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新媒體發展如何配合社會需求 — 2006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會議後記

2006-12-14
  香港電台節目顧問團於十一月成立,首個年度會議於十一月二十五日舉行,主題是探討香港電台新媒體發展路向。五十多位顧問濟濟一堂,就新媒體內容、技術發展,及如何回應不同年齡層受眾需要等範圍,作交流討論。

全方位的公營廣播
  顧問團成員之一的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單仲偕提出,探討新媒體發展要先理解其影響。現時媒體已有多種存在形式,受眾亦因為新媒體提供的內容和選擇,化被動為主動 (pull rather than push)。單仲偕認為,香港電台仍然以「話音廣播」為主,沒有本身的電視台;但其實香港實在需要全方位的公營廣播服務,能提供包括電視(影像)、話音,及互聯網等服務。面對媒體演變的新挑戰,單仲偕認為政府應給予港台資源,發展電視、話音、互聯網廣播服務。他預計未來一、兩年間,WiMAX對媒體也有另一番衝擊,無間資訊都會(ubiquitous information society)即將出現。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導師梁麗娟則從互聯網發展的趨勢(Alice Lee and Clement So, The Crown Jewel of Broadband for China, 2006),看香港新媒體的發展策略。她指出,香港的寬頻基建良好,走在中國寬頻發展前列。二零零五年,擁有個人電腦的家庭,其中64.9%會上網;家庭寬頻滲透率為62.4%。梁麗娟認為,寬頻上網是網上廣播的一個基礎,寬頻普及,意味著網上廣播有良好的平台,有利網上廣播。香港寬頻之普及,因市場競爭,價錢為人接受,香港的寬頻普及程度,僅次於韓國,香港人用寬頻,只佔「可動用收入」比例2%;相對而言,韓國要7%。香港的寬頻可謂價廉物美,滲透率亦十分高,這是一個很有利的「背景」,讓香港發展網上廣播。
  內容策略方面,梁麗娟表示,大部份入門網站只提供本地的節目,實行本地化策略,原因是文化的接近性及為滿足本地人之需求。到目前為止,網上廣播還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尤其對娛樂廣播來說,網上廣播只不過是給公眾多一個選擇平台。網上廣播反映香港愈來愈多人在非正式(限定)的廣播時間去觀賞節目,要求更多自主性。對非商業性的網站來說,網上廣播是提供公共服務的一個途徑,因此節目類型較多,文化教育的資訊也較豐富。
  非商業機構對新媒體的未來發展前景較為樂觀,以香港寬頻基建的優勢,其實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香港人很喜歡利用網上廣播去吸收資訊,搜集資料或學習的使用率,甚至可能比純娛樂為高。當愈來愈多的平台可提供網上服務,如手機、iPod等,尤其是香港手機的使用率位列世界前端,網上廣播未來將有遼闊的發展空間。

新媒體發展空間
  香港互聯網協會主席莫乃光透過今年夏天的香港世界盃熱潮,分析新媒體發展的空間。根據香港互聯網交易中心(HKIX)的紀錄顯示,世界盃賽事期間,網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約凌晨五點流量便急劇下降。粗略估計,每晚約有三、四萬部電腦上網看世界盃。這麼多人上網看世界盃代表甚麼?第一是繞過收費,因當時的賽事只得有線電視獨家轉播;第二是本港電視台在網上轉播的做法比較保守。以英國BBC為例,她會免費轉播一部份球賽,並且同時在網上串流播放。
  在觀看模式方面,莫乃光指出,電腦與電視是兩種不同的觀看模式。內地利用電腦看電視很受歡迎,因為內地很多家庭沒有電視機。另外,內地電視節目《超級女聲》連續一、兩年不停地以P2P技術直播,很受歡迎;上海文廣除了IPTV外,也廣泛使用P2P技術;內地不少電視台也有提供網上P2P的節目廣播。另外,也有部份網站提供過百條節目頻道吸引觀眾。頻道多,相對地每一頻道的觀眾會少,但當連同眾多頻道計算,觀眾總數是很可觀。
  從這可說明未來網上廣播的趨向,不再是一些觀眾普遍受落的東西,不再一味追求單一時段收視率。只要節目內容豐富、成本低、給觀眾多選擇,結果總體節目收視不低,帶來的收入仍然可觀。這是「長尾」(long tail)概念,即不再斟酌於一時收視高低,而是轉向提供多個低成本、相對較少受眾的節目,透過綜合多條長尾的用量,達致可觀收入的生意模式。

網上內容及受眾
  其他顧問就網上內容,提出多方面的關注。香港大學的鍾庭耀博士認為,互聯網的優勢是跨國界、跨民族,香港電台在跨媒體、互聯網這些前提下,不應局限在香港,應著眼整個華人社會。中文大學陳志輝教授則提出要先弄清香港電台的大策略是甚麼,即:(一) 想建構甚麼價值?(二)如何界定受眾?(三)如何定位?最重要的是不要「為互聯網而互聯網」。
  香港浸會大學聶依文博士對新媒體技術帶來的「分眾」提出憂慮,在出現大量分眾後,如何再建立一套各分眾都覺得必要的共通資訊,從而成為維繫社會的基礎?她認為,這套資訊是新聞,如果社會對一些重大事件都不感興趣,社會便不能稱為社會,它已失去「社群」。她期望香港電台作為公營廣播機構,能超越被科技牽著走的情況。
  資深傳媒人李怡提出互聯網上出現與主流媒體南轅北轍的輿情,他舉例,台灣陳水扁貪腐問題,主流媒體有其一套,大陸、香港網民也有其一套;「阿嬌被偷拍」一事,主流媒體有一套看法,網民也有其一套看法,完全相反,是兩個世界。所以主流媒體應藉此反省─應如何迎接這種挑戰。就此,香港城市大學黃成榮博士點出與主流意識背道而馳的往往就是青少年,當中大部份是反權威者,其在網絡內言談會較粗鄙,其實是渴望其他人聽得到,與其他人接觸、交流。而Roundtable的沈旭暉則指出,很多這類「網」言,本身自我定位為邊緣意見,如果給主流正經八道的報導,他們可能也大吃一驚,反而可以考慮外判一個完全沒有審查的網上留言板予其他團體營運,建立一個年輕人充權的園地。
  青少年愛滋教育中心的程翠雲認為,能留住年輕人的,不單是新媒體新技術,而是感情,是故事。在討論新媒體時,很自然地會觸及年輕人。她強調,討論不要偏向技術層面,真正能留住年輕人的是感情和故事。而非牟利幼兒教育機構議會曾甘秀雲則希望香港電台多關注兒童,多做一些兒童、親子節目,讓小朋友們從小便習慣選擇優質網上使用渠道。
  談互聯網的使用,大家都會想到青少年,但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吳惠貞指其實婦女都會上網,希望香港電台在製作互聯網節目時多考慮婦女的需要,提供草根階層以及中年婦女所希望找到的網上資訊。而香港長者協會麥漢楷道出了長者心聲,「站在老人家的立場,接受不了這麼多新的科技。」他希望港台能教導長者追上時代。香港融樂會的王惠芬女士關注給予少數族裔的服務,希望香港電台可以設立獨立頻道予少數族裔,或者在節目中多談一點有關他們的文化。
  新科技的出現,一方面將以往公眾凝聚分散,另一方面網絡上卻出現很多新群眾,香港電台正研究如何重新凝聚這些群體,探討新媒體服務的發展,從不同角度思考,如何去做好網上廣播這個平台。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