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電影節明年便踏入第四十屆,這個有世界各地影人和影片參與的交流活動,已成了每年一度的影迷焦點,也較為港人熟悉。鮮為人知的是,香港早於1956年,已首次舉辦過一次國際電影展 ── 第三屆東南亞電影展 ( Southeast Asia Film Festival,亦稱東南亞電影節,即現今亞太影展的前身)。當時是城中一大盛事,被報界形容為「香港電影史新一頁」,時任港督葛量洪也親臨主禮。事隔半個多世紀,曾經璀璨的影壇盛會,已被人淡忘。筆者從昔日的報章報導,尋回香港這段久違了的歷史,以及星光背後的點滴風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洲各國的電影業逐漸興旺,日本大映公司董事長永田雅一為開拓東南亞市場和促進電影業發展,1953年邀請邵逸夫、陸運濤等聯手創辦「東南亞電影製片人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員來自日本、台灣、香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共七個國家或地區的影業人士。由1954年起,每年輪流在各會員地區舉行競賽型的東南亞電影展。
首屆在日本東京舉行,香港邵氏公司出品,李麗華主演的《勾魂艷曲》獲歌唱特別獎。第二屆在新加坡舉行,年僅八歲的蕭芳芳憑邵氏公司出品的《梅姑》,奪得最佳女童星獎(另有最佳男童星獎);而邵氏另一部影片,由尤敏、趙雷主演的《人鬼戀》則獲到最佳美術獎。
到了1956年的第三屆,定於6月12至16日在香港舉行。當時協會已多了新成員澳門。這屆的執委會主席,並非戰前已立足香港的邵氏公司負責人,而是正準備在香港影壇大展拳腳的星洲電影界強人陸運濤。他在影展前的記者會上宣佈,此屆共有三十四部電影參展,包括廿四部劇情片,十部紀錄片,經評審推薦的廿多部影片,包括五部非參展的歐洲電影(稱為客串電影),影展期間安排在皇后及平安兩間戲院公映。
這屆參展的香港電影原本有三部,分別是亞洲影業公司出品,葛蘭、陳燕燕主演的《長巷》、國際電影公司出品,葛蘭、王豪主演的《驚魂記》,及國泰公司出品,李麗華、嚴俊主演的《娘惹與峇峇》。但《娘惹與峇峇》在影展揭幕前夕突然退出,原因則成了羅生門。
身兼該片導演和演員的嚴俊對記者表示,是為了抗議協會會長永田雅一發表侮辱香港電影工作者的言論。因他抵港後,曾公開批評「香港製片人不肯花錢,製作不夠水準,許多天才都給糟蹋。」雖然永田雅一其後道歉,說是翻譯上的錯誤,大會亦接受了他的解釋,但嚴俊認為要維護香港電影人的尊嚴,他本人決定不參加這次影展,並獲其未婚妻李麗華的支持。恰巧的是,影展開幕當日,即六月十二日,正是二人訂婚的日子,他們白天在家中由神父主持訂婚儀式,夜間設宴款待親朋,搶了影展的一些風頭。
但大會對退展一事則有另一版本,指稱因為《娘惹與峇峇》還沒有完成配樂,未能在截止期前遞交拷貝,又說除了此片,尚有三部其他成員國的電影退出,這是影展常有的情況。對於嚴俊的說法,大會以及出品《娘惹與峇峇》的國泰公司(老闆為陸運濤)都沒有作出回應,說是他的個人言論。
影展揭幕禮傍晚六點在半島酒店舉行,近七百人參加,港督葛量洪伉儷親臨主禮。九時許,大會還在灣仔分域碼頭對開海面,燃放煙花慶祝,極為隆重。葛量洪致詞時,先幽大會一默,說從來不知道日本屬於東南亞,但日本製作很多傑出的電影,「東南亞電影製片人協會」將日本包括在內,是明智之舉。
影展的改名風波
不知是否受了港督的啟發,協會在開幕禮翌日上午舉行的會員大會,議決由下屆起,改名為亞洲電影展(Asia Film Festival)。大會解釋是因為已通過接納南韓為新會員,又邀請了越南和緬甸參加,組織不斷擴大,應改用更適合的名稱。另外,印尼代表在會員大會上投訴,指其中一部客串電影:意大利的《迷失的大洲》,傷害了印尼人民的感情,要求禁映。但大會以事出倉卒,為免影響戲院的安排,只同意發出聲明,表明放映該片非大會所願。
同一天下午,葛量洪在港督府舉行盛大的園遊會招待與會嘉賓和影星。香港除了國語電影工作者,廿多名主要來自中聯影業公司的粵語電影工作者亦獲邀參加,包括吳楚帆、張瑛、張活游、白燕、紫羅蓮、周坤玲、秦劍、李晨風等。
吳楚帆在席間向記者表達不滿,指大會不准粵語片參加是不公平。他去年(1955年)曾申請明華影業公司創業作、他主演的粵語片《人道》參展,但不獲接納。今屆,他以國際影片公司出品、他主演的粵語片《斷鴻零雁記》參展,又被拒絕。他質疑大會的參展標準,並批評影展限制太多。
當時被視為「左派」的三家香港電影公司:長城、鳳凰和新聯並沒有作品或代表獲邀參與影展的活動。「左派」報章只在影展開幕和閉幕當日,作了簡短報導,不如其他報章的圖文並茂。
影展最後一天的頒獎禮亦在半島酒店舉行,大會分劇情片和紀錄片兩組共頒十九個獎項(臨時增加了一個獎項),其中劇情片的幾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攝影、錄音、男童星,由菲律賓與日本兩國的電影瓜分,香港只得《長巷》獲得最佳劇本獎,劇本出自羅臻手筆,改编自女作家沙千夢的同名小說。
這次影展的風波到了頒獎之夜還掀起另一高潮,採訪當晚活動的中外記者投訴大會安排失當,拍攝的位置遠離頒獎台,交涉不果後,大批記者集體離場抗議,翌日報界亦刊登了批評文章。有評論支持吳楚帆的觀點,認為粵語片才是香港的主流電影,在東南亞也有廣大市場,應接納粵語片參展;有的指出今屆獲獎的最佳男、女主角、導演和童星,都沒有出席頒獎禮,質疑影展不受成員重視。更有揶揄大會三年來都擺了地理大烏龍,由東北亞國家日本出任會長的影展,竟叫作東南亞影展。
自此,「東南亞影展」這名稱不復存在,但屆數沿用,翌年1957年的第四屆亞洲影展又回到日本東京舉行。一直至1983年第廿八屆,開始改為現時所用的名稱:亞洲及太平洋影展(Asia Pacific Film Festival,簡稱亞太影展),成員也進一步增多。
在冷戰時期,這影展曾因政治問題而被部份成員杯葛,及停辦了兩屆。近年亦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而停辦過。或許香港電影業人士早在1956年那次經驗,已體會到舉辦這類影展吃力不討好,也容易捲入政治紛爭,所以自那年起,就沒有再接手舉辦。到了1977年,香港市政局和電影業人士推動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誕生,香港從此有了本土主辦的國際電影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