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台40四方向-承傳、交流、推廣及使命

2014-02-14



  我和很多在過去三、四十年來生活在香港,喜歡古典音樂的香港人一樣,或多或少地都和香港電台第四台有著一定的關係。不同的是,自1982年後,便從聽眾變身為客席節目監製、主持,應是一直都未有中斷過的「四台老餅」之最了,要回顧四台的發展,確是有「白頭宮女話當年」的況味。

獨一無二沿革轉型
  「第四台」的頻道名稱其實在1973年底已經出現,當年10月份開始試播,一及三台安排AM頻道,二及四台則安排FM。1974年1月第四台正式廣播,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今日香港聽眾通過FM97.6-98.9兆赫(1989年12月3日之前是FM91/100兆赫)接收到的香港電台第四台,不僅是全港獨一無二,採用英語和粵語雙語廣播的音樂及藝術專門頻道,相信在世界上亦不易找到近似功能的電台頻道。

  不過,第四台成立早期,主要是用英語播放西方古典音樂,不會有中國音樂,一切以外籍人士趣味為依歸,古典音樂變成外籍及懂英語人士的專利品一樣。但在西方古典音樂已成為國際性音樂,香港社會制度開始逐漸轉變的八十年代,古典音樂已不能再成為少數人的「寵物」,第四台也就要面對廣大華人社會的需要,來制訂新的古典音樂政策,這是當年「大勢所趨」之事。

  這種轉變始於1981年四、五月間,「港台」新人推行新政之時。當年宣佈由曾葉發出任中文台古典音樂組主任,統籌一、二、五台古典音樂節目,10月在三個中文台推出九個類型與內容都頗為廣泛的古典音樂節目。翌年2月1日,「港台」五個頻道再重新定位,第四台確立為音樂藝術頻道,開始採用中、英雙語廣播,由高德禮(Douglas Gautier)擔任節目總監(台長)。

  當日各中文台的古典音樂節目播出時間大部份集中於星期日及週末,並不理想,有關方面便曾研究增設第六台以專門播放古典音樂的可能性,但因種種原因,最後仍是決定將原是英語的第四台「獨立」出來,改用「雙語」廣播,轉型成為一個「音樂藝術電台」的構想付諸實現。

  要將原是全英語廣播的第四台轉型為中、英雙語廣播,其間存有的阻力已不少,還要加入純粵語節目,原來的聽眾抵觸的情緒就更大了。要將第四台的形象建立為「音樂藝術電台」,顯然並不容易,為此,1984年2月27日,「港台」宣佈將中文台古典音樂組,與第四台音樂教育組合併,升格為「古典音樂部」,由曾葉發擔任總監,用以統籌製作一、二、四、五台的古典音樂節目,和其他與古典音樂有關的活動。第四台亦開始推出純粵語廣播節目,自此第四台才走上轉型為「音樂藝術電台」的不歸之路。

豈僅祇是播放美樂
  回顧四台從祇是英語廣播開始,直到今日,在文化被視為祇是金融中心裝飾品的香港,其在香港社會上發揮的功能,可說長期被忽視。即使是四台的熱心「擁躉」,亦往往會以為播放古典音樂,轉播音樂會,讓香港市民能安坐家中便能欣賞得到美樂,便是四台的主要功能。

  確實,每天香港人幾乎可以完全免費地透過四台,通過現場音樂會的錄音—自1976年4月15日正式開始立體聲廣播,香港廣播史踏入新里程,將音樂廳搬到樂迷家中的夢想得以實現,和香港電台音樂圖書館藏有的大量音樂藏品—僅西方古典音樂黑膠LP數量便超過一萬三千多張(13488)、CD近三萬張(28901),此外還有大量中國音樂的LP、CD、卡式帶和開卷錄音帶,和為數不少的爵士音樂錄音—,享用得到數之不盡的人類偉大音樂藝術,而且盡多是海內外,包括歷史上的偉大音樂家和樂團的精彩錄音,那確是已溶入香港市民每一天生活中,已成為不少人生活中不能分割的一部份。

  但更重要的是,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今日四台已成為一個全方位的音樂藝術電台,除單純的音樂欣賞性節目外,還有以不同形式、針對不同對象的教育性、資訊性、評論性節目。回顧這些節目的取向,背後所承載著的意義,在社會上所發揮的功能,可以分為四大類。

一、音樂承傳培養發掘
  音樂人材的培養、發掘,和承傳的社會功能,可以說是長期以來通過大量教育性節目,特別設計的年度性「樂壇新秀」活動,和特定的各種音樂比賽所結出的成果。四台的教育性節目,形式多姿多采,深受歡迎,如八十年代的《樂樂篇》、《樂在其中》,從八十年代跨入九十年代的《音樂新地》,到今日仍在播放的《鋼琴考試講座》、《歌劇世界》,都是能發揮培養人材,樂藝承傳作用的節目。

  同時,自1981年開始,第四台與「音統處」,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等組織合辦的多項青年音樂家比賽活動,更為香港發掘了不少作曲和演奏人才,獲獎的陳偉光、麥偉鑄、許翔威、吳朝勝、林迅、譚家傑、蔡慧雯、陳浩堂、龍向輝、王思恆、辛小紅與小玲姐妹,還有陳傳音、盧偉良、王思恆、白明,和陳國超……今日都已成為香港樂壇的活躍成員。同樣自八十年代開始舉辦的青年作曲家比賽活動「音樂新一代」,更成為香港新一代作曲家嶄露頭角的龍門,對香港音樂創作的承傳更發揮了重大作用。

  另一方面,自1982年開始舉辦,刻意除去比賽形式的年度性節目「樂壇新秀」(Young Music Maker),更是發揮音樂伯樂功能的平台;三十多年來,在該節目中嶄露頭角頭角的新一代,更是難以勝數。去年開始推出的試驗計劃「Yes I Can!音樂廳」,亦是此類型的活動。

二、交流平台推動創作
  音樂創作是人類音樂發展關鍵的所繫,香港作曲家及其作品亦正是構建香港音樂史的重要核心,對「音樂藝術電台」的四台來說,音樂作品更無疑是不能或缺的血液,是四台節目的重要核心取向。「音樂新一代」等節目培養發掘作曲新血,亦為四台在推動音樂創作,為作曲家作品建立發展平台的功能上提供「新血」。四台與香港作曲家聯會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CASH)保持長期合作關係,更將四台建立成為香港音樂創作一個重要「基地」。

  四台自1982年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的國際現代作曲家交流會(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簡稱IRC),獲得良好反應後,每年繼續由香港作曲家聯會選拔出由四台製作的優秀香港作品錄音,並由「CASH音樂基金」贊助相關作曲家出席交流。通過這項活動,香港音樂作品得以向國際傳揚,四台亦得以交換得到世界各國的優秀現代音樂作品在電台播放,保持香港和國際音樂創作發展的緊密聯繫。

  經過三十多年來的累積,今日四台除了收藏有大量現代音樂作品錄音,所擁有的「香港作曲家作品錄音資料庫」,藏品之豐,當會稱冠。此外,更直接的是由四台委約香港作曲家創作新作品,舉行公開音樂會,作為電台節目外,並將錄音製作成唱片出版。這樣子的「一條龍」式節目計劃,就更將音樂交流平台,和推動音樂創作的功能作出更有效的發揮了!

三、衝出廣播道去推廣
  作為「音樂藝術電台」,將美樂推廣給更多人,自然是要發揮的其中一項重要的社會功能。這除了在廣播大廈內製作各種形式的音樂推廣節目外,自八十年代初,四台便開始有「衝出」廣播道錄播室的活動。1982年高德禮出任台長時,便不時和香港藝術節合作製作節目。後來又和香港演藝學院合辦過夏季,和秋季廣播音樂會(1987年)、「早期音樂雙週」(1996、1998年);與市政局(和拆局後的康文署)合辦的音樂活動就更多了。

  此外,自1993年開始,第四台更協助第四台之友於香港公園、九龍公園、香港文化中心廣場等戶外舉辦「逍遙音樂會」,還有2002年「為生命打氣」,和2003「為生命喝采」的音樂會。至於在香港公園舉行了八年才於去年搬到金鐘添馬公園旁的海濱長廊舉行的「聖誕園林音樂會」,更已成為一年一度的聖誕假日音樂盛事。同時,原在錄音室舉行一年一度的「十大樂聞齊齊選」的揭曉活動,亦曾搬到香港文化中心大堂、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地舉行,讓第四台的美樂訊息接觸到更廣泛的社會階層,發揮更大的影響。

四、積極參與承擔使命
  四台不少節目製作,更是緊扣著香港的音樂活動舞台,成為推動香港正統音樂事業發展的活動,如各種音樂比賽、各種各樣的論壇研討會節目、一年一度的「十大樂聞齊齊選」,和組織管理香港電台室樂合唱團、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甚至出版音樂藝術台節目月刊《美樂集》,都採取積極參與,承擔使命的態度,來介入香港的音樂生活舞台。

  筆者在四台主持的主要是音樂雜誌式節目及評論節目,亦曾主持過介紹香港作曲家作品、中國音樂、CD評論的節目。三十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的評論節目,那就更是需要有使命感才能發揮影響的節目。

有限資源無限挑戰
  作為一個使用公帑來營運的政府電台,不能不擔負起提升香港社會質素的責任(這其實亦是作為社會公器的傳媒應有的責任),能提升獨立思考的文化藝術節目、嚴肅的音樂節目、古典音樂(美樂)的廣播,就更是香港當下大眾傳媒最欠缺,但亦是對香港社會質素提升不能或缺的重要一環,這一環的重責便由第四台肩負起來了。可以說,等待著第四台去推展的工作,幾乎是一個無限的空間。

  現時四台每日廣播二十四小時,午夜後有六小時與三台合播(其中四小時為流行,懷舊或爵士音樂)。也就是說,全年無休地,每天要製作各種各樣的音樂文化節目便多達十八小時。這些節目單是廣受歡迎的音樂會現場直播(或錄音轉播),目前一年便約有六十場。然而第四台的全職員工合共祇有十三位,辦公室空間大概祇有六十多平方米!產能之大,如從「衡工量值」的角度來算,這確是難以讓人相信的奇蹟呀!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公共廣播的宿命

文乃揚
2020-04-30

兩會採訪手記

香港電台中文新聞部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