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人民日報》系列頭條

2020-02-25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代表中共輿論導向。它在2020抗疫中的表現,為這種導向留下了無法塗改的歷史印記。

  習近平2月3日披露,他在1月7日的常委會議上「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求是》雜誌,2020年第4期)。然而檢索1月8日至1月20日《人民日報》上全部1132篇文章,沒有「肺炎」一詞。

  1月21日,習近平對疫情的「重要指示」見報。注意,它刊登在「報眼」,和左側習近平視察軍隊的頭版頭條相比,處於「次重要」位置:

图片包含 文字, 报纸描述已自动生成

  22-25日,4天,《人民日報》沒有一個頭版頭條和抗疫有關,及至26日發佈常委開會消息,關於疫情的新聞終於放到了頭版最重要位置。

图片包含 文字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人民日報》上,報頭下方的頭版頭條歷來是顯示重要性的首要空間。抗疫現已成為最重要的新聞事件。按《人民日報》慣例,中央號令既出,黨報聞風而動。次日頭版頭條,應非抗疫莫屬。但1月27日實際的版面,抗疫又放在「次重要」位置:

图片包含 文字, 报纸描述已自动生成

  1月25日、2月3日、2月12日,中共連開3個關於抗疫的常委會議。形勢空前嚴峻。

  3次常委會的報道都是頭版頭條。習近平關於抗疫的多次指示、講話、視察活動,《人民日報》都在頭版頭條位置報道。但就在這舉國抗疫的同一時段,正如1月27日的版面,有另一類頭版頭條:

图片包含 文字, 报纸描述已自动生成

  這是2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

图片包含 文字, 报纸描述已自动生成

  細看,原來這是冠名「總書記來過我們家」的系列,這個系列,全部安排在頭版頭條位置。它在元月5日第一次見報,20日前的兩周內已出現5次,21日後的一個月,出現了14次,其中2月7日到10日連續4天出現。

  從版面設計角度看,這個系列長得實在醜。每篇都是一個面孔,且又如此密集地推送,彷彿刻意製造讀者的審美疲勞。更重要的是內容缺少新聞性。

  它是一個「回訪」系列,記者回訪了習近平上任後到過的一些家庭(多數在貧困地區),最早的是在2012年底,最近的是在2019年9月。「回訪」是從對舊聞的追蹤中發掘新聞的一種樣式。該系列想發掘的,是總書記曾經到過的家庭,如今都已過上小康生活。

  這是不是新聞?是不是2020年1月-2月中國人民高度關注的新聞?或從《人民日報》的定位說,這是不是9000多萬中國共產黨黨員在這段時間最關心的新聞?

  「總書記來過我們家」系列,顯然策劃已久,其大部分稿件的採寫,疫情爆發前應已完成。我在《病毒肆虐時,黨媒在忙什麼?》一文中分析,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收官之年,歲尾年初要吹響衝鋒號。人民日報的這個系列,是收官之年的慶功之作,要一展「脫貧攻堅」的亮麗成績單。這若干家庭的變化有多大代表性並不重要(這些人家無疑將受到地方政府特別關照,想不致富都難);重要的是「總書記來過」。精心組織這個系列,乃黨媒最大的政治。

  問題在出街的時機,也就是語境。

  從1月25日常委會議之後,《人民日報》上有兩個習近平:一個在親自指揮抗疫;一個在收割小康成果。

  從第一次關於抗疫的常委會議之後,1月底和整個2月,都是疫情極為嚴重、節後復工問題又接踵而來的關鍵時段。大力宣傳抗疫,無疑是《人民日報》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人民日報》是否應該拿出更多的頭版頭條,來報道這個習近平所稱的「頭等大事」?

  且看若干關鍵日期發生的新聞和《人民日報》的版面處理:

  「1.25」常委會議,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該小組在常委會領導下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疫情防控。1月26日,組長李克強主持領導小組會議。這是領導小組的第一次會議,第一時間推出諸多重要決策。如果沒有習近平對抗疫的最新指示、活動等,這條新聞是毋庸置疑的頭版頭條。然而,會議次日(1.27)的《人民日報》,把這條消息放在頭版右側中部。

  下圖是當天《人民日報》頭版和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報、湖北省委機關報《湖北日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頭版的比較。領導小組會議消息以紅圈標出,江蘇、湖北把它放在頭版頭條,上海放在「報眼」,這三地黨報頭版內容全部是抗疫。《人民日報》則我行我素,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綠水青山帶來了金山銀山》,講環保促進脫貧。

图片包含 文字描述已自动生成

  《人民日報》這個版面的處理方式,極不恰當。領導小組是黨中央的抗疫指揮中樞,李克強是在貫徹習近平講話和常委會議精神,領導小組的決策對全國抗疫有最及時最重大的指導意義。這條新聞為什麼不放頭版頭條?

  1月30日,李克強視察中國疾控中心,對查明病毒源頭、加緊疫苗研制、完善診療方案作出多項要求。這些要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民日報》有責任將它安排在最重要位置。但,次日《人民日報》頭版,這條消息仍放在右側中部。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村子變美了 機會增多了》,講改革之初最早搞土地承包的小崗村,如今辦起了「農家樂」。

  2月1日,李克強考察疫情防控國家重點醫療物資保障調度平台。這條消息放在右側。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戈壁灘上走出康莊道》,講一個生態移民家庭,小兒子新買了車,大兒子工資漲到了6000元。

  2月2日,有兩條重要新聞,一是軍隊抽調1400名醫務工作者承擔武漢火神山醫院的醫療救治任務,二是李克強主持領導小組會議,加大醫療防控物資支持力度。次日《人民日報》,前者放在「報眼」,後者又在右側。頭版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挪出窮山窩 致富門路多》。那家的致富門路,是辦了個釀酒作坊。

  2月3日,領導小組第三次開會,部署提高武漢湖北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措施。次日,《人民日報》將此條放在頭版右側,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老區拔窮根 發展有奔頭》,講「總書記關心廁所革命」。

  2月6日,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要求有序做好恢復生產保障供應工作。這條消息在次日《人民日報》頭版的位置和前次一樣。頭版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為美好生活努力打拼》,重點是那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

  2月13日,李克強主持了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部署進一步分類分級有效防控疫情。分類分級,關係到習近平提出的「精准施策」,極其重要,但這條消息,連同經習近平批准,軍隊增派2600名醫護人員增援武漢到消息,分量都比不上「來過我們家」系列的《最實在的獲得感》。這個頭版頭條,講「整村搬遷」。

  春節後,抗疫、復工兩件大事泰山壓頂,領導小組在2月17日、20日召開第七次、第八次會議。會議次日《人民日報》,版面只需複製既往。18日頭版頭條是「來過我們家」系列的《村裡的變化可大了》,文中新聞點,是習近平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提到過那家主人名字。21日頭版頭條是同系列的《路通了 人氣旺了》,該文涉及老百姓健康問題,引用了習近平的話「基本醫保、大病醫保、醫療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貧的重要保障」。百姓健康如此重要,為什麼不把同日的抗疫報道放到頭條?

  這一時段,中國各地黨報的頭版頭條,基本上都是抗疫報道,包括中央決策、本地決策和本報記者自採的新聞。1月27日至2月21日,《北京日報》在頭版頭條刊發了11條自採的抗疫報道。同時段,中央級黨報在頭版頭條刊發的自採抗疫報道,《中國青年報》8篇,《經濟日報》11篇,《光明日報》12篇。《人民日報》也派出強大的採訪隊伍到抗疫前線,1月27日到2月22日,《人民日報》在「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道」欄目和「一線抗疫群英譜」欄目中發表了百餘篇本報記者採寫的報道,然而,卻僅有一篇《衝鋒,這裡就是戰場!》刊登在2月19日頭版頭條位置。

  這就是說,無論是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各種決策、部署,還是本報記者從抗疫一線發回的報道(雖然大部分是讚歌,但許多也是冒著危險採寫),還有1月26日至2月22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卻從未安排在頭條的多篇本報評論員抗疫評論,都不如「總書記來過我們家」重要!

  總理李克強是奉總書記之命指揮抗疫的第一責任人。《人民日報》對他的報道,竟然也受「潛規則」約束。1.25常委會後,李克強26日赴武漢,這是億萬人矚目的新聞事件。27日,《北京日報》旗下的《北京晚報》將這當日發生的大新聞放在頭版頭條,《湖北日報》28日也放了頭版頭條:

图片包含 报纸, 文字, 屏幕截图描述已自动生成

  也就在李克強赴武漢當日,習近平發出抗疫指示,其關鍵內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其實是重複了報紙已報道過的25日常委會精神。但有了它,它就是當仁不讓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而總理的大新聞只能屈居二條,而且他到湖北武漢考察指導,必須強調「受習近平總書記委託」:

图片包含 文字, 报纸描述已自动生成

  1月28日,《湖北日報》因地域原因,可以將李放頭條而將習放「報眼」,《人民日報》和其他省級黨報卻別無選擇。但抗疫緊要關頭,連篇累牘刊出系列頭條「總書記來過我們家」又是怎麼回事?

  從1月到2月,國難當頭,習近平強調「把疫情防控工作當作當前最重要的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這些話,《人民日報》沒有聽見嗎?

  我們知道「黨報姓黨」,對《人民日報》的抗疫報道沒有新聞專業主義期待,不奢望他們做輿論監督、反思問責甚至調查報道。但至少,值此武漢一城血淚、湖北遍地哀鴻、全國警報四起的危難時期,人民日報是不是可以像各省級黨報那樣,把頭版頭條悉數拿出來宣傳抗疫?哪怕是高喊「武漢加油」、宣傳「最美逆行」!

  而他們,抗疫打響後不到一個月裏,竟拿出14個頭版頭條,擠佔十萬火急的抗疫宣傳,讓原本可以暫停,待疫情過後繼續刊登的「來過我們家」系列,按部就班,陸續有來,以輕鬆愉悅的筆調,傳遞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他們把領袖腳印視為神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繪偉人圖。我們無法揣度總編心態,只想說,這張報紙和它背後的體制,病得不輕!

  *附言:文尾也想附錄一條關於《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史料。這是1976年7月30日的報紙:

图片包含 文字, 屏幕截图描述已自动生成

  兩天前,剛剛發生「7.28」唐山大地震,前一日,《人民日報》剛剛發佈地震消息和中央抗震號召。而30日,頭版頭條是一篇批判鄧小平「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長篇報道。報眼是毛語錄:「八億人口,不鬥行嗎?」

  唐山大地震發生前,毛和四人幫正在狠批鄧小平。所以,中共中央在7月28日「號召災區的共產黨員、共青團員、革命幹部、工人、貧下中農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認真學習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階級鬥爭為綱,深入開展批判鄧小平反革命的修正主義路線、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偉大鬥爭,團結起來,向嚴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鬥爭。」

  在中國,政治壓倒一切,包括救萬民於水火的抗災。傳說四人幫所云「不管東震西震,不能沖淡批鄧!」正是這種醜陋政治的寫照。

本文英文版見:http://chinamediaproject.org/2020/02/24/what-ails-the-peoples-daily/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中國傳媒上的「奉勸」

錢鋼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