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不是問題核心 – 談互聯網年代傳媒業的真正挑戰

2015-08-07

  有56年歷史的《新報》宣佈停刊; 比《新報》歷史長20年的《成報》就因母公司清盤帶來的資金問題,一度暫停出版;壹傳媒集團亦因為重組業務,停辦旗下有20年歷史的《忽然1周》雜誌,不少人都將問題焦點放於新媒體出現,令傳統「紙媒」無法生存的問題,認為停辦「紙媒」將成為大勢所趨,新媒體是傳媒惟一出路。不過筆者認為,這種想法未有切入問題的核心。

  看看《新報》的例子,除了印製報紙外,她亦開設網站及智能手機app《新報新聞》,Android及蘋果智能裝置iOS的兩個平台均可以下載,換句話說,《新報》並非因為只做「紙媒」而遭淘汰,而是她的「新媒體」平台,同樣未能吸引足夠的受眾注意,找不到可持續的營運模式才要結束。

  互聯網帶來的革命,其實不單在傳媒業發生,我們宜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這個議題。常常聽到有人說:互聯網會取代「X」。有報紙停辦,就說「互聯網會取代報紙」;有互聯網公司向客戶提供貸款,以及網上出現眾籌(crowd funding)平台,就說「互聯網會取代銀行」;在教育方面,大量的免貴線上課程(如MOOC)出現,就會擔心「互聯網取代學校」。


互聯網不能替代專業

  內地互聯網界龍頭之一的騰訊,主席馬化騰有另一種見解。他在《互聯網+》一書中提到,互聯網的出現,不是帶來一個減號,令傳統行業消失;相反互聯網是一個加號,將一種新力量加入已有的傳統行業中。他認為:「各行各業都有很深的產業基礎和專業性,互聯網在很多方面不能替代。」筆者覺得不妨反過來理解馬化騰這句話:一個行業如果產業基礎不穩固,又不夠專業的話,就會比較容易被互聯網取代。由此看出,傳媒業感到互聯網的威脅,反映傳媒的專業性似乎未能獲得廣泛認同。

  過往要經營傳媒的門檻高,令傳媒自身的不足很容易被「掩蓋」。例如要經營報紙,需要大量人力機器的投資。要經營滲透力更廣泛的廣播傳媒,包括電視、電台,除了資金外,更加受限於頻譜及牌照數量,「行外人」要加入市場難上加難。受眾在缺乏可替代的資訊來源下,即使覺得傳媒提供的資料並不完全符合他的要求,也只能「被迫」接受。例如一份報章,讀者覺得需要閱讀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但他亦只能全份購買。另一方面,政府、社會團體以至商界如想向公眾有效散播訊息,亦往往需要透過這些「供應」有限的大眾傳媒機構對外發放。

  不過,互聯網的出現令傳統大眾媒體的中介人角色重要性大減。需要發放資訊的人或機構(sender)很容易就能自行設立互聯網的溝通平台,直接對公眾發放訊息,例如在社交平台Facebook建立專頁,就是越來越普遍的做法。同一時間,受眾(receiver)亦在互聯網上有大量資訊來源,不需要再依靠傳統大眾媒體,例如透過facebook,他們可以跟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想關注的的專頁(page)讚好或追蹤,就可以持續接收該來源發放的訊息。

  筆者隨意選擇了多個持續發放資訊的facebook 專頁,包括了一些傳統的主流媒體及公眾人物,統計了他們專頁的讚好數量,或許可以讓大家更明白所謂傳統媒體中介人角色大減的意義。(請參附圖)


  從圖表可見,不少廣受關注的政治人物專頁,追蹤他們的用戶數已經數以十萬計,比一些傳統媒體的專頁還要多。換言之,這些人物有訊息想發放,過往他們可能需要召開記者會或進行其他媒體活動,吸引傳統媒體追訪及報道,但今天他們透過自己facebook專頁,已經可以將訊息傳送給數以十萬計群眾。同樣,他們的支持者亦寧可透過他的專頁,「原汁原味」閱讀到有關訊息,而不用透過其他傳統媒體「間接」地了解他們的動向。


傳媒中介人角色弱化 

  就以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為例,他與另一名學民成員錢詩文於今年6 月29 日凌晨在大角咀街頭遇襲受傷,他很快就可以透過自己的facebook專頁,向超過20萬用戶發放受傷的相片及交待事件經過,很多傳統主流傳媒亦是透過他的facebook獲知事件,才作出報道。試想想未有互聯網之前,黃之鋒遇到相同事件,他可能要動用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通知傳媒並講解事件,而且他無從掌握傳媒如何報道,甚至報不報道他的遇襲經過。

  除了政治人物之外,不少商業機構亦有設立facebook 專頁,而且讚好的用戶數以萬計,這意味企業要發佈廣告及公告,也未必需要依賴傳統傳媒。

  不過,從受眾的角度看,按道理他們不會單單依靠這些政治人物及企業作為資訊來源,因為這些渠道的資訊的全面性及可靠性成疑。政治人物很可能只會發放與他們政治理念相符的資訊,而商業機構亦只會發放一些他們單方面想客戶知道的消息,鮮有企業會在自己的平台主動披露自己的問題。這也是大眾過往信賴傳統媒體的原因:期望傳媒發揮資訊收門人(gatekeeper)及監察者(watchdog)的作用,為大眾核實資訊,並報道與大眾相關的真實訊息。

  可惜的是,香港傳媒業的公信力過去十多年不斷下跌,受眾似乎看不出傳統媒體的資訊較其他渠道的獨特性。如果傳統傳媒業不能發揮他們獨有的專業角色,如全面、獨立、多元化的報道及相對獨立的資訊,傳統傳媒自然很容易被其他渠道淘汰。近日陸續都有一些標榜「獨立」、「專業」的傳媒平台出現,一些前新聞工作者亦透過眾籌的方式籌辦「專業」新聞平台,可見不少傳媒從業員正希望透過專業羸回受眾的信任。

  不過,受眾的口味變化也是值得大家留意的。受眾獲取資訊有更著重於「娛樂歡笑」,多於「認清事實」的趨勢。最明顯的例子是《蘋果日報》,她的專頁讚好數目超過一百萬,大幅度拋離很多傳媒機構,但同時間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的公信力調查,《蘋果日報》的公信力在過往十多年顯著下跌,由1997年調查的6.24分(第九位),跌至2013年的4.98分(第十七位)。可見讀者一方面對該報消息存疑,但同時又經常閱讀,甚至成為不少人惟一閱讀的媒體。大家收看資訊似乎越來越不計較真偽,但求有趣「過癮」。傳媒提供娛樂無可厚非,亦是她的功能之一,但如果過份強調傳媒的娛樂功能而忽略收門人及監察者的角色,將會是社會一大損失。

  這種發展趨勢,或許是傳媒業的更大挑戰,也值得每一個關心社會的人士反思。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香港學生反修例運動中網絡關係解體的實證調查

宋昭勛、吳靜、胡欣立
2021-01-11

「港漫」與創意工業

馮應謙
2015-07-01

比較香港免費報紙的內容和風格

陳樂怡,李曉茹,李韋瑤,李惠珊,黃嘉盈
蘇鑰機
2015-04-08

報紙手機平台逐漸興起

蘇鑰機
葉菁華
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