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評論寫作》

2011-10-17
書 名:《新聞評論寫作》
作 者:黃天賜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11年

新聞評論靈魂:擺事實˙講真話

  年輕學者黃天賜著《新聞評論著作》,請筆者寫序。閱讀之後,發現本書寫作有特點,特為序加以介紹。

  黃天賜寫本書的特點,在於利用工作坊的方式,將新聞事件整理成個案,然後分成主體新聞,加以分析之後進入思考活動,認識新聞的結構,舉出新聞著作的特點,而帶進新聞評論階段。這種分析和構建方法,恰似拆模型遊戲幫助讀者從形體上認識新聞寫作的特點,這比一般抽象、理論上的寫作方式迴異。

  作者再以新聞寫作與評論寫作的不同,同樣以拆模型方式列舉個案加以分析思考,從而帶入新聞評論的主體。作者寫作的目的是主要分析新聞評論的項目,其中包括新聞評論的類別,評論觸角及思維訓練、新聞評論的結構及要求、新聞評論的題材與角度、新聞評論的陷阱等方面,結合個案。用同樣立體模型式的分析與構建,細緻分析,簡單明瞭,易解易記。

  筆者將以本書第三章評論觸角及思維訓練為例,詳加分析。作者列舉天水圍的社區問題、大埔區校園驗毒試行計劃成效、興建高鐵問題、新高中通識科問題、垃圾堆填區問題、安樂死非刑事化問題等個案,解釋新聞評論中的橫向思維、縱向思維、批判思維等提出評估建議、推論,直到歸納結論,最終解決問題。

  筆者更加欣賞的是第四章新聞評論的結構及要求。作者的第三章提及「言之成理、言之有物」的新聞寫作金句,只有留到第四章才加以議述。作者在這四章多處提到「在一篇評論中,論點是全篇的核心,作者以論點為基點,陳述論據,透過論証的發掘,目的就是說服讀者接受他提出的論點。」「要就一件新聞事件發表評論,首先是要做好資料搜集,了解事件的發展及相關資料,再利用第三章解釋的各種思維方式,思考探討問題:從而定出總論點和分論點。」「就事件作出評論,先要對新聞事件的背景進行探究。」「要論點持之有據,言之成理,需要的是支持客觀証據,也就是論據。論據可分為事實性論據和理論性論據兩種。」「事實性論據包括客觀存在的各種具體事物,可以是事實,事例資料和論據;理論性論據則包括規律和常理,包括定律、公理、名言、諺語等。」

  上引的幾段作者的論述,可以歸結為兩句話:新聞評論必須擺事實、講道理,只要事實確鑿,道理正確,就是一篇好文章,要作到這一點,決不是易事,這裡需要新聞工作者多年的修練、積累豐富知識、廣受各方各面資料,再加上個人持平公正觀點,還得敢言敢說,心中不平則鳴,代抱不平,要具備這些功力,決不是偶然的。

  當今之世,持平、中肯、客觀、獨立的新聞評論家,寥寥可數,見一個少一個,說是道德敗壞,世風日下,也未嘗不可。說是商業化社會、物質利益決定一切,金錢能使鬼推磨,也確是事實。要找幾個堅持新聞操守、事實報導,公正評論的新聞工作者,已是鳳毛麟角了。回想當年筆者擔任編輯主任招聘新聞工作人員時,初見面筆者就問他:你想發達或是成名?他如果回答人生還不是謀三餐,養妻育兒。我馬上就不錄用。當年要求一個新聞工作者要有抱負和奉獻,甘願為新聞事業而犧牲,還可以招來三幾個好手,充實崗位。今日以這種態度對待新進員工,不當你愚蠢那才怪呢!

  筆者看到一些所謂新聞評論員很是可憐。他們文筆華麗,風彩絢爛,煌煌巨論,但不是一邊倒的歌功頌德,捧得天上有地下無;否則就是攻其一點不論其餘,把你全身打倒了還要推倒在地,狠狠踏上一腳。你說事實,他誹謗捏造、吹捧拍馬屁,有時甚至拍到馬荔枝;你說講理,他蠻不講理;你說憑良心,他同你比狗肺。在他的筆下憑他一己之念,可以違背良知,多邪惡就多邪惡,也可以多華麗就多華麗。人啊,怎麼墮落到如此地步!

  黃天賜這部新著,是供新聞學生和初入門的新聞評論作者學習的,書中採用的實證個案不少,主要以個案闡述新聞寫作的問題,無法在理論上盡述有關新聞評論寫作的諸多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筆者乘機在介紹這本書時,試從新聞評論寫作的理論上多說幾句。

  所謂評論,即是議論閱理的文章,即一般所說的論文或論說文,它與其他紀述事實的文章,如新聞寫作,或通過形象反映現實的文藝作品不同,它比較概括抽象,主要通過對客觀事實的分析、發議論、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意見和主張,必須從道理上去說服讀者。而新聞評論是專門就每日發生的新鮮事實或事件立論,新聞性很強,時間性很強,如報刊的社論或社評,評論是文章、短評、編者按語、專欄評論、新聞分析等的總稱。

  因此,新聞評論除上述應具備的兩大核心內容,即提事實、講真話之外,還必須在開始立篇時,打下幾個調查研究的基礎,始能為全文構建堅實、牢固、鮮明、生動的文彩:

  首先,作者平時涉獵要廣泛,無論文史政治、經濟科學,都能樣樣通識、還須博聞廣記。平時積累筆記、稿錄、分析、論斷,在議論過程中隨手撿來,融入論文,水到渠成,倚馬可待,成就佳篇。

  其次,作者要心胸廣大、虛懷若谷,博採眾議,拓以評比,集思廣益,多謀善斷,才能表達真知灼見,不致人云亦云,落入俗套,不鳴即已,一鳴驚人。

  其三,作者要有大視野,有新思維,掌握世界局勢,不拘於地方或局部利益,站得高看得遠、遠瞻高囑,絕不是小器小識,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見識遠調,主見高崇,立論持平,容易為廣大讀者信服。

  其四,有了上述的心懷,才能辨識何者是事實、何者為虛假、黑白真假分明,就不會把造謠生非爛言入文,也不會把誹謗構陷當作事實,被誤導走向歪論假議,實事求是,是評論第一要義。

  其五,有了上述的心懷,才能說出真話,不致昧著良心指鹿為馬,朝三暮四,黑白不明。不要以為,一個人說真話是本能,或天生而成,要說就說,這是錯誤的。說真話的人是有道行的精英,他不知苦練多少晝夜,深讀多少歲月的書,才能修練正果,成為出口成章,倚馬可待,成為一個公平正直、獨立客觀,持平守則的傑出新聞評論員。

  當然,一樣米養百樣人。人各有志,他願意做鬼做獸,那是他的自由。像黃天賜這樣年輕新聞系老師,願意在他的課堂和著作上教青年新聞工作者擺事實、講道理,在空谷沙漠上還在吶喊聲音,已是難能可貴。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