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第三階段調查結果概述

2003-11-15
香港電台《鏗鏘集》繼續保持佳績。
在SARS疫潮及一輪本地政壇風暴過後,香港在暑假期間(七至九月)似乎回歸平靜。在社會氣氛比較平和的情況下,本季度「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的整體結果亦十分合理正常,沒有甚麼意外驚喜。值得一提的是,無線的《香港深海獵奇》及亞視的《影響世界的中國人》皆為新登場的節目即能晉身十大,表現值得嘉許。此外,在其他電視台保持一貫水準的同時,有線電視的平均欣賞指數較第二季卻錄得可觀的升幅,達1.37分;當中名列二十大的《Cable早晨》及《華爾街速遞》的排名更比上季高出很多,可謂傲視同儕。

有關「電視節目欣賞指數」在本港的發展歷史及獨有特色,已先後有出版書籍《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香港經驗》及專題文章「優質電視節目巡禮」(由鍾庭耀博士撰寫)論述;但筆者在此亦想簡略介紹一下現時「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之背景及調查方法以作參考。現時欣賞指數調查的模式乃根據香港電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及亞洲電視有限公司在一九九八年達成的共識進行,而有線電線有限公司則於翌年加入。根據這個共識,香港電台成立一個由電視台、學術界及廣告界人士(共十位)組成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負責釐定欣賞指數調查的問卷內容、調查方法和節目範圍等,以確保調查在公平及具公信力的調查準則下進行。欣賞指數的具體調查工作由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獨立進行,至今已踏入第六個年頭。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六月,初時隸屬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二千年五月轉往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再於去年一月轉回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管轄,期間一直擔任欣賞指數的調查工作,角色沒有改變。


一百個被評節目

跟過往數年一樣,本年度的調查共分四個階段進行,即每隔三個月調查一次。調查是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而訪問對象為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即一般香港電視觀眾。本年度第三階段調查所涉及的節目範圍包括於今年七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間於無線電視翡翠台、亞洲電視本港台及有線電視各頻道播放的本地製作節目。由於資源有限,所有重播、配音、體育、外地製作本地包裝及帶宣傳性質的節目基本上不包括在內。及至零二年,為增加調查節目的品種,經電視節目顧問團的商討並通過,四個電視台可在各個階段中,各自提名一個(共四個)未能納入上述範圍的節目進入調查名單,條件是本地製作的節目,不限長度及播放次數。部份被提名的節目於過去的成績彪炳非常,包括是次榮登第八位的《香港深海獵奇》,足見電視台及觀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本階段調查的節目名單所包括的本地經常節目(即連續兩個階段播放至少四次的節目)總數為九十二個,而本地非經常節目總數為四個,合計為九十六個;另外加入港台提名的《愈讀愈快樂》、無線提名的《香港深海獵奇》、亞視提名的《葉劉淑儀:友情常在》與及有線提名的《准河洪災專輯》;故此,最後調查名單合共一百個節目,當中無線電視佔三十五個、有線電視佔二十五個、香港電台佔二十一個及亞洲電視佔十九個。

是次調查於二零零三年十月八至十五日期間進行,透過電話成功訪問了二千一百二十名九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整體回應比率為六十四點五個百份比,抽樣誤差則少於一點五個百份比。第三階段的「二零零三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結果顯示,一百個被評的節目所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為70.81分,整體成績較上一季稍有進步,而平均認知率為29.0%。是次調查欣賞指數排名最高的二十個節目順序為:

(一) 星期六檔案(無線 / 時事及公共事務)
(二) 鏗鏘集(港台 / 時事及公共事務)
(三) 新聞透視(無線 / 時事及公共事務)
(四) 警訊(港台 / 資訊)
(五) 有線新聞(有線 / 時事及公共事務)
(六) 集體回憶---- 文化經典(港台 / 資訊)
(七) Cable早晨(有線 / 時事及公共事務)
(八) 香港深海獵奇(無線 / 資訊)
(九) 影響世界的中國人(亞視 / 資訊)
(十) 中華狀元紅(無線 / 娛樂)
(十一) 時事追擊(亞視 / 時事及公共事務)
(十二) 黃金歲月(港台 / 資訊)
(十三) 童話童真(港台 / 資訊)
(十四) 小學校際問答比賽(港台/ 資訊)
(十五) 新聞/財經/天氣報告(無線 / 時事及公共事務)
(十六) 當年今日(亞視 / 資訊)
(十七) 世紀工程之高峽出平湖(亞視 / 資訊)
(十八) 都市陷阱(港台 / 資訊)
(十九) 華爾街速遞(有線 / 時事 及公共事務)
(二十) 頭條新聞(港台 / 資訊)

首二十個最高欣賞指數的節目當中,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佔八個,無線電視製作的電視節目佔五個,亞洲電視製作的節目佔四個,而三個則為有線電視製作。至於節目類型方面,八個乃「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資訊」節目佔十一個,而「娛樂」節目則佔一個。


娛樂節目質素參差

不同節目類型的整體表現方面,一如以往,「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的數量雖然最少,但表現則較其他類型為佳;本階段被評的二十一個「時事及公共事務」節目所得的平均欣賞指數高達73.91分。其次,四十二個「資訊」節目的欣賞指數為71.68分,而三十七個「娛樂」節目所得的總平均欣賞指數只有68.07分,可見本地「娛樂」節目的質素較為參差。相較上一季度的調查,觀眾對「時事及公共事務」及「資訊」節目的評價更上一層樓;反而「娛樂」節目的欣賞程度則連續兩季回落,但無線近期推出的劇集《衝上雲霄》似乎走勢凌厲,可望有助挽回頹勢。

最後,就個別電視台而言,香港電台以73.48分繼續居首位,亞洲電視以71.64分排行第二,而有線電視及無線電視的平均欣賞指數則分別為70.36分及69.08分,兩者的位置更首次出現對調的情況。而本階段四台各自比較下得分最高的節目分別是港台的《鏗鏘集》、亞視的《影響世界的中國人》、有線的《有線新聞》與及無線的《星期六檔案》;當中除《影響世界的中國人》為亞視的新增節目之外,其餘三個差不多是「╳」連冠的長勝將軍,其優質節目的形像在本地觀眾的心目中可謂根深柢固。


*編者按: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詳盡結果,可瀏覽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專頁www.rthk.org.hk/special/tvai/2003/。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