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資訊素養」提升香港競爭力

2013-06-14
  最近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指出,香港的競爭力正在倒退,香港究竟在哪些方面的發展需要急起直追?現時全球各國正邁進知識社會,香港準備好了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過去十年,發展「傳媒資訊素養」(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簡稱MIL),倡議各國培養國民處理資訊的能力,認為「傳媒資訊素養」高的國家才能在知識型經濟中具備競爭力,順利過渡至知識社會。那麼,香港在這方面有甚麼進展?我們的新一代如何在未來的國際舞台上保持優勢?

  面對知識社會的挑戰,香港反應並不見得快速,比起韓國及新加坡,我們相對落後,不過近年我們也意識到有需要改變,除了推行教育改革,上月(五月十一日),教統局家校合作委員會,聯同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與社會研究所,舉辦了「傳媒資訊素養」研究會,向家長、老師及年青人介紹「傳媒資訊素養」的重要性,可以說是「起動的呼喚!」(wake-up call)。香港的教育工作者,亦正式開展香港的「傳媒資訊素養」運動。

  「傳媒資訊素養」是指一組處理資訊的能力,它包括了傳媒素養(media literacy)、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及資訊科技技巧(ICT skills),是傳媒教育的進階課程。一位具備「傳媒資訊素養」的年青人,他應該有能力處理來自不同資訊源的訊息,這些資訊源包括大眾傳媒、互聯網、圖書館、資料庫、博物館等。所以當日研討會的講者,也來自不同的界別,包括學者、老師、傳播界的專業人士、圖書館館長及博物館館長等。除此之外,聯合國教科文組識北京辦事處的傳播及資訊顧問安卓,也來港介紹「傳媒資訊素養」在知識社會中的角色。

資訊力
  踏入廿一世紀,人類社會正在各方面發深刻變化,而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是從工業社會轉型至知識社會,無論是政治、經濟及文化領域均醞釀翻天覆地的範式轉移。我們的下一代將是知識工作者,他們靠腦力勞動及知識創造來謀生,所以「傳媒資訊素養」是他們的基本生存技能。

  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在他的新作《大前研一的趨勢思考》中指出,面對資訊社會,只能靠人才來決勝負。他說日本文科省熱心教導知識,這些知識可以全部存放在用一百日圓就可以買到的晶片裏。他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在工作及生活中遇上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快速找到必要的知識,再根據批判思維,對這些知識進行分析解讀,並多角度思考,引發具創意的構想或解決問題的方案。他堅信培育這類人才,才能令日本在國際企業發揮領導角色。

公平參與知識社會
  大前研一所描述的這種能力,跟「傳媒資訊素養」不謀而合。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應該用太功利主義的眼光來看待「傳媒資訊素養」教育(MIL education),它不是純粹人力資源培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間安卓特別提出,「傳媒資訊素養」教育除了訓練有資訊力的公民,還旨在促進自由、獨立、多元及開放的資訊體制,建立一個平等、包容及共同參與的知識社會。

  其實《第三波》的作者托夫勒曾經指出,在「第三波」的知識社會,人際溝通需要的資訊,比「第一波」的農業社會與「第二波」的工業社會更多。在農業社會,社會結構簡單,人與人之間的思想差距及行為模式分別不大。到了工業社會,大眾傳媒製造「大眾意識」,形成大眾文化,於是社會的人和事的同質性很強。但「第三波」的新社會十分多元化,個人主義極為盛行,不斷的創新令社會各個領域加速變化,故此需要更多的流通資訊去連連繫社會。托夫勒說,當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大,我們就需要更多的情報、資訊、線索去預測行為,如果我們無法對其他人的言行作任何預告,那麼大家就很難生活在一起,社會也難以運作。故此,每個人及每個機構都必須掌握製造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才能好好工作及生活,社會也能更和諧地發展。

  此外,跨越新數碼鴻溝也是「傳媒資訊素養」教育的目標。流動電話的普及令非洲國家的村民也可以上網。但媒體接觸(physical access)的數碼鴻溝問題雖然得到紓緩,但數碼使用鴻溝(digital use divide)的情況愈來愈嚴峻。開展「傳媒資訊素養」教育,是希望讓每一位年青學生都有機會學習處理媒體訊息及資訊,能平等地參與知識社會,公平地進行競爭。安卓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正努力制訂「傳媒資訊素養指標」(MIL Indicators),打算用以評核全球各國民的「傳媒資訊素養」水平,以提醒在這方面落後的國家要投放更多教育資源去培訓國民的資訊力。

  講者在研討會上提出,「傳媒資訊素養」的培訓可分三個部分:(一)尋索資訊(access);(二)認識媒體及解讀媒體(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三)使用媒體及創造知識(communication, use and creation)。

搜尋有道、分析有理
  主動搜索是網絡世代年青人的專長,他們經常使用網路搜尋引擎如Google、Yahoo及百度等找尋資料,不過他們並非對這些搜尋引擎有很深的認識。JDB公司行政總裁蔡寶德指出,搜尋引擎並非完全是免費的,這是一門競爭激烈的大生意。谷歌及雅虎每個關鍵字搜尋結果的前幾個項目,是由相關公司付費,有「廣告」意味,網民別以為放在搜尋結果前端的項目是最相關及最重要的。他說,網民要學習怎樣精明地選擇搜集引擎,可比較它們提供資訊的相關性、綜合性、新鮮度及表達形式。

  在互聯網搜尋資料雖然很方便,但香港太空館館長陳己雄提醒大家,網上的資訊不一定真確,而且雜亂無章,如果不能輸入最恰當的關詞,更會在網上迷失,浪費時間,建議年青人應了解不同資訊平台的優缺點。他介紹博物館是一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實物教育平台,富於強烈的人際互動,是眼到、手到、意到的資訊源,令參觀者更深刻及立體地吸收知識。

  外國調查發現,大部分的學生進行資料搜集時傾向運用互聯網,他們愈來愈少用使用圖書館尋找資料。事實上,如果進行認真的研究調查,圖書館展應當是重要的資訊平台。現時香港各大學圖書館都提供數碼化服務,學生透過上網搜尋資料很方便。香港中央圖書館高級館長趙叠紅也指出,全港77間圖書館均提供網上資源服務,並設有很多資料庫提供專題研習指引,學生應學習怎樣善用公共圖書館,進行終生學習。

  當然,除了學會搜尋,還應學懂分析資訊,分辨資訊的對錯及好壞。在Web2.0時代,天主教石鐘山紀念小學就設計了「我是未來領袖」創意資訊科技教育計劃,提供網上傳媒教育課程,提昇小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及協作能力。

  家庭議會委員李秀恆說,家長也應該進入e世代,學習使用新媒體,透過Facebook、微博、Whatapps等進行親子溝通,並輔導子女如何善用新科技。

善意創作、貢獻社會
  社交媒體如Facebook及微博,不僅是年青人社交的平台,還是他們獲取新聞、媒體訊息及各方意見的渠道,很多家長對子女花過多時間在社交媒體表示憂慮。但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朱順慈表示,家長不應以負面應對心態面對,社交網站是年青人自我表達的平台,可發揮創意,但應輔導年青人了解在上面發表的言論,會到達無法預知的受眾群。

  現時的年青人不僅是傳媒及資訊的消費者,還是傳媒製作人,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兼任講師梁蕙儀認為在培養年青人製作錄像時,應引導他們做建設的創作,她就跟樹仁同學一起製作尋親錄像,結果為一位女士找到親人。

  培養「傳媒資訊素養」有很多途徑,無論為提升香港競爭力抑或培養有質素的香港下一代,學校及家長都應該在這方面起動了!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財經新聞教育模式

宋昭勛、吳靜、趙應春
2016-11-24

數碼媒體Vs人類福祉

李月蓮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