性大大提高。


科技及器材的演變發展

電視新聞到了九十年代再向前邁進一步,電視傳送技術走向數碼化年代,與此同時,香港亦首次出現了一條專門性的新聞頻道。作為有線電視新聞及體育部副總裁的趙應春認為,經過十年的發展,廿四小時的電視新聞服務已經進入了成熟階段,預料未來五至十年,電視新聞的平台不會局限於電視機,可以透過寬頻、網站、手提電話,甚至交通工具傳送出來,這個發展將令到市場對電視新聞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不過,隨著其他收費電視服務陸續的出現,競爭會更趨激烈。

電視新聞廣播的發展一日千里,而電台新聞亦不遑多讓。香港電台中文新聞總監張圭陽表示,科技的發展改變了電台的新聞廣播。在電台出現初期,所用的錄音工具主要是鋼絲,一條只有零點零九毫米的鋼絲,可以肩負起錄音功能,但剪接的工序相當繁複,先要以剪刀把鋼絲剪下來,再用火來焊接,由於過程繁複,所以早期的廣播都是偏向於直播方式,甚少有錄音紀錄。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台採用的錄音器材也不斷改善。六零年代,記者出外採訪都會攜帶重達三十二磅的錄音機,到了七十年代,所採用的UHER錄音機已減輕至十一磅。時至今天,電台記者採用的只不過是淨重零點一三五克的MD錄音機。錄音器材的改善,大大增強記者的採訪活動,這個轉變亦令到更多女性能夠參與電台新聞的行業。

除了錄音器材的改善之外,通訊科技的進步也令到電台採訪工作打破地域的限制,並且縮短新聞傳送的時間。一九八九年北京民主運動發生期間,香港電台記者在北京租用無線電話,把新聞訊息即時由北京傳達到香港。張圭陽表示,這個發展有助推動香港人對國內事務的關心,從而增加香港與國內的互動關係。他指出,當年五四運動發生後一星期,才見到報章粗略的報導,但時至今日,剛發生的事件轉瞬間已經成為新聞。


廿四小時新聞服務

科技的發展改善電台新聞服務,另一方面,作為香港首家廣播機構的港台,其新聞部也不斷在演變。從早年純粹發佈政府新聞,發展到獨立自主的新聞部門,為聽眾提供廿四小時的本地、財經及國際新聞。香港電台第一任新聞部總編輯吳兆堅細談當中的演變。他憶述六七年暴動入行的時候,港台尚未有新聞部,所發佈的新聞全部由政府新聞處提供。當年港台由中環遷往廣播道,由於溝通不便,新聞處後來決定派駐新聞官到港台,日夜輪更負責新聞和編輯工作。

他說,港台初期製作的半小時錄音訪問節目《時事實錄》,可謂新聞部的雛型。到民政署成立,希望增加與市民的溝通,港台於是爭取把《時事實錄》與新聞合併,其後再進而爭取處理新聞的獨立權,新聞處初時還有借調新聞官協助港台的新聞工作,隨著有關發展漸上軌道,在港台工作的新聞官逐漸被調回政府新聞處總部。而《時事實錄》後來亦改為《新聞天地》,內容還包含了國際和香港新聞。

電台新聞經過多年的發展,新聞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務求為聽眾提供最快最新的訊息,另一方面,亦為了與眾多媒介競爭方面爭取優勢。不過,張圭陽認為,電台和各類媒體也會發揮互補的作用。由於各類媒體都會互相監聽、監視,電台發放新聞的時間較快,有時會引導了電視新聞的取向,而電視台又會影響了報章新聞;到了第二天,報章新聞又會對電台新聞的取向有所影響,這樣就產生了一種互補關係。

在香港廣播歷史當中,電台和電視新聞一直廣受歡迎,主要是這兩個媒體因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利用科技來提升服務水平。隨著科技進一步發展,各類新媒體湧現,以及多間收費電視將推出新聞頻道,未來的新聞廣播在科技和競爭的推動下,勢將邁向一個新境界。


*編者按:重溫共七場「香港廣播七十五年----口述歷史座談會」,可登入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廣播穿梭七十五年」網頁www.rthk.org.hk/broadcast75/talk.htm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