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選舉與電視民主化

2001-12-15

  觀察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可以觀察兩個指標,其一是賄選的程度,其二是電視在選舉期間所扮演的角色。

  「最乾淨的一次選舉」,《倫敦金融時報》如此稱呼十二月一日結束的台灣選舉。就第一個指標來說,台灣今年的成績不錯。

  不過,如果以第二個指標作為觀察基準,答案就有些模糊。權且將這個指標再分作兩種。

  第一是政黨電視廣告的出現及其爭議。在台灣電視史的前三十年,只有執政黨得到使用電視作為文宣的機會,歷經各界呼籲與抗議之後,情況才在十年前開始變化。

  從一九九一年底的第二屆中華民國國民代表大會的選舉起,台灣的中央選舉委員會開始依據修正後的選舉法,制定辦法並首次以公費購買台、中與華視時段,播放國民黨、民進黨、社會民主黨與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自行製作的競選錄影帶。

  從此,有關選舉的紛爭,多了不很重要,但照例都要出現的一項:各政黨自行製作的競選錄影帶之審查。並且,放在觀眾平均每天更換一百多次頻道的電視環境,耐心看完這些選舉廣告的人,大概少之又少。因此,各政黨不免另出奇招,企圖聲東擊西,採取了或許可以稱作是醉翁之意不必在酒的策略。

  這就是說,各政黨製作電視廣告片,用意其實不必就非得放在廣告片的播放,而可以是通過影片引發爭議,達到曝光與造勢的作用。如果個別的候選人,如新黨的何振盛,都能知曉向李登輝丟雞蛋,可以換取這輩子最多上鏡頭的機會,政黨就更懂得箇中道理。

不要面子要裡子

  事實上,民進黨的醉翁策略,似乎頗稱奏效。在片長十五分鐘,總共播放五次的廣告片快要結束之前,各支影片均穿插了名為「在怎麼野蠻」的短片一或二種(分別是三十與二十秒)。這些短片的重點是,鎖定國民黨籍四至六位立委,指控他們刪除了相關縣市的網絡學習、兒童福利、地方建設及防洪工程經費。

  在音像的幫襯之下,這些二、三十秒廣告片企圖讓觀眾感覺這些「在野」黨的候選人,實在太「野蠻」,因為再怎麼野蠻,也都不應該刪除所謂資訊社會所最需要的網絡學習經費,再怎麼野蠻也都不應該刪除(畫面上這麼可愛的)兒童的福利,再怎麼野蠻也都不應該刪除才剛剛飽受四百年來最大水患的北台灣之防洪預算……等等。

  只是,既然主張刪除的是在野「黨」,又何必單挑特定候選「人」?這就是精心計算的所在。「雀屏中選」而出現在「在怎麼野蠻」短片的人,應該是民進黨認定,這些敵黨候選人的實力與本黨同區候選人相酹,於是抓緊各種可能的機會,加以打擊。

  果然,這些廣告一出,立刻引起國民黨不滿。國民黨向法院申請假處分,強制禁播該則廣告。國民黨既然有此反彈,中選會自然也就不可能裝聾作啞。它在審核之後,引用廣播電視法第二十一條第六款,指短片中大約五秒的畫面,確實有「混淆視聽」之嫌,於是剪掉了事。但選前這五秒鐘畫面的爭議,換取了平面媒體不少的報導與評論,民進黨最多是輸了面子,但卻十足贏了裡子。

  不要面子要裡子的行徑,不是政黨的專利。這幾個月以來,《中國時報》在內的不少報紙,不也是如此嗎?就在《台灣日報》指某大報與某政黨有百萬新台幣往來之後沒有幾天(二十一日),《中國時報》台北市版第七版左上角打著「專題」,內容是整版的國民黨言論,北縣版第七版則是整版商業廣告。怎麼搞得?是《中國時報》欺負台北縣讀者,少提供一版的新聞,還是北市版的專題,其實根本是廣告?顯然是後者。

  為此,民進黨不滿而向新評會檢舉,並且《中國時報》也在二十二日第三版刊登啟事,表示廣告新聞化是疏忽所致。惟與此同時,《中時》竟然再告「技癢」難耐,於當天第五版再來了一次名為「專題」,實則百份之百是廣告的東西。為了錢,《中時》不要面子要裡子,斯文掃地而不畏人言,民進黨也許可以考慮再製作短片,主張「再怎麼缺錢,廣告也不能新聞化」。

媒體的選舉效應打折扣

  從國民黨一手遮天到政府提供資源,讓各政黨在電視上廣告自己,符合民主的要求。但選舉與電視的另一層關係,也就是特定候選人或政黨是否享受多於他人(黨)更多的電視資源,至今在台灣還是由國民黨及其衍生出來的親民黨、新黨佔了較大的便宜。

  但讓人跌破眼鏡的是,本屆立委選舉卻似乎顯示,媒體效果大打折扣,而得到更多媒體資源的人或政黨,在選舉結果,不一定佔得了便宜。

  投票率可以作為一個說明。此次立委投票率是近九年來最低。以台北市作為例子,這一次有64.37%的選民投票,前三次分別是67.64%、66.01%與80.88%。

  為什麼這樣?即使具有事後諸葛之明,也不敢多說。但至少有一點是是可以肯定的:大眾傳播媒體雖然熱烈擁抱選舉,效果卻不怎麼好。

傳媒營造熱度與反效

  第五屆立委暨縣市長選舉的過程,眾所周知,而媒體自己也再三陳述者,是選民熱不起來,原因既有國際及(特別是)台灣經濟不景氣的牽累,也有選民對於各政黨的不滿,失業率已上升至最高點,於是不免有輸贏他人瓦上霜,投票意願為之減低的效應。

  只是,社會實況的冷選情,完全與媒體一頭栽入選舉的熱度,形成兩種世界。平面媒體如同往年,照常從頭版起,連續數個版面(有時多達十餘版)全部投入,平日迷姊迷哥的影劇新聞,也要加上演藝人員對於選舉的態度,偶爾則其投票意向,也在描繪之中。電子媒體更見誇張,比如,多家媒體出售時段,現場每天轉播政黨的造勢晚會(最後還是因為中選會的規定,才在選前十天起叫停,但叫停亦不乾脆,仍有不少偷跑,亦即轉播的嫌疑)。再如,每天有收音機近十場、電視每天二十場左右的談話或/及call-in節目,擄獲了部份人心。這些節目讓聽眾或觀眾的心情,隨著主持人或現場來賓及call-in的意見強弱及傾向,左右搖擺與上下起伏。

  饒是大眾媒體有如此營造,讓符號環境這麼吵雜、高亢,投票率終究是出奇的低落,顯見媒體的選舉效應,不很高明。

  甚至,媒體的黨政傾向,說不定還造成了反效果。選前最近一期的《財訊月刊》,有如下觀察:談話性節目雖然講究政黨平衡,實際上常演變成三、四人圍剿一、二人,因為甲、乙、丙陣營的「意見並沒有太多差異」,因此丁陣營常被「痛宰」。許多報紙的資深記者也將證據不足,無法寫出的「存貨」,通過談話性節目播出。《新新聞週刊》則說,「新聞談話節目,傾斜性最高的是A、B、C、D等四人,打擊丁陣營如入無人之境,E與F電台則已是甲、乙與丙軍的喉舌,G與H︰兩人也都是旗幟鮮明的甲、乙、丙軍支持者」。

  這兩本刊物的觀察,反映了許多人的印象(或說,反映了事實)。但是,選舉的結果卻與這些論政立場,剛好相反,最有斬獲者,卻正是談話性節目冷嘲熱諷的對象。這些已經串連成立體網絡的發聲管道,口徑儘管一致,卻沒有壓制,反而是眼睜睜地見證了政黨及其盟友,得到實質的成長。

積非不能成是

  假使媒體的狹隘政治或政黨傾向,輕則無效,重則反效果,那麼,有關媒體公正的呼籲、批評,不就錯置了嗎?當然不是。第一,媒體改變選民的政黨投票傾向,效果不佳,但在相同黨派的支持群之中,發生轉移效果的機會,也許不能小覷。這個情況的最佳例子,應該是陳文茜。她在主持電台以前,知名度就已經很高,但藉由頻繁在空中與選民相會,陳文茜少則維持了熱度,多則襲奪了同性質候選人的票源,如李慶安得票跌落數萬票,賴士葆則高票落選。

  第二,積非不能成是,肩負監督的第四權媒體,為財團染指已屬不幸,再要縱容它與政權沆瀣一氣,顯然不妥。

  第三,它可能誤導大陸人對於台灣的認識,如同民進黨黨主席謝長廷所說,「對岸因為看了太多台灣call-in節目,以為那些就是台灣人民的心聲」。

  第四,本文分析可能錯誤也。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