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事」一詞,傳統詞典裡是沒有的,但却是台灣本土人所皆知的詞彙,上谷歌也可查得到。簡單的說,圍即包攬,所謂圍事,原是指社團組織或人士,自動或受邀聚眾在旁壯其聲勢來談判,或解決某事、或商討利益分配,有類香港俗語所說「講數」。在這樣的圍事過程中,圍事份子有的假裝公道,有的趁機擾亂視綫,也有給己方打氣鼓動,對對方叫囂漫諷,總之是「賣威勢」者圍在旁生事;所以,就治安和法律上來講,這是犯法行為,為法治社會所不容許的。
左右政治的企圖心
借用圍事一詞內涵來概括形容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的媒介整體作為的表現,似乎有點「強詞奪意」;但以語在這次選舉前奏曲裡,台灣媒介之有針對性地幫某位候選人「作球」,讓競選對手忙於招架的招數來說,却可能相當貼切。
眾所周知:就台灣媒介的明顯政治立場來說,印刷媒介之中,《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在傳統上是被視為親民黨藍營的,《自由時報》則一向是民進黨綠營大本營;而從香港登陸的一張通俗量報集團,則立場曖昧。該集團於2006年10月下旬,在台北創辦捷運(地鐵)免費版—《爽報》,2011年11月下旬,因為競選激烈,藍綠互摃分明,該報便干脆推出藍綠雙版頭,任君選擇—你站在藍營的一面,就給你藍版;倘若立場偏綠,就給你綠版。這一報兩版互打史無前例的做法,不禁令人想起美國獨立戰爭後,那段近五十年的政黨報紙(party newspaper)泛濫報業黑暗期—報紙黨派分明,只為黨派立場和利益便論,竭力打擊持異見者,甚至不惜攻訐漫罵、造謠誹謗、賄賂收買等無所不用其極。
再就電子媒介而言,影響最大的當然是電視。電視新聞又如何處理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的選舉新聞呢?2011年12月16日台灣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公布其所研究統計之第一階段「電視新聞政黨偏差研究報告」,當中指出,研究數據顯示,自11月21日參選人登記之日起,將近一個月時間,從整體來說,電視新聞肯定馬英九的報導,有106則,肯定蔡英文的,有122則,蔡英文略高於馬英九,然而,批評馬英九的報導,有115則,批評蔡英文的只有74則;也就是說,罵馬英九的報導,相較於罵蔡英文的報導,差不多一倍半之多。
不過,再仔細看一下,在肯定蔡英文的122則新聞中,親綠營的三立有綫電視新聞台就佔了60則,比例近百分之五十,罵馬英九的115則新聞中,也以三立新聞台最多,有64則,比例超過了一半;相對而言,藍營的無綫(中華)電視台(華視),雖則讚揚馬英九則數較蔡英文多(29:19),但顯然比較「保守」。報告同時指出,2011年12月8日至14日這一星期內,台灣九家有綫與無綫電視台,共有320則總統選舉新聞,其中三立和同是綠色的民視,就佔了一半—160則,明顯看得出媒介參與政治「圍事」的企圖心。
民調籠統誤導群眾
媒介在台灣總統選舉新聞中「圍事」手法很多,用民調去「造」聲勢,就是一種高明手段。從民意調查的學理和做法來說,不論是印刷媒介或電子媒介做民意調查,起碼都要指出:受訪民眾多寡,母數多大,每一作答項人數又有多少;而非籠統的指出個百分率便已夠 —因為,1. 光看百分率,便可能誤導閱聽人那個數字上的意義,而有心操作議題者,更可將數字作無窮解釋;2. 憑甚麼資料(如電話簿)來找受訪人名單(即抽樣);而在抽樣的過程中,又是應用統計學上哪一種方法(如隨機抽樣),來選取樣本的;3. 有效問卷(訪問)的回收率有多少等等;以方便閱聽人作出可信與否評量。至於較為專業的「95%信賴水準」和誤差之類名詞和學術解釋,則可稍為「避重就輕」一下,略為帶過,以方便一般閱聽眾理解、閱讀和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不過,在這次台灣2012總統選舉,打從民意調查啟動至2012年元月2日選前民調「封關」—至元月14日投票日前,再不得公布民調數字為止,台灣媒介所做的「民調」,幾乎就只有百分率一項;例如,就參選人支持率而言,總只是說馬英□%,蔡蘇□%,朱林□%,就這樣簡單一個「殘缺」數字,媒介就可以大炒特炒一番,至於說明那一天做的民調,百分比包不包含沒意見或未回答之比率,只是點綴一下而已,只求閱聽眾「你相信我啦」!
再舉個例子說明。2011年12月17日,三個總統候選人舉行第二場政見辯論,有三家有綫電視台全程轉播並進行電話語音即時投票,熒幕上數字,令人怵目驚心。有家親綠的電視台數字,竟然是支持民進黨蔡英文的有十八萬兩千多通;支持國民黨馬英九的三萬三千多通;支持親民黨宋楚瑜的三萬五千多通,這與選舉開始以來,馬蔡兩人民調上落、拉鋸印象,截然落差—蔡從未如此優勢贏過馬英九。不過,辯論後,台灣《聯合報》以及其他媒體民調,馬英九乃然持續略高於蔡英文,且差距亦在誤差範圍內,一如前時大多媒介所做的民調。其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電話即時語音投票,與正式民意調查可說是兩回事的。首先,電話語音投票每通只收費新台幣12元,又可重複投票,投票者可以不停地「投票」;其次,電視台有空間可以「灌票」。曾有政論節目做電話語音投票,主持人才剛把題目講完,投票選項也才剛剛播出,語音投票即大量湧進,令人側目。
媒介工具化成隱憂
台灣有綫電視名嘴政論節目,在選舉中立場各有所擁,亦堪稱一絕;例如,TVBS之《2100(晚上9點)掏新聞》、《新聞夜總會》,中天之《面對選民》,年代之《新聞追追追》,Jet綜合台之《哇新聞挖挖挖》,以及親綠三立台之《大話新聞》與《民視頭家來開講》等等,一大群名嘴隔台(空)針鋒相對,娛樂性十足,但死忠的閱聽眾,還不是信者恆信,不信者就是不相信。
最令媒介專業者擔心的是,媒介自願、或可能有其他目的地「工具化」,為一己政治目的、想法,而蹚政治渾水,搞到要施展汙名化、抹黑(stigma)等手段,去打擊某候選人— 通常的可見行為是:表面上是「踢爆」某件真假難立即辨別的事實,而由另一媒介「接招」,把事情鬧大。
例如,為了節省公帑,今次台灣總統選舉,合併全台灣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痛定思痛,大幅度換血,推出一張漂亮名單,包括兒童福利聯盟、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等負責人,令社會大為讚賞。眼見這份名單能為馬英九選情加分(民調顯示:認為藍名單好的,45%;綠好的,14%),一份通俗週刊,却突然「爆料」,說馬英九於2011年9月10日在嘉義「秘密」與一名大組頭(賭場老大)會晤,並收了該組頭政治獻金三億元台幣。親綠媒介「冷手執個熱煎堆」之餘,便大作文章,連番攻擊,死口咬定實有其事不放。而果不出數日,國民黨那份質優新立法委員名單優勢聲勢,便呈現消沉之勢,逼得要向法庭提出訴訟,以還馬英九「不沾鍋」清白。
民主自由國家,選舉是必然之事;選舉是眾人之事,布局、傳達這項眾人之事的活動,必得有賴媒介—尤其是大眾媒介鼎力為之;倘若媒介自失其專業立場,只圖政治「起哄」,則選舉必然多缺失。政府、政黨、社會和人民都將蒙受巨大損失,台灣媒介在今次總統選舉中,圍事態勢表現,是否是個「負面教材」,似乎頗值得深思則箇。
左右政治的企圖心
借用圍事一詞內涵來概括形容2012年台灣總統選舉的媒介整體作為的表現,似乎有點「強詞奪意」;但以語在這次選舉前奏曲裡,台灣媒介之有針對性地幫某位候選人「作球」,讓競選對手忙於招架的招數來說,却可能相當貼切。
眾所周知:就台灣媒介的明顯政治立場來說,印刷媒介之中,《聯合報》和《中國時報》在傳統上是被視為親民黨藍營的,《自由時報》則一向是民進黨綠營大本營;而從香港登陸的一張通俗量報集團,則立場曖昧。該集團於2006年10月下旬,在台北創辦捷運(地鐵)免費版—《爽報》,2011年11月下旬,因為競選激烈,藍綠互摃分明,該報便干脆推出藍綠雙版頭,任君選擇—你站在藍營的一面,就給你藍版;倘若立場偏綠,就給你綠版。這一報兩版互打史無前例的做法,不禁令人想起美國獨立戰爭後,那段近五十年的政黨報紙(party newspaper)泛濫報業黑暗期—報紙黨派分明,只為黨派立場和利益便論,竭力打擊持異見者,甚至不惜攻訐漫罵、造謠誹謗、賄賂收買等無所不用其極。
再就電子媒介而言,影響最大的當然是電視。電視新聞又如何處理一開始就進入白熱化的選舉新聞呢?2011年12月16日台灣中華傳播管理學會公布其所研究統計之第一階段「電視新聞政黨偏差研究報告」,當中指出,研究數據顯示,自11月21日參選人登記之日起,將近一個月時間,從整體來說,電視新聞肯定馬英九的報導,有106則,肯定蔡英文的,有122則,蔡英文略高於馬英九,然而,批評馬英九的報導,有115則,批評蔡英文的只有74則;也就是說,罵馬英九的報導,相較於罵蔡英文的報導,差不多一倍半之多。
不過,再仔細看一下,在肯定蔡英文的122則新聞中,親綠營的三立有綫電視新聞台就佔了60則,比例近百分之五十,罵馬英九的115則新聞中,也以三立新聞台最多,有64則,比例超過了一半;相對而言,藍營的無綫(中華)電視台(華視),雖則讚揚馬英九則數較蔡英文多(29:19),但顯然比較「保守」。報告同時指出,2011年12月8日至14日這一星期內,台灣九家有綫與無綫電視台,共有320則總統選舉新聞,其中三立和同是綠色的民視,就佔了一半—160則,明顯看得出媒介參與政治「圍事」的企圖心。
民調籠統誤導群眾
媒介在台灣總統選舉新聞中「圍事」手法很多,用民調去「造」聲勢,就是一種高明手段。從民意調查的學理和做法來說,不論是印刷媒介或電子媒介做民意調查,起碼都要指出:受訪民眾多寡,母數多大,每一作答項人數又有多少;而非籠統的指出個百分率便已夠 —因為,1. 光看百分率,便可能誤導閱聽人那個數字上的意義,而有心操作議題者,更可將數字作無窮解釋;2. 憑甚麼資料(如電話簿)來找受訪人名單(即抽樣);而在抽樣的過程中,又是應用統計學上哪一種方法(如隨機抽樣),來選取樣本的;3. 有效問卷(訪問)的回收率有多少等等;以方便閱聽人作出可信與否評量。至於較為專業的「95%信賴水準」和誤差之類名詞和學術解釋,則可稍為「避重就輕」一下,略為帶過,以方便一般閱聽眾理解、閱讀和有興趣繼續看下去。
不過,在這次台灣2012總統選舉,打從民意調查啟動至2012年元月2日選前民調「封關」—至元月14日投票日前,再不得公布民調數字為止,台灣媒介所做的「民調」,幾乎就只有百分率一項;例如,就參選人支持率而言,總只是說馬英□%,蔡蘇□%,朱林□%,就這樣簡單一個「殘缺」數字,媒介就可以大炒特炒一番,至於說明那一天做的民調,百分比包不包含沒意見或未回答之比率,只是點綴一下而已,只求閱聽眾「你相信我啦」!
再舉個例子說明。2011年12月17日,三個總統候選人舉行第二場政見辯論,有三家有綫電視台全程轉播並進行電話語音即時投票,熒幕上數字,令人怵目驚心。有家親綠的電視台數字,竟然是支持民進黨蔡英文的有十八萬兩千多通;支持國民黨馬英九的三萬三千多通;支持親民黨宋楚瑜的三萬五千多通,這與選舉開始以來,馬蔡兩人民調上落、拉鋸印象,截然落差—蔡從未如此優勢贏過馬英九。不過,辯論後,台灣《聯合報》以及其他媒體民調,馬英九乃然持續略高於蔡英文,且差距亦在誤差範圍內,一如前時大多媒介所做的民調。其實,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電話即時語音投票,與正式民意調查可說是兩回事的。首先,電話語音投票每通只收費新台幣12元,又可重複投票,投票者可以不停地「投票」;其次,電視台有空間可以「灌票」。曾有政論節目做電話語音投票,主持人才剛把題目講完,投票選項也才剛剛播出,語音投票即大量湧進,令人側目。
媒介工具化成隱憂
台灣有綫電視名嘴政論節目,在選舉中立場各有所擁,亦堪稱一絕;例如,TVBS之《2100(晚上9點)掏新聞》、《新聞夜總會》,中天之《面對選民》,年代之《新聞追追追》,Jet綜合台之《哇新聞挖挖挖》,以及親綠三立台之《大話新聞》與《民視頭家來開講》等等,一大群名嘴隔台(空)針鋒相對,娛樂性十足,但死忠的閱聽眾,還不是信者恆信,不信者就是不相信。
最令媒介專業者擔心的是,媒介自願、或可能有其他目的地「工具化」,為一己政治目的、想法,而蹚政治渾水,搞到要施展汙名化、抹黑(stigma)等手段,去打擊某候選人— 通常的可見行為是:表面上是「踢爆」某件真假難立即辨別的事實,而由另一媒介「接招」,把事情鬧大。
例如,為了節省公帑,今次台灣總統選舉,合併全台灣不分區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痛定思痛,大幅度換血,推出一張漂亮名單,包括兒童福利聯盟、弱勢病患權益促進會等負責人,令社會大為讚賞。眼見這份名單能為馬英九選情加分(民調顯示:認為藍名單好的,45%;綠好的,14%),一份通俗週刊,却突然「爆料」,說馬英九於2011年9月10日在嘉義「秘密」與一名大組頭(賭場老大)會晤,並收了該組頭政治獻金三億元台幣。親綠媒介「冷手執個熱煎堆」之餘,便大作文章,連番攻擊,死口咬定實有其事不放。而果不出數日,國民黨那份質優新立法委員名單優勢聲勢,便呈現消沉之勢,逼得要向法庭提出訴訟,以還馬英九「不沾鍋」清白。
民主自由國家,選舉是必然之事;選舉是眾人之事,布局、傳達這項眾人之事的活動,必得有賴媒介—尤其是大眾媒介鼎力為之;倘若媒介自失其專業立場,只圖政治「起哄」,則選舉必然多缺失。政府、政黨、社會和人民都將蒙受巨大損失,台灣媒介在今次總統選舉中,圍事態勢表現,是否是個「負面教材」,似乎頗值得深思則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