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Cinema :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探討台灣「後新電影」

2012-10-12
書 名:《Taiwan Cinema : A Contested Nation on Screen 》
作 者:Guo-Juin HONG
出 版: Palgrave Macmillian
出版日期:2011年

  在2011年初,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獎像頒獎禮上,「還珠格格小燕子」趙薇大讚台灣片《艋舺》很好看。但話說回來,真的曾經有一段日子,很少人談論台灣電影。明顯的轉變,是直至2008年《海角七號》的出現。到2011年尾,《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賽德克‧巴萊》在台灣及香港均受熱捧,台灣電影「確實再起飛了」的說法,逐步被認同。

  台灣藝文界用「後新電影現象」為這兩三年間出現的復興命名,也有人用「後(新)新浪潮」稱呼它。這「後新xx」的名號是基於一度在國際影壇上發放光芒的「台灣新電影」而起的,當中的代表作有《童年往事》和《悲情城市》等。然而,「新電影」叫好不叫座的情況,也說明了「台灣電影」整體作為一個商品品牌,在千禧前後的十多年,其發展上存在的一些問題。

  從學術層面而言,「台灣電影」這品牌代表的卻是電影史籍上的「缺頁貨品」。如果說,台灣電影製作始於日治時期,那麼從起初到八十年代「新電影」的出現,台灣「舊電影」一直倍受忽略。又或者,用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洪國鈞博士的講法,1982年以前的「台灣(舊)電影」在西方出版的電影教科書中,是微不足道的,或被視為銀幕上低水平的娛樂或政治宣傳而已。當然,出身台灣花蓮,而現今正努力於電影學術界的他,並不能對此視而不見。藉著對電影「類型」及美學「風格」的整理,與及對「國族電影」(national cinema)這概念的深思,他為英語世界送來的這本電影史「研究空隙」補白,要說明的,是台灣電影各階段的「新」有何不同,及有什麼社會文化意義。

  《台灣電影》一書,從戰後的作品《黃帝子孫》(1956)、健康寫實主義時期李行導演的《養鴨人家》(1964),到「侯孝賢之前的侯孝賢」—《就是溜溜的她》、《風兒踢踏踩》和《在那河畔青草青》(80–82過渡期三部曲),一路娓娓道來,讓我們有一個清晰視野去探討「新電影」這個台灣電影史的基準點。期後藉侯孝賢的《戀戀風塵》、楊德昌的《恐怖份子》(1986)、王童的《稻草人》(1987)、《香蕉天堂》(1989)、《無言的山丘》(1992),和蔡明亮的「台北三部曲」對歷史回憶的梳理,促使我們可以放膽討論:究竟「新電影」是在重複自己,還是去舊立新?而「台灣後新電影」是新的延伸,還是對何謂「新」的質疑?熱愛華語電影的讀者,讓這本書帶給你多一些資料及思考的靈感罷。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中國式公關」

劉書賢
2021-03-31

界與戒

朱文洛
2019-10-28

透視新聞老總的管理心法

蘇鑰機
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