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索香港數碼電視的前路

1998-10-15

  港府資訊科技及廣播局九月份公布的《一九九八年電視政策檢討諮詢文件》掀開了本港數碼地面電視發展的序幕。文件雖未就本港數碼電視發展訂下啟播日期,但政府已打算由港府牽頭,與業界組成督導委員會,統籌數碼電視的測試工作。

  此外,港府亦預期數碼電視的制式問題,將於二零零零年決定,並於同年開始試播,待試播五年後,或數碼電視的滲透率達全港電視家庭的 50% 時,擬定取替模擬式廣播的日期 (cut off date) 。

數碼技術與本港媒體的回應

  數碼技術事實上近年已廣泛應用於不同廣播媒體。它的特點主要包括「傳送」(transmission) 和「壓縮」(compression) 技術兩方面。前者主要是把影像、影音資訊數碼化,轉換成連串的位元 (bits) ;後者則透過壓縮技術,讓轉發器把數碼化的訊息在同一頻道上傳送,而且具備同時處理多種訊息的能力。

  早於數碼地面電視成為廣播業的焦點時,衛星電視及有線電視已開始應用有關技術,一方面藉此提高影像的質素,另一方面亦提高現有頻道的容量。另一個廣泛應用數碼技術的行業就是互聯網,透過電腦技術和數碼技術,本港用戶早已透過網絡接收不同的視像資訊。

  故此,發展數碼地面電視的意義,不單在於提高現時透過無線電視廣播 (Terrestrial TV by means of analogue transmission) 的質素,例如提高影像的清晰程度、杜比音效、圖文電視,以至其他互動形式的服務,更重要的是有助現有無線電視提升其服務質素和網絡效能,使之與其他傳送媒體(固定電訊網絡、有線電視或衛星網絡)同步競爭。


英國數碼電視今年正式展開,可為本港的規劃提供借鏡。

英國數碼電視的發展歷程

  香港可謂在亞洲區內第三個明確提出發展數碼電視的地方(首推為日本,此外還有新加坡),但相比歐洲和美國數碼電視的發展已落後了數年。遲來者 (late comer) 並不一定是壞事:本港缺乏製造電視器材的工業,故此在引入數碼電視時有關器材需仰給海外的製造商,未嘗讓本港廣播業可審慎考慮和檢視那種技術和設備對發展數碼電視最有利。此外,由於數碼電視在歐美已有前科,港府在考慮數碼電視的政策規劃時亦可吸納海外的經驗,透徹地擬定本港數碼電視所涉及的規劃問題。

  英國的經驗在此值得一談,主要的原因是它近年的發展,與港府的規劃不謀而合。而且,英國廣播業一直保留較強的公營電視傳統,其數碼電視的規劃亦體現這種特色,相反港府諮詢文件的內容卻欠缺這方面的討論。故英國數碼電視的發展經驗,正好為本港的規劃提供更豐富的議題。

  英國政府於九五年決定引入數碼地面電視,並於九六年修改《廣播法》,發出六個綜合牌照 (Multiplex Licenses) ,供有意經營數碼電視的經營者申請。結果其中四個牌照分別由 BBC 、 Channel 3 連同 Channel 4 、 Channel 5 連同威爾斯的 S4C 及梅鐸的衛星電視 (BskyB) 取得。英國公營電視的滲透率介乎於 62%-90% 之間,而衛星電視即約達 70%-80% 。雖然在較偏遠的郊區衛星電視的滲透率較佳,但以現時英國公營電視整體的滲透率而言,讓公營電視從速開展數碼電視廣播,對鞏固公營電視的市場地位有極大的幫助。故此四個綜合牌照中有三個由公營電視機構取得,足見英國政府銳意保障和強化公營電視在未來廣播及多媒體市場的角色。

  按綜合牌照的性質,經營者屬傳送者,本身不一定是廣播服務的提供者,故廣播機構若投得綜合牌照,需另外申請廣播服務經營牌照才能提供廣播節目。這種「傳送者」或「廣播服務」的分野,與港府提出網絡供應商及四類廣播服務牌照基本上同出一轍。這種分野亦有利網絡供應商可把部分頻道出租,為其他廣播機構傳送服務,不單有助提高使用網絡的效益,亦配合媒體日趨匯流的趨勢。

  此外英國的綜合牌照亦規定持牌機構可提供不多於 90% 的廣播節目,其餘 10% 可用作其他服務,例如數據傳送或其他互動服務。而另一點較特出的,則要求數碼電視廣播機構在啟播後十年,不少於半數的電視節目必須具備字幕,讓視覺殘疾者亦能分享數碼電視帶來的好處。有關規定反映了英國當局認同廣播規劃必須體現公眾利益的原則,其觀點值得港府參考。

數碼電視引申的問題

  由於數碼及壓縮技術的廣泛應用,預期數碼地面電視將趨向按不同觀眾群提供多元服務的方向發展。而且當互動性質的服務愈趨廣泛,意味以固定節目時間表及廣泛觀眾口味為依歸的傳統廣播模式將被取替,代之而起的是以收費為基礎的「窄播」(narrowcasting) ,無怪有英國評論者認為,數碼電視敲響了傳統電視的喪鐘。

  但數碼電視走向收費模式卻帶來多項技術性問題。收費服務一般涉及兩項問題:(一)解碼技術的應用,藉此把將要傳送的節目加上密碼 (encryption) ,用戶必須使用特定解碼器才能接受廣播節目。(二)另一點是訂戶資料的保密問題。由於傳送服務的機構必須鎖定訂戶的資料和使用紀錄,才能發出收費通知書收取訂戶費用,故提供收費電視服務的機構必然掌握大量的訂戶資料。由於英國綜合牌照容許傳送者、節目提供者、客戶及解碼技術管理商可由不同的機構負責,故此凸顯了共用解碼器及共同管理訂戶資料的問題。


觀眾必須使用特定標準的解碼器,才能接收廣播節目。

  最明顯的例子是 BskyB 除了是綜合牌照的持牌機構外,它同時提供廣播節目,並透過其聯營公司提供解碼器。由於業界憂慮梅鐸包攬多項服務於一身(如網絡傳送、節目及解碼器),可能出現濫用市場優勢的問題,故此規定經營解碼器必須向英國的電訊申請特別牌照 (Conditional Access Services Class License) ,並且在九六至 九七年間制訂連串指引,要求經營者必須以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性的收費,為其他廣播服務機構提供解碼服務。雖然廣播服務機構與解碼服務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屬商業合約,電訊局不宜過份干預,但在公平競爭和一視同仁的原則下,當局要求解碼服務供應商披露計算成本的方法,以及與其他機構達成協議的主要內容,藉此增加商業協議的透明度。

  當然,英國政府認識到這些措施不一定能使各廣播機構使用單一的解碼器,免卻訂戶因訂購不同機構提供的收費電視而添置多部解碼器的苦惱。英國政府更拒絕制定單一的解碼器標準,或強制要求個別解碼服務機構為所有廣播機構提供服務,認為在市場的推動下,解碼器最終會走向標準統一和資源共享的局面。

  另一項技術問題則屬不同廣播網絡之間的匯合問題。英國有線電視的滲透率將接近 80% ,為了確保有線電視觀眾亦能接收地面電視,故《廣播法》過住均要求有線電視必須傳送 (Must Carry Provision) 公營電視節目。雖然新的《廣播法》並沒有要求有線電視必須傳送數碼地面電視的節目,但英國有線電視的牌照費部分早已預定撥作資助公營電視,商營電視回饋公營電視的原則仍貫徹始終。

英國公營電視未來的定位

  英國數碼地面電視的發展,很大程度著眼於維護和拓展公營電視在未來廣播環境的角色。相信隨著該地數碼電視的發展,公營電視勢必重新裝備,與其他媒體一爭長短。當然,數碼電視意味著廣播電視將逐漸過渡到收費模式,或許公營廣播的傳統哲學和理念將受到公眾的質疑。

  反觀本港的情況,港府雖在諮詢文件中提出發展數碼電視,但對上述因引入數碼電視而帶來的種種問題,似乎未有完整的答案。諮詢文件不單未有觸及解碼服務的問題;在要求有線電視開放其網絡同時,卻回避了「必須傳送」的問題;對本港公營廣播的前景及港台的角色亦完全忽略,相信是最令人婉惜的地方。至於本港公營電視能否把握數碼電視發展所帶來的機遇,以及遇上英國公營電視數碼化經歷的問題,似乎在現階段是較遙遠的問題了。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從數據看香港電視變化

李敬華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