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香港發生「雨傘運動」,大學生在該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後大學生被一些傳媒賦予政治光環,描繪成「生於亂世,有種責任」、是「民主發展的希望」,但同時被另一些傳媒描述成「亂港分子」、「一國兩制的破壞者」。傳媒除了塑造大學生的政治形象外,也將大學生的社會形象描繪成「自我能力差」、「只顧玩樂」。到底在傳媒眼中的大學生是怎樣的?大學生眼中的自己又是否如傳媒所說的一樣?
本文的目的有二。第一,通過比較五份不同取向的報章,並透過2012年反國教事件、2014年雨傘運動及2016年港大校委會事件,探討報紙在雨傘運動前後報導大學生的轉變。第二,利用問卷調查了解報紙呈現的大學生形象,及與大學生自己眼中的形象是否有差別。
研究方法
我們選擇了五份收費報章,包括親泛民的《蘋果日報》、以財經為主的《經濟日報》、親建制的《星島日報》、傾向中立的《明報》、以及親北京的《文匯報》。本研究只分析與香港大學生有關和非評論式的新聞報導。
研究資料來自慧科電子資料庫,首先將地區設定為香港,並以「大學生」作為搜尋字詞。時間以2014雨傘運動為分界線,擴展至運動的前後兩年,再聚焦至每年的九至十二月。這幾個月除了覆蓋整個佔領中環行動/雨傘運動外,香港各大專院校均於每年這段時間舉行開學禮、結業禮、學生會選舉,因此媒體對大學生的報導較多。我們先抽取與香港大學生有關的報導,其他如「內地大學生來港交流」則不包括,之後再選取含有香港大學生「形象」的新聞。我們將報導內有關大學生形象的字詞分為政治、社會或其他三類,再判斷字詞為褒義或貶義。
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就讀本地大學本科課程、並且能閱讀中文的學生。調查於2018年11月11至25日進行,以問卷形式發送予社交平台WhatsApp的不同群組,以不記名和自願方式回應。七十位回覆的學生來自十一所大學院校。問卷分為開放式和評分式兩部分。前者要求受訪者以五個詞語形容他們作為大學生的身分,和他們眼中的大學生是怎樣。開放型問題不給具體答案選項,受訪者自由作答。在評分式部分,我們從五份報紙常見形容大學生形象的字詞之中,抽取了十三個描述大學生的句子,了解受訪者對大學生形容詞的同意程度。
研究發現
表一至五列出各報對大學生在政治、社會等方面的正面及負面報導情況。在雨傘運動前(即2012-2013年),《蘋果日報》對大學生的政治形象抱正面態度,支持大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報導中不時使用如「熱衷社運」、「生於亂世有種責任」等正面的形容詞,以讚揚大學生勇於為公義發聲。社會形象方面,《蘋果日報》透過現有的社會問題,凸顯大學生的弱勢,例如<收入微薄 住劏房大學生同獲租津>,而且該報正面地描述大學生如何面對問題,如「願意承擔老人問題」及「關心社會」等。
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蘋果日報》繼續保持其支持大學生參與社會運動的鮮明立場,給予大學生正面評價,如「堅定不移,一萬三千學生罷課抗議中央落閘」。社會形象方面,《蘋果日報》的報導多持批判態度來審視大學生的品格操守,如<先使未來錢 碌卡陷入財困>、<27%港大生有性經驗 部分性伴逾10個>。
雨傘運動後(即2015-2016年),《蘋果日報》在大學生政治形象的取態上無明顯轉變,但對大學生政治參與的重視程度卻大幅下降。該報增加了對大學生的社會報導,繼續批評其品格操守及生活技能,如<女友演出逼真虛構禁室培慾 網貼圖文 青年被捕>。《蘋果日報》也關注大學生的知識水平,如批評香港大學生的英文水平低,又報導大學生墜入騙案。
表一:《蘋果日報》對大學生的報導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總數 |
政治 |
正面 |
10 |
5 |
15 |
7 |
4 |
41 |
負面 |
0 |
0 |
0 |
0 |
0 |
0 |
|
社會 |
正面 |
4 |
17 |
2 |
2 |
0 |
25 |
負面 |
1 |
15 |
2 |
7 |
6 |
31 |
|
其他 |
正面 |
0 |
0 |
0 |
0 |
0 |
0 |
負面 |
0 |
0 |
0 |
0 |
1 |
1 |
|
總數 |
|
15 |
37 |
19 |
16 |
11 |
98 |
表二:《明報》對大學生的報導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總數 |
政治 |
正面 |
0 |
7 |
2 |
3 |
0 |
12 |
負面 |
5 |
8 |
2 |
3 |
3 |
21 |
|
社會 |
正面 |
1 |
0 |
0 |
2 |
1 |
4 |
負面 |
0 |
1 |
0 |
3 |
3 |
7 |
|
其他 |
正面 |
0 |
5 |
3 |
1 |
0 |
9 |
負面 |
0 |
4 |
0 |
0 |
2 |
6 |
|
總數 |
|
6 |
25 |
7 |
12 |
9 |
59 |
表三:《經濟日報》對大學生的報導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總數 |
政治 |
正面 |
1 |
0 |
0 |
0 |
0 |
1 |
負面 |
0 |
0 |
1 |
0 |
0 |
1 |
|
社會 |
正面 |
2 |
4 |
1 |
1 |
3 |
11 |
負面 |
3 |
5 |
1 |
2 |
7 |
18 |
|
其他 |
正面 |
0 |
2 |
0 |
2 |
1 |
5 |
負面 |
0 |
2 |
0 |
3 |
2 |
7 |
|
總數 |
|
6 |
13 |
3 |
8 |
13 |
43 |
表四:《星島日報》對大學生的報導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總數 |
政治 |
正面 |
1 |
1 |
1 |
1 |
0 |
4 |
負面 |
0 |
0 |
4 |
2 |
1 |
7 |
|
社會 |
正面 |
5 |
3 |
2 |
5 |
2 |
17 |
負面 |
0 |
4 |
0 |
2 |
1 |
7 |
|
其他 |
正面 |
0 |
13 |
6 |
7 |
0 |
26 |
負面 |
0 |
4 |
1 |
6 |
3 |
14 |
|
總數 |
|
6 |
25 |
14 |
23 |
7 |
75 |
表五:《文匯報》對大學生的報導 |
|||||||
|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總數 |
政治 |
正面 |
2 |
2 |
0 |
0 |
0 |
4 |
負面 |
10 |
2 |
62 |
40 |
24 |
138 |
|
社會 |
正面 |
1 |
8 |
3 |
0 |
1 |
13 |
負面 |
0 |
1 |
1 |
1 |
3 |
6 |
|
其他 |
正面 |
3 |
2 |
0 |
2 |
2 |
9 |
負面 |
4 |
13 |
9 |
9 |
8 |
43 |
|
總數 |
|
20 |
28 |
75 |
52 |
38 |
213 |
雨傘運動前,《明報》甚少形容大學生的政治形象,但有相當數量的相關報導。在社會方面,《明報》集中描述大學生未能回應學業和自立問題,如<有宿生找家傭清潔房間>、<自理三大難題學者籲校方埋身輔導 新制大學生 上莊「要問阿媽」>等。
雨傘運動期間,有關大學生形象的報導大幅增加。政治方面,《明報》對顯示大學生形象趨向小心及中立。一方面形容大學生「政治覺醒」、「是推動民主發展的重要力量」,另方面又藉專訪大學生故事帶出佔領學生的反應過激,未有思量清楚。社會方面,報導相對減少,且趨向正面,如<中大癱瘓生開學 入宿自立盼上莊>,以塑造大學生刻苦耐勞和挑戰逆境。
雨傘運動過後,《明報》描述大學生形象的報導先升後跌。政治方面偏向負面,例如<浸大民主牆粗口解禁 學生會:更暢所欲言 校方:冒犯師生>。社會方面,正、負面的文章數量相約,但描述正面形象的數量主要關於大學生的自發活動,如<中大老鬼划艇征澳門 為白海豚籌款>;負面形象則與大學生未能回應社會挑戰有關,如<談吳克儉生涯規劃自殺論 聖士提反書院校長:不敢苟同>,顯示大學生抗壓力低和輕易放棄。
雨傘運動前兩年,《經濟日報》很少評價大學生政治取態的報導。在大學生社會形象方面,《經濟日報》有較多客觀事實報導,包括大學生畢業後前景、入息中位數、失業數字等,例如<快餐店4元飯盒 大學生也輪購>,但沒有對大學生的能力作有傾向的評價。
雨傘運動時,《經濟日報》增加了大學生參與政治事務的報導,例如香港大學生多次被描述為「主動參加罷課與集會」、「要求自決」。在社會方面,增加了主觀性、批評大學生行徑的內容,例如提及他們「欠上進心」、「不好學」,甚至「太幸福」。
雨傘運動後,《經濟日報》減少了與政治相關的大學生報導,但有較多社會層面上的評價,不少報導是關於「受騙」、「犯事」、「漠視性命」,例如<電話騙案再現 3大學生失25萬>。《經濟日報》在這兩年間的報導集中就業能力和技巧,例如<「內地市場好玩」 港青添機遇>、<換季棄衣高峰 中大設二手店>。它也表達市民對大學生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上的角色定位和期望。該報甚少觸及政治議題,或就個別事件中對大學生的行為作出評價。
雨傘運動前,《星島日報》針對大學生政治形象的報導不多,描述傾向中立甚至稍為正面,例如<中大另類迎生營 思省社責>。社會方面,正面的描寫不少,例如<城大生赴柬埔寨 義助殘障孤兒>、<教院生赴埃塞俄比亞義教>。《星島日報》設有大學版,關於大學生參與比賽、研究或發明的報導數量頗多,因此對大學生的形象描繪多屬正面。
雨傘運動期間,政治形象方面,初期傾向正面,中後期趨向負面。雨傘運動初期的<多所大專生罷課「聲援」>報導各大院校譴責警方使用過度武力對待和平示威的學生,當中並無列入反對意見,可見《星島日報》對大學生政治參與態度傾向同情。到雨傘運動中後期,《星島日報》對大學生批評漸增,例如「沒有理會和尊重其他人」、「不理性」、「沒有建設性」。社會方面,《星島日報》聚焦房屋問題,如<首日申請九成白表 大學生也抽居屋 為個殼博一博 首期靠家人>,也有負面報導如<「舔腳」中大生終判監兩周>。
雨傘運動後,《星島日報》傾向呈現負面的大學生政治形象,例如<李國章痛斥馮敬恩 泄密「人格有問題」 港大校委會會場遭圍堵>。社會方面,仍有正面報導,如<教院夥大馬學生 落區關懷弱勢>、<大專「廉政大使」推廣誠信防貪>。但也有負面的報導如<調查指八九十後 月均瘋狂碌卡八千元>、<大學生講粗口>。
雨傘運動前,《文匯報》形容大學生的正面和負面字眼數量相約,而且描述他們為「懂得明辨是非」、「參與公義事務」、「有同理心」等。政治上,《文匯報》形容大學生參與政治活動為「即興」、「趕潮流」。有關大學生的政治新聞覆蓋率偏低,有報導時也沒有刻意貶低大學生,只是報導事件本身。而社會方面,大多與理財和個人生活行為有關,例如「理財能力差」、「受過度保護」、「不夠獨立」。
雨傘運動期間,有關大學生正面形象的字詞近乎絕跡。《文匯報》明顯表態,對大學生的報導趨向負面,有關政治的字詞數量飆升,如「破壞常規」、「失去紀律」、「不懂尊重」,主要提及他們行為不當。
雨傘運動後,《文匯報》有關大學生正面的字詞數量極少,而負面的字詞雖然比雨傘運動時減少,但依然比雨傘運動前高出數倍。形容大學生的政治字詞上,開始出現「外國勢力」、「港獨」、「仇警」等,有些更為粗俗,如「影衰大學生個朵」和「屙屎都唔識屙」。《文匯報》更為學生政治領袖取外號,稱梁天琦為「毒琦」、梁頌恆和游蕙禎為「青症雙邪」。
縱觀上述報紙的報導情況,可歸納出一些具體模式和變化,詳見表六:
表六:五份報紙對大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描述 |
|||
|
政治 |
社會 |
其他 |
蘋果日報 |
正面,但數量變少 |
描述他們為弱勢,由正面變為負面 |
數量極少 |
明報 |
較多負面 |
很少談及,有正有負 |
變化不大 |
經濟日報 |
極少提及 |
有正有負,負面較多 |
數量不多,有正有負 |
星島日報 |
數量不多,前期較正面,後期負面 |
較多報導,傾向正面 |
前期正面,後期略為負面 |
文匯報 |
由相對中立變為負面,含人身攻擊 |
前期較正面,後期變為負面 |
主要負面 |
問卷調查
在問卷調查中,超過九成的受訪大學生認為社會眼中的大學生形象有轉變。問卷要求認為有轉變的受訪者以1至6分(1分代表「非常負面」,6分代表「非常正面」),評價雨傘運動所導致的大學生身份轉變。所得平均分為3.2,表示在大學生眼中,雨傘運動後他們的形象變得稍微負面。
我們從報紙的報導,整合了十三個常見的大學生身份描述。在問卷調查中,邀請受訪者評價大學生這些陳述。他們以1至5分(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3分代表「一般」,5分代表「非常同意」)來作評價。「標準差」數值愈大,表示受訪者對陳述的認同程度分歧較大。
表七:大學生對十三項描述的評分 |
||
|
平均分 (1-5分) |
標準差 |
1. 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樑 |
3.91 |
0.88 |
2. 大學生關心時事和政治 |
3.87 |
0.80 |
3. 大學生富有創意 |
3.71 |
0.94 |
4. 大學生關懷社會,富有愛心 |
3.51 |
0.85 |
5. 大學生充滿正義感 |
3.40 |
0.94 |
6. 大學生普遍未能適應社會挑戰,例如搵工、置業 |
3.19 |
1.20 |
7. 大學生寧可安於現狀,不願冒險尋求挑戰 |
2.90 |
1.23 |
8. 大學生行為激進,做事不顧後果 |
2.64 |
1.10 |
9. 大學生缺乏理財能力 |
2.63 |
1.04 |
10. 大學生嬌生慣養,受過度保護 |
2.60 |
1.16 |
11. 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 |
2.57 |
1.22 |
12. 大學生的行為及言論分化社會 |
2.49 |
0.94 |
13. 大學生普遍未能適應大學生活轉變 |
2.47 |
0.99 |
從表七可見,本地大學生比較認同一些自我概念,包括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棟樑」、「關心時事和政治」、「富有創意」、「關懷社會,富有愛心」、「充滿正義感」。這些都是偏向讚賞大學生的正面描述,其中甚少關於政治方面。他們不認同一些負面的描述,包括大學生「未能適應大學生活轉變」、「行為及言論分化社會」、「缺乏自主學習」、「嬌生慣養,受過度保護」、「缺乏理財能力」、「行為激進,做事不顧後果」。
從標準差的分數可見,大學生之間對下列陳述有較大分歧:「安於現狀,不願冒險尋求挑戰」、「缺乏自主學習」、「未能適應社會挑戰」、「嬌生慣養,受過度保護」、「大學生行為激進,做事不顧後果」、「缺乏理財能力」。這些陳述都是傾向負面。
問卷也涉及香港的「大學生」身分,被訪者自行列出最多五個詞語,對大學生身分及對他們認識的大學生作出評價。表八將所得結果按照正面和負面的詞語作分類。我們發現,大學生對這兩方面的評價好壞都有,但以正面的形容詞較多。大學生身分形容詞的正、負數目(只計算出現兩次或以上的詞語)分別是89:71,而他們眼中有關大學生形容詞的正、負數目是95:53。
表八:大學生對自我身分及其他大學生的評價 |
||||
|
正面詞語 |
負面詞語 |
||
|
次數 |
形容詞 |
次數 |
形容詞 |
大學生身分 |
16 9 8 5 4 |
自由奔放 快樂 獨立 自主 有批判能力、有思想、充實、有知識、勤奮 |
19 14 6 5 4 3 |
忙碌/chur 頹廢 hea、疲累、迷惘 窮 摺 辛苦 |
眼中的大學生 |
12 6
5 4 |
自由奔放 有責任感、快樂、社會棟樑、獨立 有知識、自主 有思考能力、成熟、勤奮 |
14 6 5 4 |
忙碌/chur 迷惘 衝動 辛苦、hea |
大學生看重個人與生活,如自由奔放、快樂、獨立、忙碌、頹廢、迷惘等,但很少涉及政治議題。他們對自己及其他大學生的評價與報紙的描述很不同,報章較多着眼於大學生參與政治活動。
其實報紙沒有報導大學生的一些特點。在開放式的回應中,我們看見一些沒有在報章出現的形容詞,如忙碌/chur、頹廢、hea、摺。調查的答案中也出現大學潮語如「deadline fighter」、「MK」、「學渣」等。可見紙媒未能完全反映現時大學生的想法和情況,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些潮語很難用中文書面語表達。
結論
近年報紙描述大學生政治形象的篇幅有所增加。在社會形象方面,它們形容大學生的字詞趨向多元。 雨傘運動後,報紙取材範圍不限於大學生如何應對社會問題,他們組織的活動如慈善活動、支持小店、參與海外比賽等,也是報紙關注的範疇。相信此轉變有兩個原因。第一,報紙如何塑造大學生形象,與傳媒機構本身的讀者對象和政治背景有關係。特別是在政治事件時,傳媒本身的政治立場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二,報紙如何塑造大學生形象與社會意識形態也有關係。 傳媒反映了社會的主要意識形態,如果社會對大學生的形象有了定型,傳媒會在報導中反映這些印象。但大學生不一定認同這些在傳媒中的形象,因為傳媒只能反映部分情況,而且傳媒未有提供充足機會讓大學生表達意見。在研究中的五份報章,僅有《星島日報》提供「大學版」讓大學生作分享平台。報業可增加大學生的發聲平台,讓大學生多投稿,社會大眾就可更了解大學生的想法。除了傳統媒體平台外,大學生也可善用網上媒體,來表達自己的意見。
這五年期間的相關大學生的報導數量很多,本文只能選取數份報章在數個月的報導作為樣本,有可能遺漏在其他月份反映的情況。由於問卷調查是在2018年進行,而非於2012至2016年持續去做,因此調查結果不一定能代表在其他年份時的意見。這次問卷調查的樣本數量很少,代表性不足,以後進行類似的研究時應留意及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