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世界電子傳媒論壇」後記

2008-02-14
第三屆世界電子傳媒論壇於吉隆坡召開。
  從乍暖還寒的香港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不過三個多小時,迎面而來一陣暖風,與室內強勁的冷氣形成強烈對比。一連兩天的第三屆世界電子傳媒論壇(World Electronic Media Forum)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在吉隆坡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場地冷冰冰,可幸討論熱烘烘。

  世界電子傳媒論壇為世界廣播聯盟(World Broadcasting Union,簡稱WBU)的活動,過往兩屆分別在歐洲的日內瓦以及北非的突尼西亞舉行,今屆移師亞洲,於是由總部在吉隆坡的亞太廣播聯盟(ABU),聯同亞太廣播發展機構(AIBD)以及亞洲媒介信息與傳播中心(AMIC)攜手合辦。雖然在亞洲區舉辦,但是論題廣泛,講者來自世界各地,台上與台下的交流也很熱烈。

科技將世界拉近
  科技進步,為傳統媒介帶來不少衝擊,近年,傳媒紛紛引入社交網絡(social media),例如:Facebook、博客(Blog)、網上討論區等,將過往單向式的傳播模式轉為互動式,觀眾和聽眾甚至可以透過新媒體提供資料,自己做記者。英國廣播公司世界頻道(BBC World)新聞部的主管Richard Porter,分享了科技如何將全世界拉近。他認為現時BBC製作的新聞比從前更面向世界,「保持中立,不偏不倚」仍然是BBC World的第一大守則。但此言一出,即引來南亞裔與會者的質詢,指早前 BBC World 用 Burma 而非執政緬甸政府採用的官方用語Myanmar來報導早前緬甸的政變事件,似乎不太符合「中立、不偏不倚」的原則。Porter的回應是,英國人習慣使用Burma,如果本土的BBC網站用Burma這個字眼,而面向世界的BBC World網站用Myanmar,似乎不太統一。

  科技日新月異,無論財力豐厚或者發展中地區的傳媒,都在拚命追逐高新科技,這條提問令我反思:為了接觸世界各地更多的受眾,媒體提升工作的硬件,利用科技擴展領域,正因如此,內容的編採更要小心謹慎,考慮清楚,理據充足,才不會成為只顧量不重質的新聞媒體。

拯救珍貴歷史片段
  多得科技的進步,媒體的接觸面更廣,同時,很多以前佔用大量空間的紀錄載體,例如:影碟、影帶,所載的內容經過數碼化後,便可存放在一個相對細小的空間。可是,數碼化需要大量金錢,不是每個傳媒機構可以負擔,很多珍貴的歷史片段或會因此而白白流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估計,如果不再行動,到了二零一五年,全球百份之八十,約兩億小時的電視和電台紀錄將會消失,這些原本可以流傳下來,讓下一代瞭解上一代的文化、人物、音樂、藝術的寶貴片段一旦失去,將會是永久消失。現在可以做甚麼呢?

  論壇第三節的討論以「Lost to the world ?」為題,選擇問號而不是句號作為結尾,意思明顯不過,這條問題的答案孰是孰非,就要看今天是否已開始行動,致力令各地的影視紀錄不會消失。早兩年在北非突尼西亞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電子傳媒論壇曾經討論過「拯救」方案,隨即有一小組成立,研究應該採取甚麼行動使歷史片段不會消失。小組成員分秒必爭,兩年後的今天,在吉隆坡的會場,匯報了研究結果以及建議行動。除了訪問了不同的媒體,鎖定重點保留的影視紀錄,還成立了一個網站www.archivesatrisk.org。

  登入這個網站,大家可以看到部份媒體提供的珍貴片段,例如:英國廣播公司提供了柏林圍牆倒下的片段;克羅地亞的電視台貢獻了一段已失傳民族舞的錄影片段;法國國立視聽中心(INA)則捐贈了小雲雀歌后Edith Piaf於一九五四年獻唱的片段。小組現正鼓勵一些沒有能力將影視紀錄數碼化的傳媒機構,將一些珍貴的片段寄給他們,如果值得保留,小組將會努力尋找贊助商,將片段數碼化,存放在網站,流傳下去。小組要和時間競賽,在紀錄載體未被戰爭、天然災害等破壞前,將它們「拯救」。會議現場,小組成員亦邀請了與會者參與這極具意義的「拯救」行動,貢獻一些珍貴的片段,積少成多,令歷史不至於成空白。

致力收窄資訊鴻溝
  會議踏入第二日,三位講者分別從不同角度詮釋accessibility,一些落後地區的人如何接觸資訊呢?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城市人一旦與互聯網連接上,有取之不盡的資訊,但是落後地區的人如何連接上互聯網呢?五年前開展的OLPC(One Laptop per Child)計劃正進入關鍵時刻,參與其中的拉丁美洲電視組織(Organizacion de la Television Iberoamericana)技術委員會主席 Cesar Gerbasi指出,中國蘇州常熟市的工廠已經開始生產這些小型的桌上電腦,每部成本為美金一百八十八元,而烏拉圭政府早已落了第一張訂單,共買了十萬部這些小型電腦,分派給當地的小朋友,讓他們都有機會接觸互聯網多姿多采的世界。

  另一邊廂,歐洲廣播聯盟的技術主管David Wood邀請現場與會者閉上眼睛,用聽覺來聆聽一段影片,從而瞭解當中的內容。這個小小的實驗說明了視像媒體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失明人士,缺乏足夠的旁述,失明人士實在難以瞭解電視內容;後來,片段多加了一些旁述,情況大大改善。或許你會認為電視媒體根本就不是服務失明人士,但是accessibility應該是人人平等的,事實上,只要稍為注意,一些小改變也足以造成天淵之別。

  落後地區的人、弱勢社群未能平等地接觸資訊,年齡大小又會否影響accessibility呢?日本放送協會(NHK)的 Dr. Takayuki Ito 貫徹了日本人的創造力,協助年長人士更方便地接觸資訊。NHK將協助長者搜尋喜愛電視節目的程式人性化,創造了一個名為TV Agent的卡通人物,需要作搜尋的時候,TV Agent便會出現在電視螢幕的左下角,與一幕之隔的長者「對話」。數碼化後,電視頻道大量增加,未能掌握最新科技的長者們,有了TV Agent的協助,可以從茫茫「頻道」海之中找到自己的喜愛。此外,長者的聽覺退化,很多針對長者的節目,主持人說話時都會刻意慢一點,但是,這是否窒礙了長者收看其他節目呢?正因為製作人員相信accessibility是不分年紀的,所以NHK研製了自動調慢語音的裝置,讓長者們慢慢地聆聽,欣賞喜愛的電視節目。

  作為世界電子傳媒交流的一個平台,世界電子傳媒論壇讓西方與「非主流」的媒體工作者對話、展示科技如何改變電子媒體的運作、帶出各地致力收窄技術與資訊鴻溝的成果。第四屆世界電子傳媒論壇預計兩年後在拉丁美洲舉辦,相信到時將有更多來自「非主流」傳媒的聲音,引發更深層次的討論。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