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比賽節目的復活

2001-09-15

  表面看來,《百萬富翁》及《一筆OUT消》這類遊戲節目在香港的出現,只是新瓶舊酒,但是如果它還能夠掀起一定的熱潮及社會回響,那就要看看新瓶的包裝為何如此吸引,而舊酒又如何可令人神往回味了。

  無論五十年代美國的《問答比賽節目》,或香港更庶民化的《花王俱樂部》,都說明電視可以透過有獎節目,吸引觀眾參與及更大的電視觀眾群觀看。有趣的是,原本香港電台一直以來的《校際問題比賽節目》,居然是不單收視不差,更被觀眾認為是具高度欣賞價值的節目,這當然是對比電視台在星期日早上往往只是「四台聯播」日本卡通的可怕現實!

  七十年代初香港還有《花王俱樂部》,主持人只會問些簡單的問題,加上有「貼士」,目的是為慷慨地奉送禮品,當時在香港經濟還在起飛的階段,確是吸引。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香港走入富裕社會,獎品的吸引是大打折扣,這類節目也死掉得很快。

  九十年代金融風暴到如今,在通縮當前,失業及減薪凍薪的陰影下,誰在有獎節目送禮品,肯定不會受歡迎,但百萬元現金的引誘,就很少人可以抵禦了!錢的內涵固然重要,但如何包裝得體,是第二線的競爭。

節目包裝意念關鍵

  無論亞視或無線都不諱言《百萬富翁》和《一筆OUT消》均是分別從美國及英國流行的節目購買版權而推出的,這只是說明創意的空間很少。但明顯地若觀眾細心觀察與理解其不同的包裝,就見到兩個節目的意念差距很大。

  《百萬富翁》明顯是一個著重觀眾和諧氣氛的節目,主持人和大群參賽者通常可以坐下,特別突圍而出的個別參賽者和主持人對著坐,只隔傾談之近距離。陳啟泰在節目剛上場時還有時以尖銳的語調質疑參賽者的能力,但後來角色越來越像是具親善態度的公證人。

  《百萬富翁》另一個優點是它的遊戲有多點姿彩,參賽者可以要求剔除百份之五十的錯誤答案、請現場觀眾幫忙或甚至致電親友智囊幫忙,增加了現場參與及緊張氣氛。最後,無論現場較高科技的擺設及背景觀眾較鮮明地出現,都為節目爭取多點人氣及融和的氣氛。

  《百萬富翁》最關鍵的節目意義,是無論聰明的或愚蠢的,總會答多答少,都能拿到獎金,強調能者多得的賢能制度(meritocracy)的價值觀。而且,獎金越高,似乎問題難度也越大,增加緊張氣氛。

  《一筆OUT消》對比之下,肯定是另外一類,單是參賽者要站著一小時,就令觀眾覺得參賽者在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比賽的現場像個冷酷的殺戮戰場,一條條燈光光柱慘白的周圍是泛藍的色調,增加冰冷和凶險感,使觀眾覺得在看一部驚慄片。雖然現場有觀眾,但最初幾集是以陰暗的折射方式呈現在電視螢光幕,使人覺得像一層層鬼影。在場面處理方面,主持人次次責斥分數過低,也節節重複有人要《一筆OUT消》,實在有點沉悶。在營造緊張氣氛方面,節目原來的構思是參與角力者一個一個被淘汰,一節比一節的比賽更短,可能會使場面更緊張,可惜的是,問與答均快速應對,加上問題其實不反映出越來越深,結果,觀眾根本找不到空間來體會到緊張氣氛。更有點使人覺得過份的地方,是失敗者會被邀分析自己失敗的原因和比賽的發展。雖然,後來幾集已經把訪問縮短,但失敗了的還不能擁有多點自由及私隱,實在有點使人感到失敗者還遭挖苦,被迫替自己解嘲!

規範遊戲的惡果

  《一筆OUT消》最令人感到厭惡的,是它定下的遊戲規則,目的是要誘發人人猜忌,開始時眾多參賽者還可以接納質素較高的參賽者,以爭取增加款項(獎金)。但到了中段,當庸碌者還佔大多數,就可能隨時出現「多數人的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就是庸碌者共同投票把高質素的(自然少數)攆走,以爭取成功。這種遊戲規模的惡果,往往是節目到了結尾,餘下來的是庸碌者與庸碌者的爭持。本來一般劇集或比賽的尾聲,人們都期望會出現強者決戰的高潮,但現實在不合理的規則下,竟變成是弱者各自無法爭勝的廝打及反高潮,氣氛沉悶及急轉直下到極無欣賞價值。

  其實,《百萬富翁》與《一筆OUT消》的爭勝中心點,是其不同的遊戲意念,是像前者有人與人協作及賢能制度,結果亦皆大歡喜;還是像後者,強調人與人之間要看風駛巾里,得饒人處不饒人及心狠手辣,不能讓有技能者單憑技能取勝,還有空間耍政治手段。當然,我們大可說前者的遊戲規則還想和稀泥。相反,在惡性競爭的境況下,人們也就不應考慮可為社會及其他人做多些什麼,而是爭勝之道。

  或者從《一筆OUT消》之中,我們真可以見到社會可能現實的一面,爾虞我詐,為求目的,不擇手段,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動物。不過,儘管人性可以是這樣,現實之中也時常有個案是有壞人真是會變成這樣,但人性也一定不應該完全這樣。《百萬富翁》及《一筆OUT消》的不同,就說明了人是具高度可塑性,理性的社會規範更容易擴展理性、合作及互利的交往模式,但壞的規範,也只會營造惡性競爭、仇視及其他傷害。

節目競爭背後意義

  《百萬富翁》與《一筆OUT消》的競爭誰勝誰負,可以反映出香港觀眾的心態是怎樣的。這次競爭以市民現今的心態為試金石,究竟金融風暴之後,香港人變得更相信成功或不下沉要不擇手段,還是仍要講能力及努力呢?市民喜看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的社會報酬方式,還是你死我活,你有我有的終結境況呢?

  不過,以前受歡迎的劇集、娛樂資訊節目及至如今的問答比賽遊戲,都見到兩大廣播電視台的惡性競爭,同一時段要拼個你死我活,到頭來最大損失的是觀眾,因為選擇少了。不錯,以往天天晚上黃金時間只有劇集,如今還算多了另一類,希望惡性競爭會減少,節目類型和創意可增多。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從數據看香港電視變化

李敬華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