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發展逢七必變。1957年5月29日麗的映聲啟播;1967年11月19日電視廣播(無綫)啟播;1970年香港電台成立公共事務電視部;1975年佳藝電視成立,但在1977年,當時港督會同行政局下令調查佳視公司組織,一年後,佳視便倒閉了。 97年回歸,翌年中資背景的劉長樂丶封小平丶吳征等入主亞視。 2007年亞視把ATV三色台徽變成橙紅色的aTV,連製作規模都由A變a。2017年,奇妙電視的77台啟播,擾攘多年的引入免費電視市場競爭終於有點眉目。六十年來,從有線到無綫到多平台,香港電視是盛是衰,市民心中有數,本文嘗試從一些數據看看其中變化。
香港電視盛衰的遠因近由
表一列出1977年代至2017年平日(週一至五)免費電視*的本地首輪製作數據,有幾個重要發現:
電視表日期* | 本地(廣東話)免費電視頻道數目 | 每日本地首輪製作播出時數 | 每日本地首輪製作播出總時數 | 黃金時段時間 | 黃金時段本地首輪製作時數 | 黃金時段本地戲劇製作時數 | 非戲劇大型製作或其他製作資源投入 |
21-01-1977 (圖一) |
3 | 4 (佳視), 4.5 (無綫), 4 (麗的) |
12.5 | 1830-2230 | 3, 4, 3 (10) | 2 + 2 + 1 (佳視在 2350-0040還有一部本地製作武打劇) |
歡樂今宵1.5小時現場直播 |
14-11- 1988 (圖二) |
2 | 10.5 (無綫) 10 (亞洲) |
20.5 | 1815-2330 | 5, 5 (10) | 2.5 + 3 | 歡樂今宵1.5小時現場直播 |
25-09- 1997 |
2 | 10 (無綫) 9 (亞洲) |
19 | 1800-2315 | 4.5, 3.5 (8) | 2.5 + 1 | 城市追擊 vs 今日睇真啲(50分鐘)(亞視還有1小時合拍台灣戲劇節目) |
12-12- 2000 |
2 | 10 (無綫) 9.5 (亞洲) |
19.5 | 1800-2345 | 5, 4.5 (9.5) | 2.5 + 2.5 | 全線大搜查 vs 今日睇真啲(30-45分鐘)(亞視還有1小時合拍台灣戲劇節目) |
11-12- 2006 |
2 | 10.5 (無綫) 10.5 (亞洲) |
21 | 1800-2330 | 4.5, 5 (9.5) | 2.5 + 2.5 | 亞洲電視在黃金時間有1個遊戲節目及2個資訊娛樂節目 |
14-12- 2009 |
4 無綫翡翠, 亞洲本港, J2, 無綫高清台 |
11.5 (無綫翡翠) 8.5 (亞洲本港) |
20 | 1800-2300 | 5, 2 (7) | 2.5 (無綫翡翠) (亞洲電視所有戲劇節目皆是外購韓劇) |
亞洲電視所有黃金時間本地首輪製作皆是新聞性節目 |
07-04- 2011 |
同上 | 10.5 (無綫翡翠) 8.5 (亞洲本港) 0.5 (J2) |
19.5 | 1800-2300 | 5, 2 (7.5) | 2.5 (無綫翡翠) (亞洲電視所有戲劇節目皆是外購韓劇) |
亞洲電視所有黃金時間本地首輪製作皆是新聞性節目 |
21-11- 2017 |
6** 無綫翡翠, J2, 無綫新聞, J5, Viu TV 99, 奇妙電視77 |
11.5 (無綫翡翠) 1.5 (J2), 9 (Viu TV 99) |
22 | 1800-2330 | 4 (無綫翡翠) 3 (Viu) 1 (奇妙電視) (8) |
2.5 (無綫翡翠) Viu TV 與奇妙電視戲劇以韓劇為主,亦會不定期播出半小時本地製作戲劇節目 |
ViuTV以真人騷娛樂為主,製作預算是戲劇的1/4到1/3;奇妙電視以娛樂新聞及飲食節目為主,製作預算是戲劇的1/10到1/6 |
(圖一)1977年1月21日電視表
(圖二)1988年11月14日電視表
* 除圖一及圖二外,1997-2011年年的電視表參照「壹週刊」,2017年11月21日的資料參照各電視台網上版本
** 香港電台電視部2014年開始有兩條獨立之廣東話免費電視頻道,但本文集中討論商業電視,所以沒有包括在內
一) 量變加質變成就電視黃金年代
由七十年代踏入八十年代,雖然免費本地(廣東話)電視頻道由三個減至兩個,但本地製作時數大幅增加了65%。所增時數都在非黃金時段。主要是翡翠台及本港台的早晨資訊節目,佔了新增8.5小時裏的5小時,反映觀眾對晨早資訊的需求大增,直接令兩台的新聞部擴充,間接促成1993年收費的有線24小時新聞台成立。餘下的時數可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午間家庭主婦時段(2小時)、傍晚的兒童時段(1小時)及半小時的雜項。
翡翠台的《婦女新姿》及本港台的《午間小敍》、《下午茶》開拓了清談、煮食及現場健康答問的製作型式。這些節目類型成為以後發展的強大資源。如今,烹飪節目自成一格,造就了肥媽、阿蘇、黃麗梅、黃淑儀、李家鼎等全港熟悉的名字。另一方面,兒童節目為電視台,尤其是無線,培育了很多成功的接班人。除了陪伴香港長大的譚玉瑛外,周星馳、梁朝偉、鄭伊健、朱茵等,都做過「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雜項內的30分鐘,除了林林總總2-5分鐘的間場節目外(例如《當年今日》及《常識顯像管》),主要有《金曲挑戰站》。隨着廣東歌蓬勃的發展,《金曲挑戰站》及《勁歌金曲》孕育了一大批MV導演、舞者及幕後製作人才,為九十年代興起的Karaoke熱潮提供「快、靚、正」的人力資源。
量變增加了機會,令幕前幕後能夠吸納更多新人入行,亦令有能者可以迅速上位。質變提供更多不同節目類型,令整個行業的產品及知識更多元化,市場更大及更國際化。
二) 黃金時間本地製作不增反減
八十年代起,雖然黃金時段由十點半延長到十一點半,本地製作卻慢慢萎縮。70,80年代的黃金時段超過十小時,到97年只有八小時,跌幅25%。雖然2000年追回一小時,07後又大幅跌了2.5小時 (25%)。兩次下跌都是因為亞視大幅降低黃金時間的本地製作。97 年以兩部合拍劇(《江湖奇俠傳》及《緣來有妳》)代替自拍劇,以及在黃金時段播放紀錄片;09年時就播放兩套韓劇及一部國產劇。
現在回看97到2000年的變化,可說合拍劇不能替代本地製作。2000年時,亞視重新製作2.5小時的本地劇,還有《今日睇真啲》;即使其後《今日睇真啲》改為星期六日的《香港睇真啲》,亞視便在黃金時段製作及播出遊戲節目及資訊娛樂節目。從此可見觀眾在黃金時間希望看到熟悉的臉孔,及與他們息息相關的製作。
09年到17年,黃金時間本地製作總時數維持在8小時的低水平,怪不得香港人都說不看本地電視了。
三) 戲劇節目非本地化
從無綫,麗的,佳視的三國時代起,香港的戲劇節目不但令本地觀眾目不暇給,更出口到台灣丶韓國丶中國大陸丶星馬丶及海外華人聚居地方。七十年代台灣最受歡迎的劇集《保鏢》,亦只能被安排到晚上十點半的邊緣時段。戲劇節目牽涉大量製作人員,包括演員丶導演丶編劇丶攝影丶武術指導等等,這批人材可說影視皆宜,不單扶植香港成為「東方荷李活」,更直接出口到歐美,勇奪康城,柏林,奧斯卡的各項大獎。可惜,從97年開始,台劇開始佔據本地電視黃金時段。99年的《還珠格格》及2002年的《流星花園》,除了讓亞視搶回一點收視,更令台灣藝人成了觀眾追星的目標。07年到現在,台劇丶國劇丶韓劇丶日劇甚至泰劇,陸續在本地電視台黃金時間播出。就算雄霸收視的TVB, 也開始在黃金時間,播放國內流行的電視劇。
2013年雖然多發了兩個免費電視牌照,香港自家製作的戲劇,幾乎仍是無綫的專利。從2016年4月到17年11月的18個月,Viu TV只拍了《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前度》丶《三一如三》丶《詭探》丶《賤民20》丶《未來還未來》丶《短暫的婚姻》六部劇,合計151集,75.5小時,相等於77年佳視一個月的產量。奇妙電視啟播六個月,只有《閃婚100天》,《熱戀100天》兩部本地製作戲劇,共20小時,只是王維基的HKTV一部電視劇的量。戲劇是黃金時間的收視根基,連一些劣評如潮的「膠劇」都有一百萬以上的觀眾,ViuTV和奇妙電視的策略令人莫名其妙。
四) 製作資源每況愈下
七八十年代,黃金時間有5個小時的戲劇,加一個1.5小時的《歡樂今宵》直播。九十年代,劇集時數雖然減少了,還有《今日睇真啲》大戰《城市追擊》,可說是戰場一樣,彈藥不同。至09年,戲劇與非戲劇的投入都大幅下滑。如果戲劇或《歡樂今宵》的製作資源指數定為一小時十分的話,七八十年代的黃金時間有65-70分,2000年時也有55-60分,到2017的黃金時間,最樂觀的估計就只有35-40。看來Viu TV及奇妙電視並沒有像發牌時的設想,做大電視工業的餅。
電視是燒錢的工業,雖然budget大不一定好,小預算唔一定差,但光買外地節目配上廣東話就希望有好收視,是妙想天開。香港電視歷史中,能夠「刀仔鋸大樹」的例子少之又少。而且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能夠從畫面看出投放了多少製作資源。長期壓低製作成本容易重覆以前模式,或者專做低成本的節目類型,效果如何,亞視歷史有目共賭。
Figures don’t lie. 這些數字,多少道出香港電視盛衰的遠因近由。先要把餅做大,讓更多人入行,有新人都有新創意。繼而能夠做出不同的餅,掌握蒸焗燒雪的火喉,就可以有新的品種和產品。最好有不同字號的各式口味,甜酸鹹辣脆靱滑香,讓顧客可以各取所需。這種想法其實與政府2009年增發電視牌照的理念一樣,可惜八年以後,理想與現實有極大落差。
2017年發生的變化,還有通訊局更換主席,九倉不再注資有線電視及「樂視體育」的大上大落。雖然現在香港觀眾有11個免費地面廣播頻道,更有難以盡錄的付費體育休閒旅遊資訊娛樂頻道,但從以上數據來看,2018年展望的電視產業變化,不容樂觀。
註:
* 本文免費電視只包括商業營運的免費地面廣播(free terrestrial broadcaster)。雖然2014年起港台電視有獨立頻道,但其本地製作不包括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