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電視業的創作特區

2013-02-05

  中港矛盾的問題近期由搶購奶粉、打擊水貨客、北區小一學額不足,廷伸至公仔箱。電視劇《老表,你好嘢》以中港兩地的矛盾為題,借題發揮,雜攪笑、諷刺時弊於一身,在聖誕後農曆年前這淡季檔期,也有不俗的收視。有說皆因近年這類戲種不多,在爭產與後宮鬥爭以外另闢一片天空,也有說正好反映現今香港社會的面貌,更有說是因為個別演員面孔新鮮、角色造型與別不同。不管原因是否屬實,《老》劇展示了製作電視節目,從台前到幕後的組合可以靈活一點,因為靈活生創意,創意生改變,改變生契機。

電視創作里程碑
  香港電視業過去是華語電視的橋頭堡,並先後為亞洲多個地區的電視台開山闢石,打下基礎。早期的香港電視有如初生之犢不畏虎,由單元、中篇到長篇劇,由卡通片到成人節目如《貓頭鷹時間》,應有盡有。九十年代初,香港跟隨世界電視潮流,RealityTV每晚在兩個免費台熱播,讓兩台展開一場資訊娛樂節目爭奪戰,《今日睇真D》和《城市追擊》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今天,由七時至十一時的黃金時段,戲劇佔據了兩個半小時,一年最少六百小時。表面上,產量多,似乎難以在創意方面有突破,事實不應如此。像市面一些貨品的專門店,除了貨品集中,款式也多樣化,戲劇也不礙如是。既以戲劇為主打,就像經營專門店,應該提供多些式樣讓顧客選擇才對。

  過去,香港的電視業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但亦從大膽嘗試中成功建立了里程碑,開創新的創作空間。七六年第一部長篇連續劇《狂潮》至今仍被視為經典之作,可知道首播三個月其實收視並不理想,換說在今天已難逃腰斬命運,那會播足半年?差不多同一時間有電視台嘗試把武俠小說改編為電視劇,觀眾看得如痴如醉,後來有電視台又引進了自創武俠劇,由是帶起了一股武俠劇熱潮。八十年代,麗的電視(後改名亞洲電視)多番轉換管理層,又持續虧蝕,一班出眾的幕後人如麥當雄蕭若元亦早己離巢,間接造就無綫一台獨大。

  八十年代尾九十年代初,電視劇呈現強烈的個人風格,個別監製如韋家輝擅長挖掘人性的陰暗面和家庭人倫錯綜複雜的關係,一個接一個家庭慘劇成了這個年代電視劇的標記。二千年之後,電視劇又興起了另一股熱潮,就是宮廷鬥爭與家族爭產,電視劇的創作空間開始自我收窄。到《天與地》的出現,是個別電視管理層和製作人押上自己的名聲賭一舖之作。輸了幾點收視,卻贏了口碑,算是有所交代。假如有百多萬觀眾(未計網民)每晚追看某劇集,他們的口味不容忽視。這創新和破格的第一步,應該接著下去,開闢新的創作空間。

與內地電視台比較
  在電視台既要收視保證,亦要迎合觀眾不同口味的大前提下,大可考慮開闢一個時段或頻道專門放映另纇創意的戲劇,試驗成功再移師至黃金時段或主頻道。這樣既可減少收視帶來的壓力,也可以擴濶編與導的創作空間。內地電視台最先走向市場時,也是沿用這個方法。《東方時空》九三年首播時是個清晨節目,後來反應熱烈才移師晚間黃金時段。該節目打開了國內電視台改革的序幕,為無數地方電視台帶來改革效應。二十年後的今天,內地電視節目受到香港觀眾追捧已是不爭的事實,反觀批評香港電視的聲音不絕於耳,須要反思。

  開闢創作特區須要多方面的條件配合。一是要自我鬆綁,解開為求高收視的束縛。二是要打破舊有的思維框架,在毫無依附的情況下大膽創新,要知道創新是要冒險的。三是擴大可合作的伙伴,像《老》劇,最先是王祖藍和他的朋友構思出來的,幕後部份班子並非TVB人,台前年青的一班演員面孔較陌生,卻成了這個劇的亮點。他們的表現帶來驚喜,成為網絡討論區熱烈談論的對象。

  在內地和香港工作過的創作人,對兩地的創作環境有如下的分析,就是內地的政治審查關卡多,香港則固步自封,關卡是作繭自縛,咎由自取。實在近年兩地的創作環境都起了莫大變化。先說內地,現時電視台有所謂文學部,專門審理一些外來的劇本,把關的是十個八個大學畢業生,曾經遇上個唸電影的內地生,畢業後在香港一間電影公司兼職編劇,結果故事寫到一半,公司計劃有變,內地生失業,輾轉回到老家,碰上在電視台任職的昔日老師,當上文學部的劇本審閱,令我大吃一驚。這家地方電視台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電視台,過去製作的電視劇都是超水準之作,不明白這個剛畢業的小伙子,一個完整的劇本也沒寫過,為甚麽判斷劇本的好壞、好看不好看。這還不祇,那怕你是全國頂級的編劇,文稿也要非經他通過不可。這部門可說是內地編劇第一個要過的關卡,但由初出道的黃毛小子去領導內行人,有點兒說不過去。往後的關卡就更多了,有官方的有投資老闆的,他們基於個別考慮,對故事和橋段都難免有干預,意味創作的空間愈來愈收窄有如劏房。

  至於香港,過往的集體創作,由劇本審閱帶領三至四個編劇完成一個劇集被視為流水作業、血汗工埸、工廠車衣。初出道的就更慘,每次要在監製和編審前賣橋,舌頭打結、手心冒汗,未動筆先考驗口才,不擅詞令的差點要放棄寫作。但這種操練卻令編劇在屢敗屢戰中成長,因而成功培育了不少出色的寫手,背後編審應記一功。但近年這集體創作模式似乎變了質,成了一兩個人的創作,經驗淺的成了抄寫,記錄編審的口述劇本。背後的原因很多,編劇水準未達標,三四天後交來的劇本被編審再花兩三天去改,甚而重新寫過,倒不如編審囗述讓編劇記錄更省時間。日子有功,創意收窄在一兩個人的腦袋裡,編劇缺乏實踐難以成長,電視台的創作組出現斷層,是未來電視劇發展的一大危機。

  窒礙創作環境的還有長久以來由製作領導創作這老問題。在內地,編劇普遍受到尊重,作家為電視台編寫劇本的也不少,他們的身價,動輒每集一小時的劇本廿多萬,那是香港很多編劇兩個月的人工了。他們身價高除了劇本是一劇之本外,市場上也是看準誰是編劇才肯付較高的價錢,編劇的名氣與劇作品的市值掛鈎。為了保證劇作品賣得好價錢,投資者都要求其他較沒有名氣的編劇隱姓埋名。

固步自封的模式
  香港的影視事業,製作人員如電影導演、電視台監製和編導,向來被視為一劇之統領,皆因從工序上出發,編劇先編好劇本,往後的事就要看導演如何把文本演繹或精彩的畫面和聲音,還有後期的剪接和配音,這過程看上去比拿起筆杆要複雜得多,所以執筆的被認為沒大不了。演員收到劇本的會私下改對白,導演也會改,遇上尊重編劇的才會找編劇商量。多年前已有電視台的編制把創作人員納入製作部的系統內,表面上創作部是一個部門,實則已一分為二,編審編劇各有所屬的製作部團隊,各團隊的最高負責人是製作總監,兩團隊井水不犯河水,編和導都不能被調到對家團隊工作。想要求調到另一團隊的話,要先辭職,再到另一團隊上班。這種制度方便管理,但不利於創作人,製作部與創作部是合作伙伴,不是從屬關係,在這制度下工作,只會令創作人作更多妥協。

  免費電視牌照能否如傳聞中在三月發牌,仍是未知之數。但在幕後人手嚴重短缺下,電視台有必要打破固步自封的模式,打造一個靈活開放的創作環境和空間,開拓創作特區,才是長遠權宜之計。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從數據看香港電視變化

李敬華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