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研討會

2001-01-15

  由學界及業界合力主辦的首次「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研討會」已於本年一月四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舉行,參與人數有百多人,算是很好的成績。作為籌組人之一,筆者認為研討會已達到預期的目標。

  九九年八月,籌組有關研討會的意念正式在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的會議中提出,並得到顧問團成員廣泛支持。研討會的籌備委員會隨即成立,成員包括史文鴻、蘇鑰機、杜慧蘭、劉育健及筆者。香港電台負責義務秘書工作。這個安排,使籌委會能獨立運作,基本上不受任何業界組織影響。事實上,據筆者了解,這個亦是電視節目欣賞指數顧問團運作的理想模式。

  籌委會成立後,很快便確定了研討會的目的,是要發動學界及業界分別從學術角度、電視製作角度、及廣告業界的應用角度去探討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的價值。鑑於社會人士對欣賞指數的認識依然有限,籌委會並不預期在一日的研討會內能夠達到共識,確定欣賞指數的發展方向。

三場研討各有專題

  經過年多的籌辦,當中包括把研討會的日期延遲兩次,研討會終於在一月四日順利展開。研討共分三場,可謂各自各精彩。

  第一場研討會集中從學術角度探討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的研究方法和局限,由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院長兼講座教授朱立教授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韜文教授負責評論,三位學者題交討論文章,包括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首席講師史文鴻博士提交的「香港電視節目慣性收視與欣賞指數」、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博士(即筆者)提交的「淺論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的方法和局限」,和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蘇鑰機博士的「何謂理想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的啟示」。該場討論觸及的問題包括「欣賞」的定義、收視率與欣賞指數的關係、和理想節目的條件等。

  第二場研討會則是從電視製作的角度探討電視節目質素與欣賞指數的關係,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節目研究及發展科經理杜慧蘭博士主持,主講嘉賓包括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策劃及推廣總監胡容卿女士、亞洲電視助理總監(本港台)李潔貞女士、和香港電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總監胡永杰先生。該節討論以自由發言方式進行,範圍包括優質節目和值得欣賞的定義、觀眾愛看的節目是否觀眾欣賞的節目、電視人與觀眾心目中的定義與索求是否相同、目前的欣賞指數能否反映節目質數、節目質素的指標、和如何鼓勵本港電視業製作更多高質素又具欣賞價值的節目等。業內人士都非常踴躍發言,當中不乏電視製作人對時下觀眾口味的揶揄。

  最後一場研討會是由從廣告業界的角度去探討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的應用價值,由香港廣告客戶協助主席劉育健先生主持,實力媒體策略研究經理蘇天毅先生主講,實力媒體企劃總監馮英才先生、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市場研究及資訊經理梁廣就先生、和亞洲電視廣告部副總裁林立昇先生負責評論。討論範圍包括欣賞指數的實用性、數據的時間性、及媒體與客戶和廣告商之間的三角關係。不少與會講者希望收視和欣賞指數最終可以合流,讓廣告業界能夠加以利用。綜觀整日的研討過程,氣氛實屬非常熱烈。不論台上台下、學界業界,本地或國內人士,都踴躍發言,交流了不少經驗和心得。籌委會現正整理當日的文章和發言,或結集成書,或在互聯網上發放。

發展優質傳媒指標

  是次研討會的一大特點,是得到不同界別的廣泛支持。是次研討會由香港電台轄下,但運作獨立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顧問團」主辦,協辦機構包括香港電台、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亞洲電視、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和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而贊助機構則包括香港廣告商會、香港廣告客戶協會,和實力媒體,可謂開各界合作的先河。更加難得者,就是有數十名國內的傳媒學者和專家,遠道來港參加是次研討會,並把國內的情況介紹給與會者。為了方便交流,研討會亦特設普通話即時傳譯服務,由業餘傳譯負責,香港電台免費提供器材。

  作為研討會策劃人之一,筆者覺得研討會已吸納了很多寶貴意見,為未來的欣賞指數調查提供很好的出路。筆者認為,欣賞指數的慨念其實適用於所有電視節目,不論是本地或外語節目、常規或特備節目、本地製作或外購節目、甚至包括體育節目、宣傳節目、廣告片段和重播節目等。至於調查的次數和發放結果的速度,則適宜盡快改良,以符會廣告業界的需要。對於這些問題,研討會的參與者相信已得到不少啟示。

  最後,筆者希望向所有研討會的籌委成員致謝。有賴各位成員的通力合作,很多問題都已迎刃而解。亦有賴香港電台給予籌委會的支持和高度自主,研討會終能以業界大融會的形態出現,為發展優質傳媒指標獻出一分力量。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從數據看香港電視變化

李敬華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