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通訊應變—第二條救命草

2011-04-13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的下午,日本東北仙台縣經歷世紀大地震! 這場九級強烈地震,引發十公尺的海嘯,淹沒農田、房屋、機場,巨浪將汽車,輪船沖走,和引致福島核電廠核泄漏和爆炸,是一場嚴重災難,全球震驚。超過一萬人死亡和萬多人仍然下落不明,相信生還機會很渺茫,財物損失更是天文數字。 從這次天然災難,感受到地震和海嘯的破壞力,日本市民處變不驚,仍有秩序井然,和耐心排隊等候,互相幫助,令全世界敬佩。

脆弱的通訊網絡
  地震發生後,在災區,東京、大阪等地,與我們形影不離的手提電話不通,通訊網絡無法正常使用,與外界失去聯絡。本港資訊科技界一行20多人,包括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 - 方健僑先生,香港零售科技商會會長 - 黎寶茗先生,當時正在東京考察,不幸遇上地震,經歷強烈震盪,飽受煎熬,身處異地,語言不通,通訊中斷,體會通訊網絡的脆弱,更感徬徨無助!

  每逢突發事件,例如:颱風、地震等,通訊網絡(固網及移動電話)會失靈,原因有三:一是電話網絡的設計容量,大約是用戶量的10%,若在任何情況超越這容量的話,網絡就會超出負荷,像公路般塞車而癱瘓,當用量回復正常,系統會自動恢復。二是電力供應中斷,令交換機停止工作,雖然機樓內部有後備電源,但當耗盡後便被迫終止服務。三是傳送訊號的銅線,光纖或微波中轉站被切斷或損壞,訊號無法傳送。任何一個或多個原因,都會令電話系統無法正常運作。

  無論在海外或本地遇上事故時,若發現電話不通,不要瘋狂重覆撥號,這只會令電話網絡更擠塞和耗盡手機電池,應保持慎定,每小時試打一次。智能手機用戶可試用無線上網(WiFi)連接互聯網的社交網站,例如:Facebook、微博等,向親友匯報情況,免他們擔心。這些數據服務是由另一組機器提供,即使話音服務中斷,數據仍有可能正常運作,數據傳輸所佔用的頻寬很小而快,吞吐量很大。今次考察團的團友就是連上數據網絡,善用社交網站向香港親友報平安,並保持聯絡。

  凡有重大事故,所有商業通訊服務(固網電話,移動電話)和政府通訊服務,包括警察、消防、拯救,將不敷應用,萬一儀器損毀,可能要一段時間才能修復,這令信息不能有效傳遞,延誤救援。國際業餘無線電聯盟 (International Amateur Radio Union)有見及此,呼籲全世界三百多萬名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在緊急時,利用業餘無線電通訊器材、技術和通訊常規,在短時間內為有需要機構提供應急通訊服務。

業餘無線電的操作
  業餘電台自20世紀初開始興起,以歐美為先行者。2008年,估計全球總共有大約三百多萬個業餘電台。業餘無線電是一種獨特的嗜好,不限年齡、性別、職業,都可參加。無線電愛好者在工餘時間,自學、研發、分享,以無償形式從事的通訊活動及服務。 經過相關培訓或自修,通過考試及領取牌照,才可開設自己的業餘電台,在准許的頻段內作雙向的無線電通訊,傳遞私人信息。「火腿」(HAM)亦成為業餘電台操作員的別號。

  香港業餘無線電發展沿於英國,有七十多年歷史,在香港,先要考獲業餘無線電證書,向電訊管理局申請相關牌照,才可擁有及操作業餘無線電器材。現有三千個有效牌照,每位持牌人士獲電訊管理局發獨一無二的業餘無線電呼號,以VR2為字首,在香港取得牌照,經簡易程序,可在其他國家操作。有關業餘無線電牌照詳情,可瀏覽http://www.ofta.gov.hk/zh/amateur/main.html

  無線電最神奇的地方是一台小小的發射機和一條天線,千里以外都收聽到。表面看,業餘無線電是一種嗜好,這嗜好極具多元化,令其樂趣無窮,甚至沉迷於其中。當考獲業餘無線電執照後,可合法購買、擁有及操作無線電發射通訊器材,在許可的頻率作本地及遠程通訊。結識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無線電愛好者,分享技術和經驗。利用業餘人造衛星作通訊,或宇航通訊。遠程通訊及競賽,收集QSL卡,收集郵票等等。筆者最沉迷是自己動手設計,製作市面沒有的器材、配件、天線等,詳情可瀏覽http://www.hamfair.net

在緊急時協助應急通訊
  「當其他通訊服務失效,業餘無線電仍然工作」,這是美國業餘無線電聯會(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的口號。這好像令人難以置信?政府及商界有那麼多資源,無可能要其他人幫手,很多事實證明,當有重大事故發生時,每區會動員該區之應急通訊小組,在適當地點,設立電台,業餘無線電在應急通訊是站在最前線,為志願機構提供應急通訊服務。任何災難發生時,頭48小時是最關鍵,應急通訊正正在這關鍵時刻發揮作用,詳情可瀏覽http://www.arrl.org/ares

  大氣電波是珍貴資源,為免互相干擾,國際電訊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把無線電頻譜劃分配給各種服務,例如:廣播、政府服務、航空、船舶、商用等等,其中一些頻段,分配給業餘無線電專用或與其他服務共享,不會影響其他服務。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擁有適當的通訊器材、操作技術及通訊規則,最重要是他們全心全意為社會服務。每年都有應急通訊演練,測試動員能力、協作能力、通訊效果、培訓人員、檢討得失和改進等。

  2008年5月12 日14:28 時,四川發生八級地震,摧毀汶川及多個鄉鎮,約 68,000 人喪生和300,000人受傷。在災區的所有通訊、交通和水電設施都損毀,部分生還者是業餘無線電台操作員,馬上帶備通訊儀器,登山設立通訊據點,成立通訊指揮中心,聯絡各拯救隊伍,協助救災。大約有 2,000 業餘無線電日以繼夜協助救援機構傳遞準確和快速的信息。

  香港應急通訊小組(Amateur Radio Emergency Service) 已於當日15:00時起開始運作,當時參與的組員計有VR2AAW,VR2AJ,VR2GM,VR2PW,VR2UNA, VR2UD, VR2LW…等等業餘同好,於中國無線電運動協會(China Radio Sport Association)的應急通訊頻道進行監聽。

  汶川與成都相距約200公里,由於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這距離是通訊盲區,不能互通,但香港與災區相距1,500公里,收到汶川和成都傳來清晰的訊號,於是進行信息傳遞,發揮應急通訊作用。其中一位成員,更因此獲嘉許。

通訊與數碼技術融合
  傳統業餘無線電是以摩氏電碼和話音來溝通,近這十年,業餘無線電的發展已走向數據化、多元化,加速傳送和拓展應用,例如,利用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技術,傳送彩色圖片;採用RTTY(radioteletype)技術,傳送文本;利用Echolink技術,將手提對講機的話音透過互聯網及3G傳往幾千里外的另一位朋友;利用Winlink技術,透過短波將電子郵件傳往幾千里外的郵箱;APRS(Automatic Position Reporting System)是利用GPS將自己的位置報告,在拯救時非常有用;還有很多很多…。

  所有現今科技暫時未能防止自然災害,每一次災難帶來巨大的人命和財物的損失,我們只可在事發後盡快獲取準確信息,加快搶救,減少損失。香港擁有三千名有牌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和通訊網絡,在緊急時是大派用場,只要政府統籌這群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作為一支應急通訊支援隊伍,在應對特發事故,是非常有用的資源,這是全港市民和政府之福。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數碼廣播 七年之癢

林永君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