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窗框真的好看過電視框?

2015-02-17

  踏入後佔中時期,電視也進入了新紀元。一場雨傘運動過後,彷彿看甚麼也不一樣,電視框裡面的香港,跟電視框外面的香港明顯是兩個世界。 電視框內是看似熟悉的角色和橋段,告訴你香港沒有變;電視框外是一幕又一幕沒有預設角色和橋段的街頭騷,卻依然有人每晚駐足觀看,告訴你香港從此不一樣。

  觀眾觀賞戲劇節目的口味也在改變中,過去未敢觸及的題材如政治和中港矛盾,獲網民熱烈追捧。另一邊廂的大氣電波電視,有幾十萬觀眾不知所不蹤,彷彿播甚麼也不會回來。 難道看窗框真的好看過電視框?


電視劇風光不再

  免費電視賴以生存的連續劇是重災區,過去電視劇是香港電視台的亮點,如今似乎風光不再。難道拍了幾十年電視劇,積存了豐富經驗,會被亞洲其他地區比下去嗎? 作為觀眾和創作人,最先感受到的是要開拓新的題材了。警匪劇過去一直是收視保證,但隨著年年開、季季拍,橋段難以再新鮮,觀眾看膩了不足為奇。變通辦法是題材舊但有新賣點。例如臥底是舊橋,尋找六個失蹤的臥底說不定有新的看頭。

  為何本地電視劇難有創新的題材和話題呢? 歸究原因有三,一是電視台穩守現有市場,創新意味會有風險;二是發掘新東西所費需時,與現時已運作多年的生產模式講求效率相抵觸;三是節約資源,當其他行業投放在research和development的資源不少,電視台在這方面仍不算很重視;更有四是試過開拓新題材但反應不理想,就此打住了。

  連續劇除了題材,製作風格也因循過去的手法太多了,拍甚麼已有一套既定模式和慣性,久而久之,成了法典。 大的不說,作為觀眾,就經常看到角色從外面回來,總會對屋內的人說一句: 「我返嚟喇!」又例如分明角色看見友人在面前,都要補說一句:「你嚟左呀?」兩句都屬於畫面看得見還重覆用對白交代,一場下來,其實有好幾句對白是不用說的,沒有擅用畫面去說話,觀眾就有如看廣播劇了。有時類似的多餘對白那怕劇本沒有,導演也會加上去,或演員亦會不自覺加上去,這才令人憂心。這種慣性手法,彷彿在編、導、演身上植了根,成了我們本土電視劇的特色。

  談到擅用畫面,不能不提有些場面永遠拍不好,大部份是牽涉群眾,例如記者的追訪場面或示威遊行等等。就說記者追訪吧,一般是五、六個演員(或臨時演員) 有秩序地向目標人物衝過去,可是演員除了有咪有錄音機和紙筆在手,造型都不太像記者,發問時亦不夠七咀八舌,現場情況亦不夠混亂。以逼真和寫實見稱的麥當雄,當年監製《鱷魚淚》,用上的是真記者。英、美的電視劇,在處理相關的場面時不見有問題,是他們較專業,還是每天已活在這些場面中? 其實只要稍留意平日的新聞片,也提供了不少活生生的場面和例子。拍好這些經常會出現的場面,是編導應有的基本功。

  除了一窩蜂的群戲難拍得好,另一個考驗是處理小童的戲。要年紀小小的演員說一大堆對白,生硬又不好看。不曉得是否香港教育強調小朋友要聽話和服從,導致螢幕上的孩子都像應聲蟲。幾年前一個拿了大獎的藥房廣告,主角是個五、六歲的女童,對白簡單直接,盡顯女童天真、人細鬼大、有個性的一面。同樣的課題,不求變通,十年如一日的話,就只會愈拍愈爛。


培育新一代的電視接班人

  要製作水平提升,編導的培訓不可缺。大概基於開源節流,電視台已鮮有開辦相關的訓練班。如今初入職的助導都是邊學邊做,好運的話老細(編導) 會教你一兩招,否則便要自己摸索。有當了八年的助導不獲晉升做編導,心灰意冷之下離職。這引發兩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八年也不獲晉升,是公司的問題還是員工本身的問題? 事實上電視台只有三兩家,行頭窄,找工作不容易,肯定是人找工多於工找人,電視台不擔心有工無人做。但做了八年也沒獲賞識,說不定也不是編導的料子。一直有個說法,助導的工作做得好,無助做個好編導。可是,確實有助導四年間便獲升為編導,算是很罕有的了。

  依這情況推算,一般當上編導的平均要有六至七年以上的經驗,可是製作的質素經常未能在節目中反映出來。較早前在網上收看一些已播出的節目,覺得是近年難得的認真製作,一問之下總製作人竟拍了大半,難道大部份編導的能力皆未達水平?

  電視業曾經令香港成為亞洲同業的領頭羊,今天卻被鄰近國家趕上了。造成香港免費電視市場今天這個局面,原因很多,投資者和領導層缺乏遠見(例如解散戲劇組、一窩蜂製作同一題材的節目)、政府政策失當 (例如香港電視不獲發牌、電視台連續欠交牌費兩年仍獲准繼續經營) 、市場缺乏競爭等等。

  但業內的幕後人才出現嚴重斷層更應令人關注。如何培育新一代的電視接班人是當務之急,可是誰願意負起這個責任呢? 現實是市場上僧多粥少,有經驗的尚且找不到工作,電視台不認為有需要花錢培育新人。再看當今大學的電視課程,比較有系統的是與新聞相關的科目,新聞以外的只有零散的兩三科電視課程意思意思,難以全面,莫說讓學生主修電視了,副修也談不上。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市民透過電視接收資訊和娛樂,但電視作為一個學科,在大學並無得到應有的重視。有教授甚至認為學好電影便會懂得電視!

  當年電視台為電影業培養了不少人才,今天電視台需要人才,可以往哪裡找?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是市場太小還是競爭太少

李敬華
2019-06-06

從數據看香港電視變化

李敬華
2018-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