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審計署發表報告,評核香港電台的服務表現和資源管理。其中,備受公眾關注的焦點是香港電台電視部的生產力。這是一項極富爭論性的議題,不同國家的公營廣播機構也為這個問題傷透腦筋。
電視製作必須依靠整體
香港電台電視部的情況,絕不能與商營電視台匹比,因為我們沒有獨立的電視廣播頻道,製作形式和運作方法都頗為獨特。
電視製作比電台製作更為複雜。電視製作必須要倚靠整體配合,因為每一個節目都有監製、編導、助導、資料搜集和場務工作等,這還沒有計算後勤支援的製作人員,例如拍攝、剪接和道具工作等。有時候,節目製作形式比較簡單,製作人員數目可以少一些,但節目形式複雜,所需的節目人手也會較多。例如:港台最近推出的節目《連營珠三角》,涉及港人在珠江三角洲的工作與生活,可以想像這類節目製作需時較長。而每週播放的《議事論事》定期報導立法會動態,製作時間可以短些,不過編採報導人力資源也不可少。
根據簡單的人均節目時數計算,香港電台每位節目製作人員於二零零零年的年產量是四小時,節目產量是十三點八個。乍看起來,公眾自然會問:「為何香港電台電視製作的生產力會這麼少呢?」。其實,每人年均時數是基於一百三十五名節目製作人員和年產節目五百三十七小時來計算。簡單的數學計算絕對不能確切反映電視節目製作要依靠整體的特性,也未能反映節目製作形式、複雜性及節目質素。
「虛擬」個人的製作數字
假如觀眾留意香港電台的電視節目,那就會經常看到一些監製的名字重複出現。這說明了他們每年不祇製作數小時的電視節目。現今,香港電台有十八位電視節目監製。平均計算,每位監製每年要督導三十小時的電視節目製作。
如果我們以編導數目作為計算單位,一百三十五名節目製作人員中,有過半是節目編導,他們每人的年產量肯定超過四小時,約為八至九小時一年。
事實上,很多時候,每位編導不單祇負責一個節目,同時跟進多個節目是平常事,也是行內普遍的現象。以深受觀眾歡迎的「傑出華人系列」為例,由聯絡訪問嘉賓、拍攝、製作以至播放,可能需時十多個月。負責的編導肯定在製作「傑出華人系列」的同時,還需兼顧製作其他電視節目。
年產四小時的計算方法只限一位「虛擬」的電視製作人。這位「虛擬」個人需要同時兼任監製、編導、助導、資料搜集和場務等各種不同工作。「他」的年產量才會是四小時,而現實上,各位編導的製作量遠高於這個水平。
港台生產力貼近市場
近年,香港電台的電視製作已開始引入外判制度,以進一步充實節目內容多元化和擴闊本地的電視製作空間。根據我們外判製作的經驗,外判公司一般要八至九個星期才可以完成半小時的戲劇節目,而半小時的紀錄片製作平均亦為八個星期。根據十一月廿二日《明報》的報導,本港兩家商營電視台,每位紀錄片節目製作人的年產量也是三至四小時。可見,四小時的年產量是貼近市場水平,而公眾理應循電視製作的特性來評估這四小時年產量的指標。
我們不可能以單一的生產指標量度生產力,而應採用多種和全面的指標來評估生產效率。為了提高公眾對港台生產力的認識,香港電台將於下一個財政年度,引入人均節目產量指標。至於人均節目時數指標,我們還需仔細研究。另外,港台還會借鏡外國公營廣播機構的經驗,訂定符合香港實況的表現指標。
國際公營廣播機構指標迴異
最近兩年,公營廣播機構也十分重視制訂表現指標。二十多家主要的公營廣播機構先後在南非、澳洲和加拿大召開多次會議,尋求共識。當中,各公營廣播機構同意指標應涵蓋以下四個範疇:一、節目獨特性:如何反映公營廣播製作有別於商營電視台的製作?二、質素:如何量度節目必須具備高質素?三、效率:怎樣評核公營廣播機構的工作效率?四、普遍性:如何顯示公營廣播的節目覆蓋範圍和兼顧少數社群?
當我們搜集其他公營廣播機構的資料時,我們發覺各機構引入的表現指標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澳洲廣播公司引入「員工工作量方程式」來訂定員工數目。每小時電台廣播需要十二個工時,每週七小時的電台節目可獲分配超過二名節目製作人員。英國廣播公司則引入公眾意見調查,了解公眾對他們的服務是否覺得物有所值。韓國廣播公司也同樣採用意見調查,了解觀眾對他們服務的意見。另一些廣播機構則採用量性指標,例如,每小時廣播的製作費,以聽眾或觀眾數目攤分的量值。但這類量性指標容易引起爭議,各機構均表示需要仔細討論、評估,才可引入量性表現指標。
有些評論又說香港電台節目製作費比英國廣播公司還要高昂。這種說法明顯是錯誤的。英國廣播公司二零零零至零一年的製作費資料已在網上發表。他們第一台的每小時製作費是一百五十三萬元,是港台節目費的三倍;第二台的製作費是港台的兩倍,每小時費用是一百零五萬元。而香港電台今年公共事務電視節目製作費(包括製作人員工資)每小時為四十五萬元。
學校教育電視製作方式要變
除一般電視節目製作外,學校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費高昂也引起公眾關注。現時,一集十五分鐘的學校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費用需要二十九萬元。雖然製作費低於英國廣播公司同類節目的水平,但港台認為製作費仍有壓縮的空間。
學校教育電視節目製作費較高,主要是因為過份側重戲劇製作模式。現時,百份之七十的節目涉及戲劇製作,經常要採用場景拍攝方式,動用的資源自然較多。例如,語文科節目安排一幕「華洋雜處」的場景,編導計算場租、外籍和本地臨記,以及基本道具,費用動輒以數萬元計。假如我們改用實況拍攝,在遊客區取景,自然可以削減這方面的開支。
戲劇製作的另一個難題是業餘演員太多。學校教育電視節目一般要邀請學生、兒童和教師參與拍攝。導演需要提供長時間的指導,重拍次數又多,拍攝時間也會較長。另外,拍攝工作還要遷就學生的上課、測驗和考試時間。拍攝進度比一般節目為慢。
學校教育電視節目製作量僅佔港台電視節目產量的百份之九,但學校教育電視節目耗用較多的後勤製作資源,例如,港台動畫製作時數的百份之六十九就用在學校教育電視方面。港台下年度的製作,已與教育署協議盡量採用實景拍攝,以爭取節省約一成資源,讓港台可增加互動和非課程教育電視節目的產量,例如:《上網問功課》、《完全學生手冊》和《傳媒萬歲》等。
總括而言,衡量生產力和製作成本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香港電台將會廣納國際專業的意見,引入多方面、多角度的評估標準,以更確切反映電視製作的特色。而業內人士也應多研究、多推廣,讓公眾了解公營廣播機構的實況,提昇公營廣播機構的問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