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變天:美國報業新趨勢

2012-06-13



  今年五月,香港新聞教育基金舉行兩年一度的外訪,這次再到美國訪問兩周,一行有多位新聞工作者及幾位任教於大學新聞系的老師。我們走訪了三藩市、首都華盛頓及紐約,旨在了解美國總統選舉、中美關係及美國傳媒經營的最新情況。

  媒體方面,我們參觀了的機構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Huffington Post、Atlantic、Politico、《新聞周刊》、Digital First Media、全國公營電台、CBS電台、Fox、NBC等。我們也走訪了一些科技媒體公司如Google、Storify、Adobe、Omnicom等,又到新聞博物館(Neuseum)參觀取經。

  本文有三個焦點。第一是探討在新科技環境衝擊下,美國新聞業出現的一些新意念和現象;其次是著眼社交媒體的發展;第三是了解美國傳媒新近出現的一些經營模式。

新科技下的新意念
  新聞業使用互聯網不足二十年,但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湧現,從而衍生不少新的想法,新聞界的重點也在轉移,以下列出五點供大家參考。

  首先是「鑑賞模式」(curation model)的出現。傳統新聞工作者所做的是採訪、寫作和編輯,把自己取得的新聞資料發放給公眾。現時編輯變成「鑑賞者」(curator),有點像博物館或國書館的主理人,把從不同方面收集而來的資訊加以篩選、整理、評價及發放。分別是這些資訊並非全是自己生產的,而是以擴展方式收集得來,試圖提供全面的經驗和故事,其中評鑑所佔的比重更大。

  為何有這種新模式出現?原因是在網上世界有太多的資訊內容,大家都面臨「資訊超負荷」的境況。例如YouTube每分鐘上載六十小時的影片,全球有八億個用戶,每天有超過二十億次的觀看紀錄。受眾因而需要專業人士幫他們篩選良好的內容,這個責任便落在新一代的新聞工作者身上。

  第二個意念是伙伴關係(partnership)。以前傳媒行業強調競爭,大家在爭奪市場受眾,是個「零和遊戲」格局。現時透過互聯網的帶動,不同公司互相配合,在新環境下發揮互利共贏,打破了很多界限。例如YouTube提供開放平台,與數千間提供內容的公司合作,共享廣告收益。Adobe成為了報刊電子版的發行商,和傳統報業共存共榮。新聞機構內的記者編輯也要和科技同事(technologist)合作,方能令公司暢順運作發展。

  第三個意念是結合(engagement)。傳媒的營運生存之道,在取得利潤之前,先要組織一群受眾,因此「社群建立」是必需的步驟。例如出版《今日美國報》的Gannett集團,旗下有US Community Publishing公司,它主動詢問市民的意見、提供新聞資訊及圖片、分享經驗故事等,目的是提升網絡流量,建立一個自己的網上社區。「區民」不單上網來閱覽,還按鈕(click)、投票、分享以及評論。

  第四個意念是流動通訊為先。數碼科技發展迅速,已經超越桌上電腦範圍,正在進軍流動工具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個人化的輕便設施。不論是傳統的電台及報刊,還是純網上的出版機構,優先發展的首先是流動平台。

  第五個意念是高科技企業文化。Google是這方面的典範,而Huffington Post是新興網上報的典型。這些公司的共同特徵包括:創新、自發、開放、快速、共贏、年輕、非科層結構、高新技術等。它們是知識社會中心的前衛代表機構,以科技結合傳媒及其他相關行業,形成了優勢甚至霸權。

社交媒體作為進化新階段
  從印刷媒體到電子媒介,再到網上世界中的個人瀏覽及媒體平台匯流,媒體的方式 (format)經歷了不同階段的發展。現時新一波是利用社交媒體(social media)作網絡的全方位擴展,將盡量多的人連結在一起。所以有人說整個互聯網其實是一個巨型的社交媒體,也有人說社交媒體是互聯網的延伸。九十年代上網是去瀏覧,零零年代是去搜尋,一零年代則是去發現。

  新聞機構及其他公司希望透過使用社交媒體,可以和大量的受眾分享內容、評鑑內容和討論內容。這樣做可以令新聞界獲得受眾的意見回輸,從而改善內容,吸引更多的人瀏覽參與,及支援營銷部門。社交媒體可吸引別人的關注,建立網絡關係,讓機構自我推廣宣傳,建立一個嶄新的互動社群。

  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互相補充,各有職能。在消息發放的時序上,可以是傳統媒體先行,透過社交媒體進行擴散。也可能是消息先由社交媒體傳出來,再由傳統媒體確認,令受眾相信放心。兩者合作互補,成為了現今的新趨勢。

  報刊、電台、電視都依靠互聯網上的Facebook、Twitter、Tumblr等社交平台來收發訊息,建立聯繫。Facebook現有五億活躍使用者,Twitter也有七千五百萬用户。有統計指現時社交網絡佔去我們上網時間的23%,比去年上升了43%,它的出現令電郵使用率下降,特別是在十多歲的年輕人當中。重要的是這些平台不單提供了科技協助,社交媒體的真諦更是人際溝通,所以有人說社交媒體的重點是sociology而不光是technology。

  以一所小型網絡公司Storify為例,它提供的服務是將社交媒體中找到的各種資訊,結合到傳統新聞故事之中,令原來的故事變得更精彩、全面和吸引。這個平台是雙向和互動的,令世界上所有人都可能變身成為公民記者,集體地講述及改良新聞故事。該公司的一位創辦人說:「Google教我們如何理解網頁,Storify 教我們如何理解所有的社交媒體。」因此Storify不僅提供了資訊溝通的附加值(added value),還創造了商機。

營運模式的多元化
  傳統報業近年讀者人數大降,廣告收益下滑,市民(特別是年輕人)不再買報紙,網上廣告及訂閱收費雖有些幫補,但未能扭轉劣勢。整個行業都在焦急地尋找出路,想過渡到一個有效的新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

  業內最關注的議題相信是如何向網上讀者收費。有人仍然覺得網上資訊應是免費的,但有不少經營者開始認同「額外費用模式」(premium model)。例如《紐約時報》曾於1996年及2005年實行網上收費,但都不成功,他們在近兩年再度嘗試,發現成效不錯。該報的印刷訂戶維持在約八十萬份,純網上訂戶就有四十多萬個,後者沒有明顯影響前者,各類廣告都有增長,網民也願意付費閱讀。可能現時網民都習慣了在iTunes、Amazon等地方付費購物,於是也不抗拒訂閱網上新聞資訊。《紐約時報》負責人表示,要在網上收費,必須令收費規則清楚,要從讀者角度考慮,並管理讀者的期望,方能有機會成功。

  《紐約時報》是全球著名品牌,它有優質的資訊內容,因此近年大力發展外國的雜誌業務。它和外地出版商合作,在不同國家出版該報的科學、旅遊、書籍、新聞、潮流等內容的刊物,風險低又能物盡其用。

  Digital First Media是一家連鎖的公司,下面有近百份報紙及雜誌,及六百個網站。它的經營策略是以數碼網絡為先,盡快把資訊送給讀者,和讀者打成一片,而印刷版是獨立營運。透過各報的內容互換和連繫運作,可以減省成本,建立有利的經濟規模,這也是一種新的營運模式。

  老牌時事雜誌Newsweek在去年與新興網站The Daily Beast合併,成熟讀者再加上年輕網民,傳統新聞配對社交媒體,是個有趣的實驗。合併後公司大減編採人手,依靠名家撰寫專欄和兼職的「超級通訊員」,主攻iPad等數碼平台。它能否闖出新天,值得大家留意。

  Atlantic傳媒公司出版多份雜誌,有印刷版也有網上版,以公司(而非個人)為主要訂閱對象,大力發展網上廣告。他們表示,今年的網上廣告收益已超過印刷廣告收入,後者又沒有因前者而減少。重要的是印刷版和網上版由兩個獨立的隊伍管理,重叠的內容只有兩成。他們總結出來的一個經驗是:「沒有投資便沒有回報」。老闆們不能光是要現在的員工多做一點,卻不投入新的資源人手,結果只會兩面不討好,內容質素下降,又令員工怨聲載道。

  另一份名為Politico的政治雜誌,在首都華盛頓發行,印刷版免費派發,網上版內容更多,而且廣告收費驚人。由美國總統及高層官員,到普羅政治發燒友都每日必看此雜誌,其目標讀者及內容範疇清晰,定位明確,廣告費超高,但有忠實的讀者和捧場的廣告客户。它有員工近百人,營運情況良好,可說是個行之有效的模式。

  傳媒的印刷版和網上版是分是合,網上內容應否或能否收費,社交媒體是大力發展還是小試牛刀,不同市場定位的傳媒可能有不同的需要,各有自己的一套經營模式。重要的是通過不斷實踐,持續總結經驗,去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向和做法。

結語:傳媒要如變型金剛
  上文只能概括地介紹美國之行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感,因篇幅所限未能詳細探討各種現象和因素。美國的經驗也不一定能照搬來香港,因環境不同而效果也會有異。但美國之行確是令我們開了眼界,了解到科技的巨大影響,及傳媒業要面對的各種嚴峻挑戰。

  在四年前的新聞教育基金首個訪美行程中,我們發現當時美國的新聞傳媒正努力打破不同媒體形式之間的阻隔(“break down the silos”),加強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今天形勢已變,主題是如何透過社交媒體以拓展生存空間。美國的一些大型傳媒公司,甚至漸漸變身同時成為廣告公司、物流公司、網上公司、軟件公司,它們把新聞、資訊、娛樂、服務集於一身,以「大而全」為王牌,進軍不同行業,挑戰傳統機構,同時又和別人合作互利,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基於新的社會環境和形勢,新聞業內出現新理念和新做法,科技帶來變天之際,傳媒也要靈活變身求存。香港的同業也不可落後,要回應當前的社會要求,跟上時代步伐,否則金剛也不能保其不敗之身。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ICT Use at Home and Telecommuting Practices in Hong Kong

Louis Leung
Renwen Zhang
2016-07-25

「港漫」與創意工業

馮應謙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