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議呈現華語電影工業研究新方向

2010-11-12



  由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和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研究所合辦之國際會議「華語電影工業:方法與歷史的新探索」,於2010年10月8日至10月9日成功舉行。是次為期兩天的會議致力呈現華語電影工業的最新研究進展,並探討新的研究方向。主題包括對華語電影工業西化傾向的重新思考、影業首都與區域電影的關係、電影巨頭公司的個案研究、觀眾研究的新方法等。來自香港、大陸、台灣、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二十餘位知名學者在會議上呈現並討論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發現華語電影中的「失蹤者」和「被失蹤者」   
  華語電影歷史研究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復旦大學教授馮筱才就指出,由於種種局限,當下華語電影史中有諸多研究者被忽略的「失蹤者」或避而不談的「被失蹤者」。研究者們重視文本分析,而忽略觀眾研究;重視導演和明星,而忽視其他從業人員;重視上海、香港等主要城市,而忽視小城鎮和鄉村;重視解放前和新時期的電影,而忽略1949-1976年這段特殊時期內的電影等。這些局限成為構建全景華語電影史過程中的巨大障礙,也開始引起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們的關注和反思,事實上,這次會議上的許多成果都在探尋華語電影中的「失蹤者」和「被失蹤者」。   

  如深圳大學的劉輝教授選取了「華影」這一「失蹤者」,由於歷史原因,1937-1945年間日本軍方在中國成立的電影機構「滿映」和「華影」一直未得到深入的研究,甚至一些學者對這些機構能否進入學術研究視野都持激烈的反對態度。而劉輝基於在中國和日本兩地搜集的大量史料,對華影的機構框架進行了富有開創性的研究。   

  台灣輔仁大學的唐維敏教授同樣選取了一個曾被歷史遮蔽的研究課題—戰時重慶電影。他認為戰時重慶國共兩黨旗下電影人在政治影響下的互動,深刻地影響了他們日後的思想、創作乃至命運。探討華語電影發展的延續與斷裂,可以從戰時重慶電影中找到一些有趣的線索。北京電影學院教授楊遠嬰則選取了北京電影製片廠這一獨特個案,對其1949-1966年間的體制構建、創作策略、類型樣式、導演群落、電影行銷等方面進行了細緻的勾勒,揭示了其表現出的「社會主義電影的特徵」。

重探香港影業在華語電影中的位置和特徵   
  在華語電影的跨國流動中,香港影業長期處在重要的樞紐位置。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融會各地電影人、各種語言和文化的樞紐位置深刻形塑了香港影業的多元特徵。而這些特徵正得到學者們越來越多的研究。在這次會議上,就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如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羅卡先生就將目光聚焦於香港電影的通俗娛樂特徵。他細緻梳理了1946-1950年間上海和香港兩地通俗娛樂電影的發展史,比較了通俗娛樂片在兩地不同的政治經濟環境影響下表現出的類型特徵和市場接受情況。他認為比起政府管制自上而下發展出的官方文化藝術,根植於民間、由下而上發展的通俗文化具有更大的活力,這也是香港電影繁榮的重要原因。   

  在香港電影業中,長期並存著多種語言製作的電影,不同的語言及其背後的文化傳統決定了電影不同的接受群體,進而決定了電影不同的製作模式。香港浸會大學博士生吳月華就通過對粵語歌唱喜劇的觀察,探討了粵語電影以「混雜」為特徵的製作模式。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容世誠則聚焦於香港影業中另一獨特片種「夏語片」,這種配以閩南方言的電影,在1950年代曾非常繁榮,其資金大部分來自東南亞的閩南華人商家,拍攝的地點是香港影廠,不少攝製人才來自上海,但影片卻極少在香港本地放映,銷售市場主要針對星馬、泰國和菲律賓的閩南華人族群,形象地說明了香港影業的「跨國性」特徵。而這種特徵也同樣體現在香港浸會大學鍾寶賢教授對邵氏影業公司的研究論文中,她描繪了邵氏影業在1920年代到1950年代間以上海、香港、新加坡三地為基地發展壯大的歷史,從而呈現出華語電影在亞洲市場開疆拓土的過程。

拓展華語電影研究視野與方法   
  在意識形態的束縛和諸如《中國電影發展史》之類經典著述的影響下,關於華語電影的歷史敍述中存在不少成見,有待深入的反思。而這次會議中就出現了不少突破陳見的新觀點。如日本關西大學教授菅原慶乃就用充分的史實有力反駁了1926年7月六合影片營業公司的成立是為了把天一等影片公司排擠出電影市場的一貫說法,還原了它們之間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歷史真相。

  中國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秦喜清深入反思了學者們在研究好萊塢對中國影響時存在的「西方中心論」思維,她從理論和概念上厘清了研究好萊塢電影對中國影響的幾種傾向,並借用柯文(Paul A. Cohen)的「中國中心觀」指出中國電影研究應使用一種「中國視角」來開啟新的面向。加州州立大學聖馬克斯分校蕭知維教授則在某種程度上實踐了「中國視角」。他基於大量的資料和事實,把好萊塢對中國的影響落實好、具體化,指出在中國不同的區域,在鄉村和城市,好萊塢電影的傳播狀況以及中國觀眾接受好萊塢電影的程度是非常不同的,強調了中國本土文化和觀眾的能動性。   

  此外,這次會議中的一些研究也呈現出了新穎的方法論取向,如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陳儒修教授帶領他的學生,採用商學研究中的集中度測量方法,調查並探討了過去20年間台灣電影產業集中度狀況,從一個新角度反映了台灣電影產業的變遷。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的張慧兒博士則借鑒傳播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探討了對數位時代的電影觀眾進行研究的新方法。

合力構建新華語電影研究體系   
  據本次會議組織者香港浸會大學葉月瑜教授介紹,舉辦這次會議的初衷是為各地的學者搭建交流平臺,共同思考華語電影研究的未來。隨著中國在世界的位置越來越重要,華語電影研究也正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呈現出跨學科、多元化的發展態勢,但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充滿了問題和挑戰,如華語電影研究中的諸多「失蹤者」和「被失蹤者」還有待填補,早期華語電影的史料還有待深入挖掘和整理,舊的分析框架還有待突破等,而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各地學者的通力合作。   

  葉教授還提到,這次會議屬於由她牽頭的一項早期中國電影工業大型研究項目的一部分,項目主要致力於從香港、杭州、廣州、天津、重慶等地的地方文獻中挖掘新的電影史料,相關成果將在今後三年內陸續出爐,並將建設一個中國電影工業線上資料庫,與學術界共享研究成果。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