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傳媒報導總统選舉看中美台的三角關係

2012-02-14

  普選,這個議題對台灣居民而言並不陌生,但卻是大部份港人所渴望得到的。適逢我們就讀新聞及傳播學系,亦碰巧今年是台灣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讓我們有機會在老師帶領下,採訪選舉過程,並親身了解民主是如何實踐。這次能到台灣採訪總統選舉,是一個相當寶貴的經驗。在香港,「一人一票選特首」的訴求不知何時實現。台灣的經驗,對我們來說確實有一種新鮮感。

  這個台灣大選採訪計劃是於去年十月初確立,並一早預訂了機票及房間。教授們每星期和我們進行各式各樣的訓練,由最基本的選情資料、拍攝和錄影技巧,以至台灣民主化的窺探,皆是反反覆覆的磨練和修正。這些磨練最終確立了一種超越一般新聞報導的視野,用更深層次及更超然的取向來探討台灣的政治。這篇分析文章便是此取向的實踐。

  在台時,我們有幸能訪問淡江大學副教授李大中及南亞技術學院助理教授唐明輝,探討中、美、台三者之關係。他們的見解令我們的目光不再集中在台灣,而是看得更遠,從全球政治的層面了解台灣何去何從。

台灣四大報立場鮮明但乏遠見
  雖然馬英九奉行的的「三不政策」在過去四年獲得兩岸局面穩定的成果,但中、美、台之間的微妙關係仍是亞太地區的重要議題。表面看來,今屆台灣總統大選較以往「冷清」,欠缺台海軍事緊張作配襯,大陸政府反應亦比以往的「文攻武嚇」來得溫和,而美國亦放棄在台灣大選期間,派遣第七艦隊巡航台海的挑釁行為。今回馬英九成功連任,台灣傳媒普遍認為兩岸關係定必走向務實和平。但實際上台灣未來的安全,卻與今後大陸與美國之間的拉拉扯扯關係密不可分,並非如此般理所當然走向台灣自决式平穩。

  在台灣總統大選有了結果後,台灣四大報章對上述議題之報導,均趨向淡化大陸與美國對台的拉拉扯扯關係。在選舉翌日(一月十五日),台灣四大報章對大選之報導幾乎佔據所有新聞版面,大篇幅報導選舉結果、各陣營反應、選舉回顧等,但對選後台灣於兩岸關係或美、中、台三角關係中之變化的報導則相對平淡。以台灣《蘋果日報》為例,其於A20版以「馬任內不太可能訪中 兩岸政策延續『先經後政』」為題,用全版篇幅報導,並以「馬勝選『中美如釋重負』」為題,於版面下方設報導,內容主要引述外國傳媒及學者之言論,道出兩岸經貿在馬連任後會更為強化,區域緊張機率亦會因此而降低。

  此外,立場傾藍的《聯合報》頭條開宗明義:「總統大選 689萬:609萬 馬英九贏了 92共識贏了」,並在A5版以「觀察站」欄目撰寫題為「政經互動穩定 兩岸現有框架 符合美利益」之評論。文章提及:「蔡英文不確定的態度,等於兩岸關係的未爆彈,也喚醒美國對陳水扁執政八年充滿不確定性的恐懼。陳水扁執政八年,讓台灣從民主奇蹟,變成麻煩製造者,台灣海峽成為比朝鮮半島還不穩定的熱區。」文中並指出,蔡英文若當選將會帶來危機,藉此暗示馬英九當選,他的施政會帶來兩岸穩定。

  另一泛藍報章《中國時報》在A22版,以一版報導外國及中國大陸傳媒及學者,以及美國政府及美國政策研究專家的意見,以「兩岸和平」、「維持現狀」等作基調報導,同樣表達了台灣自決性的安定訴求。

  至於泛綠傾向的《自由時報》,則在A12版以半版篇幅集中報導大選後的兩岸與台美關係,引述外媒看法指馬英九勝選「北京滿意華府放心」,附以「馬政府和中國談判籌碼愈來愈少」為題之特稿,解釋台灣的兩岸政策和對美外交將持續走傾向大陸的路線。

  大選翌日《聯合報》的社論認為,馬英九連任「可視為『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獲得『民主程序』的背書」,並認為是次大選決定勝敗的因素是「政策輸贏在兩岸」。我們分析台灣報章的報導,發現有關大報是傾向維持自決現狀與追求安定,但卻忽略民主選舉背後的複雜全球關係,是影響台灣人自決前途的關鍵所在。

新聞媒體欠缺監察和示警功能
  台灣的民主化進程始於80年代中,其本土身份認同亦因此而遞增。陳水扁執政時,其透過落實新的憲法和公民投票去推動台灣的民主化。同時,亦撤銷國家統一委員會以及推行國家統一綱領。這些舉動,都促使台灣居民產生本土身份認同以及對台獨的訴求1。

  儘管實踐民主化增加了台民的自決空間,但中、美、台的三角關係仍非其可決定。美國對兩岸問題,其目的就是一方面保護它在台灣及亞洲的利益,另一方面以民主自由為藉口反對大陸以武力侵台。

  台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及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指,現時馬英九政府與大陸似有默契,而美國奥巴馬政府在兩岸關係中最終目的是從利益出發,維持現狀會令美國從中獲得最大利益,所以在今次選舉前,奥巴馬政府在經濟及區內政治外交上,也要中國的協助。

  台灣南亞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唐明輝則表示,中、美之間的關係暫時不會被破壞,除因兩岸關係能保持和平及穩定外,中國崛起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近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美國需要中國協助。此外,美國在北韓棄核等國際重大問題上,需尋求北京配合。台灣方面,亦會乘著中國經濟起飛之勢,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由此可見,中、美、台的關係於近年會相對穩定,而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亦將逐步提升,但並非沒有暗湧。唐明輝認為,美國仍然會暗中防範中國,而美國仍會在日本、新加坡等地部署軍力,不會輕易放下腳步。

  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前宣佈,調整新一年的軍事策略,並會將軍力投放在亞太地區。唐明輝認為,美國是非常緊張中國海軍的力量增強,所以美國近年,不管是奧巴馬,甚至在小布殊年代時就已經開始有一些部署,美國的軍事力量從過往的中東轉移到亞洲來,尤其是亞太、西太平洋。連日本的軍費也日漸增加,目的也是要牽制中國,可看出美國的目光是重新放到亞太地區,以圍堵中國大陸,牽制中國崛起。

  李大中認為在種種不穩定因素下,台灣居民的自決影響力相對較弱,故「台灣人認為兩岸和平理所當然,其實未必。」傳媒在這不穩定環境中的角色,應當比現時有所調整。李認為「有甚麼樣的社會就有甚麼樣的媒體,媒體是社會的反映」,他批評台灣傳媒「媚俗化」,國民亦要自我檢討。台灣媒體強調新聞的「接近性」,對新聞的「影響性」置於較次要位置,未有努力發掘背後故事及意義,或未有充份利用新聞自由。在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飛彈,「示警」功能尤顯重要,但傳媒偏重讀者「想知道的」,而非他們「需要知道的」。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曾明言:「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美問題。」這句話道出了現時的台灣是客不是主、是「閒」不是「莊」的身份。美國學者 Kennedy (2007) 則隱誨道出一觀點:對美國最抽象的利益而言,維持台灣現狀是相當於獨立2。

  這一趟美國第七艦隊沒有在台灣大選期間遊弋台灣海峽,這是因為近期中美關係良好。倘若美國撤走第七艦隊,中國對台動武,台灣能抵擋嗎?若中國大陸不對台動武,但卻施予台海經濟封銷或禁運,台灣能生存一個、兩個月、三個月?看來,美國第七艦隊政治或中美關係的轉折,才是台灣前途的重要變數。有言,新聞媒體必須發揮監察 (monitor) 及示警 (observe) 功能,我們所分析的幾份台灣大報,看來是略為欠缺發揮「監察」和「示警」功能。

  近期美國戮力拉攏菲律賓及越南等國家,若美國真的要圍堵中國,還需要台灣嗎?台灣的政治民主化能影響中美角力嗎?這一切,台灣的新聞媒體若是仍然以「局內人」的身份來理解及報導,其視野必然是有限。

  若媒體的視野決定了大衆的視野,台灣的一般民衆有終極民主化的視野外,能夠掌握「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美問題」的視野和理解嗎?


1. Gang, Lin (2007), U.S Strategies in Maintaining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ssues & Studies 43(2), 224-225
2. Kennedy, Andrew Bingham (2007), China’s Perceptions of U.S. Intentions toward Taiwan : How Hostile a Hegemon? Asian Survey, 47(.2), 268-287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