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國《世界報》委託一家民意調查機構在去年十一月所做的調查,晚間新聞給法國電視觀眾看帶來的感受是一種焦慮無奈。大千世界的各種形象排山倒海而來,好像處身於高壓汽鍋中隨時會爆炸,有人形容感覺上像「颶風中的小老鼠」,被壓迫得喘不過氣;也有人說覺得像個囚犯,對信息的衝擊毫無招架的餘地,總體上來說非常痛苦。
新聞戲劇化處理
法國的主要三家電視台,民營第一台晚間新聞收視率最高,每晚有一千萬觀眾;第二台、第三台各有六百五十萬左右。三台所報導的新聞內容大體一致,何以第一台遙遙領先,最吸引觀眾? 據調查是與播送時每段新聞之間的組合與旋律有關。
每件新聞本身是獨立的,不相連貫的,但是在組合上,節目製作人必須顧及到如何使觀眾繼續收看,座無虛席才行。第一台偏向於注重信息內部的動力與信息之間的貫串,而第二台基本上讓信息自我表達,在銜接上不加以人工處理。第三台的方式則處於兩者之間。三個台有一個原則是大體一致的:在排放新聞的順序上,幾段負面性的新聞中,必間隔插入著正面性的報導,好像做三文治一樣。觀眾們對電視新聞戲劇化的處理,心態是矛盾的:一方面喜歡看有情節、有起伏的新聞報導,另一方面,他們對電視製作玩弄的把戲,又大有反感。
新聞報導的主持人是介於新聞與觀眾之間的關鍵人物,他能給觀眾在心理做準備,使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巨大衝擊性強的信息,不至於面對無法承受的驚恐壓力下,趕快關掉電視機。主持人的面目表情,一顰一笑能支配觀眾的反應。
第一台長於有條理的敘述方式,在情節之間疏密有秩,安排著有給人喘息的空間。主持人Patrick Poivre d\'Arvor(大家簡稱他為PPDA)在處理這兩種一鬆一弛的技巧上做得非常到家。他一貫處理的手法是在開場白時就表明一種全面性的觀點,由圖像來敘述事件,在總結時期,用他自己的話語來詮釋故事涵意。這種接近於傳統故事的手法吸引觀眾胃口,引人入勝,是他獨樹一幟的。他倚靠本身的魅力,不需要多費唇舌,相對上出現在屏幕上的時間相比他同行的少,只佔節目時間的百份之二十一,而第三台主持人佔百份之二十五,第二台佔百份之三十。
第二台的主持人David Pujadas 的作風比較類似傳統的記者,他有時用發問的方式來介紹一條新聞,讓觀眾也感受一下當記者的滋味。形式是活躍的、有動感的、有娛樂性的。第三台的Elise Lucet 女士的形象是一位普通的電視觀眾,當她與名人訪談之時,她問的問題好像出自一位平凡的觀眾口中,把很複雜的外在世界簡單化,給觀眾一種認同感。偶然她說錯話,觀眾也覺得是人之常情,而對其他主持人類似的失語,則不那麼客氣。
新聞報導千篇一律
這回調查的時間是選在十一月十九日,那天三家電視台的新聞內容與順序都差不多。頭條新聞都是開審科西加島一位官員在兩年前處理海邊違章建築不當被起訴。其他新聞順序少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了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足球賽、搶劫運幣車、警察們的牢騷、阿富汗戰事、醫院實習醫生罷工等。三家不約而同的採用科島案,說是因為阿富汗戰爭已進入第六周,實在沒有很新的消息值得做為頭條新聞。再說電視新聞的選材要靠畫面,那天在阿富汗前線沒有精彩的鏡頭,而一般人比較關心身邊發生的事。三位主持人給那天節目的評價都很普通,認為阿富汗一旦不能當主軸戲,廣播故事的間空間突然變大了,尋找適當吸引觀眾注意的新聞難度也加大。
接受調查的觀眾,對節目的批評都很刻薄。第一台的節目說是「翻來覆去都是那一套」,「看厭了」,「煽情無聊」,「看完後感覺上像要爆發的火山」。看了第二台,反應是「有上當受騙之感」,「覺得還有飢餓感」,但也有人感到「消化不良」。對第三台的評語是「千篇一律」,「燈光與背景差勁」等。對於主持人,他們基本上頗有好感。形容第一台的是「從容自在」,「非常老練」,「認真嚴肅但不過份」,「可信任」。第二台是「對材料掌握的不錯」,「蠻親切的」。第三台的是「自然可親」,「像個老朋友」等。
三個主持人對自己參與新聞節目的定位與特長,也做了表述。第一台的PPDA,以明星之尊,謙虛的強調新聞節目是他與編輯製作小組共同決定。第二台的Pujadas 認為該台注重新聞的傳播,即使沒有影像畫面的信息,他也不排斥,照樣以敘述的方式傳達給觀眾。第三台的女主持人Lucet 說該台的定位是簡潔扼要,所以有些新聞無法做深入的調查,但是報導法國地區的新聞是其特長,非其他台所能項背。最近該台又加強了對國際新聞報導,在阿富汗戰地共有四隊小組採集最新消息。
新聞傳媒的弊端
在製作電視新聞時,「暴力」顯然被視為一種吸引觀眾的主題。以戲劇感至上的第一台在節目中用了「暴力」一詞十三次,用以形容四五件毫不相關的事件。第二台與第三台則只各用了一次,形容運幣車被搶劫之事。有專家認為第一台濫用「暴力」一詞是一種牽強連貫新聞製造恐怖感的敗筆。
在一個文化水準相當高的國家,做為一個公眾媒體的法國電視很不容易滿足所有層次觀眾的需要。觀眾們對電視新聞的預期,產生的心理抵制,而欲罷不能的複雜心態,給節目製作人及主持人一種不斷的挑戰。
於一月底去世的著名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多年前就很尖銳的批評過電視作為一種新聞傳媒的種種弊端。他說到電視新聞各段落的不連貫,拼湊在一起,沒頭沒尾,無緣無故進入觀眾的視野,又不知不覺的消失,給觀眾帶來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電視台之間在收視率上的競爭,受觀眾意見調查的影響,每家製作出來的節目都大同小異。這回《世界報》的調查似乎完全證實了他的看法。
「……新聞的世界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它有自己的法則,並由其在全體世界裡的位置,和忍受來自其他小圈子方面的吸引與排斥關係而被定義。說它是自主的,有它自己的法律,這是說在那裡發生的一切,不能只由外在因素來理解……」
「……新聞界是一個場域,但是在一個經由收視率中介的經濟場域。這個場域極不能自主,其結構性是非常強烈地順服於商業制約下,且運用它自己的制約在所有其他場域上……」
節譯自布赫迪厄《論電視》(On Tele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