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分別是:
● Jim Hoagland ─《華盛頓郵報》副總編輯及首席駐外特派員,他亦是兩屆普立玆獎得主。1971年報道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而奪得普立玆國際新聞報道獎,二十年後於1991年,又憑著報章專欄的精闢見解,一針見血地指出觸發波斯灣戰爭及前蘇聯政治動蕩的關鍵,而獲頒普立玆評論獎。
● Jacqui Banaszynski ─ 現任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Knight講座教授(編輯),她在1988年以感人的文字,深入細膩描繪一位農村愛滋病患者的生死歷程而奪得普立玆專題寫作獎。
● Deborah Nelson ─ 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美林新聞學院卡耐基研討會總監,亦是1997年普立玆偵查報道獎得主之一,她的得獎作品深入調查了聯邦政府印第安房屋計劃引致的廣泛腐敗問題,推進了有關改革。
● Amy Goldstein ─《華盛頓郵報》特約撰稿人。2002年獲頒普立玆國內報道獎,她的作品全面報道了美國的反恐戰爭。
● Jerry Kammer─ 現任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移民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他在2006年因為披露前美國眾議員、共和黨人坎寧安的受賄醜聞,使坎寧安最終受到法律懲處,而奪得普立玆國內報道獎。
● Shai Oster─《華爾街日報》駐北京特派員,也是2007年普立玆國際新聞報道獎得主之一,他的得獎作品尖銳地報道了中國經濟起飛同時,帶來的社會不公以及環境污染種種問題。
● Mark Fiore ─ 2010年普立玆評論漫畫獎得主。Mark Fiore先生是首個並非以報章做媒介,而獲得這項殊榮的政治動畫家。他在動畫作品顯現出的超凡智慧、充份的資料搜集以及一針見血點出複雜問題的能力,為這一新興評論模式奠下高水平台階。
工作坊由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美國駐香港總領事楊甦棣、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王英偉、校長陳新滋以及《信報》總編輯陳景祥主禮下,舉行開幕儀式。緊接其後七位普立玆新聞獎得主一同參與公開論壇,以「新舊接軌:新媒體時代下恪守傳統價值」為題,與在場師生及業界人士進行熱烈討論。
新舊接軌:新媒體時代下恪守傳統價值
隨著時代改變,網絡興起,新媒體相繼出現,新聞採訪報道方式發生變化的同時,亦對傳統新聞價值起著衝擊。有人擔心一些新聞原則會受到挑戰,但亦有相反意見認為衝擊有助推動新聞業界向前發展。
有參與論壇的內地學生提出憂慮,擔心新媒體出現會令越來越多人放棄相信主流媒體。本身為《華爾街日報》駐北京特派員的Shai Oster,有多年在中國內地採訪的經驗,他認為越來越多人質疑或不相信內地主流傳媒,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證明了民眾開始尋求其它資訊去引證真相」。他舉例指近年內地的網絡紅人洪晃以及80後作家韓寒,經常在網上發表文章、透過博客公開討論觀點,他們的言論在內地網民群體中極受歡迎,影響力並不遜於、甚至更超越主流媒體。Shai Oster認為這顯示中國政府就算試圖操控互聯網,民間力量以至新聞業界依然有辦法找到缺口,追尋事實真相。
Jacqui Banaszynski認為內地主流媒體,例如中央電視台,與美國主流媒體明顯有所不同,她指出內地不少官方主流媒體,經常由政府角度出發,帶著政治宣傳的既定目的發佈新聞,「二十多年前,或許問題不大,因為資訊尚未廣泛流通,但二十多年後的今日,民眾能夠在網上發現更多尋求真相的渠道,即使某程度上仍然受到限制,但是已明顯跟以往有所不同」
不過,身為記者對於博客以至各類社交網站的資訊,能否全然盡信?Jerry Kammer則有所保留。他認為記者的職責是尋根究柢,同時要兼顧中立,博客和社交網站往往都帶有個人意見和強烈的立場,與建基於中立、平衡和客觀的傳統新聞報道原則,似乎有違背之處。
正如政務司司長唐英年開幕致詞時說,現今世界人與人緊密聯繫,記者與公眾之間的界線日益模糊,公眾不但能夠由互聯網獲取新聞資訊,更可以發表個人看法。他相信快速崛起的新興媒體,會為記者帶來機遇和挑戰,但隨之而來的消費主導因素增加,亦會把新聞業界帶進兩難的困局。
記者天職在於求真
除了論壇之外,七位普立玆得獎者還分別作了六場公開講座,主題由偵查報道、新聞從業員的道德與角式、駐外記者生活、到新媒體下的新聞業、為政治漫畫注入現代元素等多個方面都有涉及到。
兩屆普立玆獎得主Jim Hoagland,曾經在非洲、中東以至西歐擔任駐外特派員,過去的人生四份一時間都身處外地,超過一半時間專注研究各國外交關係。由駐外記者到寫新聞評論,Jim Hoagland認為紮實的知識基礎是成為好記者的先抉要素。
以嘻笑怒罵的方式、用政治動畫諷刺時弊的Mark Fiore,一枝畫筆就能一矢中的,幽默抵死地揶揄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現任總統奧巴馬、各級官員、以至任何政黨和各項政策。不過,風趣背後其實亦殊不簡單。Mark Fiore每天都要做大量的資料搜集,消化複雜的問題再加以個人的分析,才能轉化成一針見血的漫畫。而將漫畫製作成動畫的過程,亦經常令他廢寢忘餐、工作至通宵達旦。不為人知的背後,還包括承受著許許多多的壓力和風險,Mark Fiore曾經因為諷刺美國極保守派「茶黨」奉行的政治主張,收過不少死亡恐嚇,有茶黨支持者甚至聲言要殺死他。「我也是記者!」Mark Fiore認為雖然自己的創作有別於主流新聞媒體,在諷刺時弊的過程中亦不免會加入個人立場,但他同樣時刻謹記要堅守的記者原則,就是絕對不會無中生有。
擅長調查報道的Deborah Nelson、Jerry Kammer和Amy Goldstein則分別與學生和參加者分享他們追尋新聞線索的點點滴滴。Deborah Nelson曾經因為一則匿名舉報,開展對聯邦政府印第安房屋計劃所引發的社會問題,進行深入調查。不過,由於西雅圖的印第安居民較少,起初編輯對她的選題並不感興趣,全憑她鍥而不捨的精神,最終才能夠完成報道並獲得普立玆獎。她形容從事調查報道的記者,要像偵探一樣,而且多半應該都是潛水愛好者,因為喜歡探究埋藏在最底層、最深處的秘密,習慣追尋問題最根源的人,才會喜歡進行偵查報道。Jerry Kammer亦有類似見解,他憶述當年揭發加州國會議員坎寧安的受賄醜聞,過程相當艱辛,需要翻查和消化大量的檔案,花了以年計的時間,才找到有關的受賄證據,揭露國會議員坎寧安利用職權之便,幫助軍火商獲取美國國防部利潤豐厚的承包合同,終於使其啷噹入獄。
薪火相傳 期待未來業界精英
七天的工作坊在11月8日圓滿結束,由於主要活動都對外開放,各場課堂分享和公開講座都人頭湧湧,許多來自兩岸四地的傳媒專業師生都遠道而來,爭取與幾位美國新聞界優秀代表聚首一堂、互動交流的機會。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設立亞洲區首創之普立玆新聞獎得主工作坊,每年都邀請四至七位普立玆得主到港進行為期一至兩星期的學術交流活動。今年能吸引大批傳媒有志青年主動參與,正如七位普立玆獎得主講者所言,這批未來新一代的傳媒工作者,讓人深切期盼、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