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28年說起–香港廣播服務何時啟動?

2013-07-15
  香港電台數碼台於6月21日舉行《數碼車Roadshow 2013啟動禮》,宣傳嶄新的數碼廣播服務,無獨有偶,85年前的同一天(1928年6月21日),殖民地政府發出新聞稿,道出政府在無線電台廣播的宏圖大計。

  前一天,即6月20日,殖民地政府於早上作了一個簡單的宣佈:「政府廣播電台G.O.W.於晚上9時至11時以300米波段進行音樂節目測試。」1這個宣佈沒有附帶詳情,但翌日發佈的新聞稿則詳細披露政府在無線電台廣播服務的藍圖。新聞稿開宗明義道出政府的決策:「香港殖民地的廣播節目將由政府電台傳送。」2

  英文《南華早報》於6月22日全文刊載這篇新聞稿,從有關內容可見,政府對無線電台廣播已成竹在胸。事實上,這個時候,傳送無線電廣播訊號,甚至播送簡單節目的試驗,已經在民間進行好幾年,政府也利用天文台的發射站每日播送天氣消息,測試廣播訊號;在宣佈以G.O.W.呼號廣播前,無線電發射器已由天文台發射站轉移至維多行亞山(Victoria Peak,即港人通稱的太平山)發射站,每天播送音樂、天氣,以及在颱風季節,每小時廣播颱風消息3。政府預期,有關測試會持續至年底,與此同時,正物色合適的播音室。

定出廣播服務的框架
  殖民地政府發出新聞稿的同日,工務局的工程師L. H. King接受多份主要報章訪問。他在訪問中透露,播音室擬設於郵政總局大樓內,政府已預留6,000元裝修播音室。他說,有了正式的播音室,便可推出音樂、教育以及其他公眾有興趣的節目,政府正添置器材用以現場轉播宗教節目、管弦樂表演,甚至轉播倫敦的節目等等;或者在星期六晚上播放跳舞音樂,在公眾場所轉播,讓市民大眾可以享受廉宜的舞會。音樂以外,另一項構思就是教育節目,他認為,電台是非常有效的媒體教授華人英語,也希望製作節目,讓一些曾經在中國生活的人,分享在中國的見聞。市民要接收這些節目,除了要購買收音機外,還要向政府申請牌照,有關牌照每年收費五元;他有意向政府建議,把六成至七成的牌照費收入,撥歸廣播機構作為節目營運開支,他也不忘在呼籲市民要接收廣播,必須申請牌照,又大派定心丸,指除了年費以外,便沒有其他收費4。

  從訪問中可見,政府這時已經基本為政府的廣播服務定出框架:維多利亞山發射站提供廣播服務(其他發射站另有用途)、添置器材、物色播音室、人才培訓、節目內容、以至牌照費收入支持節目開支等等,就連具體操作上會設立一個委員會負責節目發展也考量到,不可謂不周詳。

  但香港的廣播最初並非由政府推動,乃肇始於民間,由一班無線電技術愛好者經過多年嘗試,最後促成殖民地政府啟動由官方承擔的廣播服務。那麼,香港電台前身的政府廣播服務何時開啟?過去有不同說法。一說是1928年6月30日,另一說法指是1929年10月8日,事隔八十多年,文獻散失,要考證這個日子殊不容易。且讓我們時光倒流,看看上世紀二十年代,無線電廣播如何在香港滋長發展。

無線電學會的推動
  根據資料,香港首次廣播試驗在1921年,無線電波由畢打街的香港大酒店與雪廠街的香港電訊報辦公室之間傳播5。

  二十年代初,世界各地已經開始有電台廣播,由電報發展而接續登場的電話通訊、無線電傳播,就一如今天的智能電話與平板電腦,屬潮流產物。1923年,幾位無線電愛好者組織成立香港無線電學會,推動無線電廣播,旋即吸引近百人加入成為會員,不過,政府對此學會的成立,顯得手足無措,對傳送訊號有何要求、是否要規管廣播,均無政策,要等英國內政大臣的指示以及來自英倫的專才到港,再行定案。

  從殖民地政府與香港無線電學會的往還的書信可見,當時政府內部並無相關專才,在處理安裝接收器牌照的申請上,甚至提出由學會協助。在學會成立差不多半年後,輔政司Fletcher於10月23日給學會的信函才明確表示,只要符合海軍對波段及時間的規限,原則上不反對學會試播6。學會主席對這封「不反對通知書」,顯得躊躇滿志,相信很快就可以每天提供節目,甚或每一至兩個星期,安排特備節目。學會的測試也得到香港大酒店及一間通訊器材公司(Radio Communication Co.)的支持,於每日傍晚六時試行廣播。

  學會成立一年後,發現政府態度愛理不理,顯得有點意興闌珊7。就在這個時候,殖民地政府卻就本地廣播服務,粗略地規劃了框架—透過一個廣播電台,發送颱風消息、警察的警告以及一些關乎公眾利益的訊息,下一階段則播送音樂節目8。

  政府原先計劃在1925年設立廣播電台,但結果無付諸實行,廣播測試繼續由無線電學會支撐。1926年8月學會也感到財政緊絀,甚至要登報徵收會員以增加收入。

  緊隨無線電學會的努力,青年會轄下的娛樂委員會(Y.M.C.A. Entertainment Committee)在1927年底接力(其委員會主席R. Sutherland於1929年獲委任為廣播節目委員會成員),青年會參與廣播,主要是服務英國駐港部隊。跟無線電學會一樣,青年會也獲得商界襄助,在灣仔一個小型單位發送廣播訊號;小試牛刀之後,得到利舞台的東主利希慎答應,借出天台擺放發射器,廣播訊號得以大大提升9。

  上世紀二十年代唱片錄音技術的突破,間接造就了廣播的發展,L. H. King曾經在訪問中提到,播放唱片的效果,彷如聽現場演奏,音樂成為節目內容一個主要部份,增強了政府對這個服務的信心;加上報章不時報道外地電台發展的消息,商界對訊號測試的支持,也反映本地有一股推動廣播發展的助力。

電台啟播日期
  回到政府廣播何時啟動的問題上,1928年6月20日政府宣佈以G.O.W.進行音樂節目測試,與過去由民間不定時的作廣播測試大不相同,從第二天政府公佈的廣播計劃,可以見到香港的廣播服務的雛型。

  然則,「1928年6月30日呼號為「GOW」的香港電台正式啟播」10之說,又從何而來?這就要從港台珍藏的一套《廣播節目委員會會議紀錄》說起。

  話說在1938年6月22日的會議上,委員會主席(E. I. Wynne-Jones)表示,香港廣播電台在十年前的6月開始節目廣播,我們應以某種形式慶祝電台廣播十周年;他認為,6月30日星期四是一個合適的日子,並已邀請總督A. W. Bartholomew以及委員會首任主席N. L. Smith出席慶祝活動。就此,委員會決定了當天特備節目內容,並議決把這個消息通報英國廣播公司、馬來西亞、澳洲、印度及紐西蘭等英聯邦廣播電台11。由此可見,6月30日是電台慶祝十周年的日子,而並非甚麼啟播日期。

  另一說法指:「香港電台是香港地區最早的廣播機構……,正式啟播在1929年10月8日。」12廣播節目委員會在1929年成立後,於是9月24日召開第二次會議,主席在會上宣佈,護督W. T. Southorn已應允出席在10月8日舉行的音樂會。9月27日China Mail的報道指,委員會將舉行開幕音樂會,護督將在新播音室發表講話13。從委員會的會議紀錄及當年的報章報道,電台早在委員會成立前,已有節目廣播,而10月8日是護督答允出席電台活動的日子,音樂會似乎是為慶祝新播音室啟用,多於為電台啟播而舉行官式儀式。

  殖民地政府於1928年6月20日的宣佈,突顯廣播由民間正式納入官方系統內,若以由政府承擔的廣播服務來界分,則該項宣佈很明顯是一個分水嶺,香港廣播由那時起踏入另一個發展階段。


1 Hong Kong Telegraph, 1928年6月20日,頁7。
2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28年6月22日,頁11。
3 Hong Kong Blue Book for the Year 1928,Ze4。
4 Hong Kong Telegraph, 1928年6月21日,頁1及頁7。
5 Hong Kong Telegraph, 1929年10月10日,頁7。
6 Hong Kong Daily Press, 1923年10月26日,頁5。
7 Hong Kong Telegraph, 1924年12月15日,頁13。
8 Hong Kong Daily Press, 1924年12月20日,頁5。
9 Hong Kong Telegraph, 1928年1月9日,頁10。
10 《香港廣播 60年》香港,香港電台. 1988年:頁13。
11 Broadcasting Programme Committee minutes,1938年6月22日。
12《香港搖擺的廣播政策初探—香港電台公營廣播之路(1929-1971)》,張圭陽。
13 China Mail, 1929年9月27日,頁6。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兩會採訪手記

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