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宣部新聞局局長的一篇文章

2009-10-15
中國大陸的新聞傳播有六大制高點。
  自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二零零八年六月二十日視察《人民日報》、並第一次系統提出他的新聞政策以來,筆者一直關注宣傳管理層的具體闡述。官方新華社主辦的《中國記者》雜誌,在二零零九年九月號刊登八千字長文《佔領制高點|對新形勢下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思考》,作者是中宣部新聞局局長胡孝漢。這是一年多來中共官方對「輿論引導」政策所作的最詳盡論述。

散發火藥味的政策論述
  這是篇奇特的文章,軍事術語俯拾即是。胡孝漢局長開宗明義宣稱:「制高點,原義是指軍事作戰時在某一範圍內可居高觀察敵情和壓制敵人火力的地形、地貌。佔領制高點,就能居高臨下,總攬全局,使自己處在能攻易守的有利局面,就能充分發揮各種武器的作用,加強對周圍較低處敵人的殺傷和控制,往往是戰役勝負的關鍵。」

  他將此概念引申到新聞報導:「佔領制高點,就是在各種輿論交鋒或對抗中,把握輿論形成的總體情況和發展態勢,抓住輿論引導的主攻目標和關鍵環節,在內容、時機、位置、角度等方面搶先佔據優勢,爭取主動,掌控局勢,壓制負面輿論傳播空間,影響和帶動輿論要素朝著有利於我的方向發展,直到完成任務、取得成功。」

  「制高點」的佔領者是誰?是黨。佔領「制高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何?胡孝漢從國內形勢、國際形勢和互聯網發展三個角度展開了論述。他認為國內的改革發展處於關鍵時期,社會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圍繞發展模式和價值觀的爭論時起時伏,意識形態領域滲透與反滲透的鬥爭尖銳複雜,敵對勢力掀起一輪又一輪反華遏華輿論浪潮,國際輿論競爭更趨激烈」。胡孝漢稱此為「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格局,提出要從每一場輿論戰入手,講究謀略和方法,以戰術的主動爭取戰役的勝利,以戰役的勝利推動戰局的轉換,從而實現整體戰略利益。而傳播技術正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他所指的「輿論較量的重要戰場」。

  傳媒研究者注意到胡錦濤重視公眾知情權和傳播親和力,他的新聞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革意味,似從過往的強硬走向柔和。然而胡孝漢的政策闡述卻給人不同的觀感。他對形勢的判斷如此嚴峻,強調中共當前的新聞政策是國內外鬥爭的需要。在他的筆下,新聞報導如同戰爭,媒體如同黨的兵卒,語帶火藥味。

黨媒如何佔領「六大制高點」?
  根據胡孝漢的描述,中國大陸的新聞傳播有「政治」、「道義」、「法理」、「民意」、「議題」、「信息」等六大制高點。如何佔領制高點?作者提出「建立高效的應急機制」、「提供優質的信息內容」、「運用先進技術手段扼守通往制高點的咽喉」、「借助新的話語體系」等策略。

  當局最重視政治制高點。胡孝漢解釋:「佔領政治制高點,就是要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導地位,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達致「高舉一面旗幟」、「堅持一條道路和一個理論體系」(注: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道路、理論體系」)。二零零九年六月,在「六.四」事件二十周年將臨之際,黨媒體連續刊載中宣部組織撰寫的系列文章「六個為什麼」── 論述在中國為什麼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為什麼不能搞資本主義、為什麼不能搞私有化、為什麼不能搞「三權分立」和多黨制等問題,回應社會對於政治改革的議論。胡孝漢認為這是成功的輿論引導,「廓清了各種錯誤觀點,發揮了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作用。」但其實這是中共宣傳工作的一貫做法。在國慶六十周年的輿論控制上,人們再次看到「搶佔政治制高點」的種種舉措。

  一年多來,新聞政策的較大變化,表現在突發事件報導和國際傳播。對突發事件,當局要求黨媒體第一時間發出報導,第一時間作出解釋。胡孝漢稱之為「佔領信息制高點」和「佔領議題制高點」。他提出「先入為主,先聲奪人」,以我為主製造「風源」,把握「風力」,掌控「風向」,「最大限度擠壓負面言論傳播空間」。對引起國際關注的重大事件,當局的確加大了透明度,例如烏魯木齊「七.五」事件。但對八月中旬烏魯木齊「紮針」事件,最初卻進行了封鎖,直到發生群眾抗議。而對抗議事件中香港記者被拘被打事件,則對內地民眾封鎖。換言之,所謂增加透明度,也是有選擇的。在目前的「輿論引導」政策之下,一些社會衝突事件的新聞透明度仍然不高。如六月十七日湖北石首的警民衝突事件、七月二十四日吉林通化通鋼公司的勞資衝突事件,官方的報導是滯後的。

  胡孝漢的文章,提出要佔領「法理制高點」、「道義制高點」、「民意制高點」,語有新意。法理、道義、民意,是內地一些有自由傾向的媒體(如《南方週末》、《南方都市報》)多年來贏得讀者支持的核心要素。一年多來,以人民網、新華網為代表的黨媒體,也開始搶佔這三個制高點。人性人情故事,如今已非禁忌。批評地方,為百姓利益呼籲的報導也時有所見。在非主流媒體的輿論監督空間不斷壓縮時,他們卻擁有特權。最新的例子是,國慶剛過,對負面新聞的控制剛剛鬆動,新華社《半月談》雜誌就刊登批評安徽警方刑訊逼供被拘者,用九十支香煙將一位六旬老人活活熏死的報導。這篇報導,被眾多網站和報刊轉載。

  以精密手段強化管制 中宣部新聞局局長胡孝漢的《佔領制高點──對新形勢下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思考》一文,是對胡錦濤新聞政策的權威解讀。胡溫執政以來,黨內一直有人在研究世界各國政黨對傳媒的運用操控方法。他們的研究,為胡錦濤的新聞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形成了今天被稱為Control 2.0的傳媒控制新思路。從表面看,胡錦濤提出「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尊重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但據胡孝漢的解讀,這項政策的根本出發點還是維護黨和政府的利益。胡孝漢的文章顯示:新聞傳播在當今中共的執政大局中,仍然是黨的宣傳工作的一部分。他把新聞傳播看作國際國內政治鬥爭、意識形態鬥爭的需要。如此,傳媒的公共性必被黨性代替,傳媒的獨立性必遭排斥,非主流媒體將繼續受壓。胡孝漢筆下的新政策充滿實用主義色彩。他描述的新政策對宣傳工作所做的調整,是傳播方法的改進;而新聞管制制度非但沒有變革,還正以更精密的手段強化。他的表述比高層更直截了當,帶著冷戰思維的慣性和階級鬥爭年代的話語痕跡,這種表述,或許更清楚顯示了當前新聞政策的實質。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

警隊與社交媒體

黃子健、馬偉傑
2017-05-08

未有科技局前的日子

莫乃光
2012-11-13

香港網遊產業的數點建議

馮應謙
201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