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傳媒記事簿

2014-04-18

流動電視訊號入屋問題成焦點
法例滯後通訊辦被斥雙重標準

  香港電視網絡自去年底向中移動子公司收購流動電視牌照後,重新聘用員工,已超過四百人,原定於今年七月啟播,但港視三月上旬收到通訊局提示,指港視計劃使用的DTMB制式傳送流動電視,如不能保證少於五千個固定住戶收看,便違反《廣播條例》,須申領免費電視牌照。王維基因此宣佈七月無法開台,並暫緩拍攝工作,但沒有裁員計劃,但狠批政府「搬龍門」令港視走投無路,將提司法覆核以釐清法例。事後,王維基與通訊局雙方展開隔空罵戰,就傳送制式及訊號入屋問題多次針鋒相對。

  通訊辦以港視的流動電視訊號能入屋,超出牌照規定而要求港視改變制式或作加密安排。但王維基卻反擊,指無綫及亞視的牌照規定兩台只可定點「入屋」播放,但市民卻可在街上以流動裝置接收兩台訊號,王更率領記者作現場測試,他質疑通訊辦向兩台行使酌情權,對港視則要求較緊,似乎持雙重標準。其後,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流動電視牌照爭議。重申流動電視牌只可透過移動裝置接收,如用兩台兼融的DTMB制式,若「入屋」在電視觀看,超過5,000個指定處所接收便觸犯廣播條例。對於這次通訊局與王維基的爭議,業界普遍認為《廣播條例》已經太落後,未符合現時社會環境,才會出現這些灰色地帶。認為檢討修例需時頗長,不可再拖延,否則追不上時代。

 

*   *   *

 

新聞界反暴力遊行萬人支持
傳媒人又遇襲《晨報》兩高層受傷

  《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二月底遇襲後,五個新聞團體組成了「新聞界反暴力聯席」,並在三月初舉行反暴力撐新聞自由遊行,主辦單位稱有1.3萬人參與,除了新聞工作者,還有大批市民、不同黨派與政見的議員。而《明報》管理層包括新上任的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亦率領員工參與遊行。遊行後聯席代表向警方遞交請願信及連日來收集的3萬市民簽名,寄望警方能盡快緝拿真兇歸案,為新聞從業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連串威脅香港新聞自由事件,已引起海外各地關注,多個國家地區的網民響應號召,甚至有自拍短片聲援香港;而香港司法界的重量級人物,如李國能及黃仁龍等,都先後在公開場合呼籲市民維護香港新聞自由。另一方面,涉嫌襲擊劉的二名刀手亦於廣東落網,事後移交香港警方,希望早日找到幕後黑手。

  三月下旬又再有傳媒人遇襲,籌辦中的《香港晨報》兩名高層,在尖沙咀鬧市遭四人用鐵枝打傷,兇徒主要襲擊該報執行副總裁利婉嫻。兩人受傷送院治理後已出院,並向警方錄取口供,該報籌備委員會指無跡象顯示與新聞自由有關,但不猜測原因。《晨報》及多個新聞團體同聲譴責暴力,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表示,警方一定嚴肅處理,將兇徒繩之於法。《晨報》其後發表聲明,強烈譴責事件,稱絕不容忍、亦不畏懼暴徒的粗暴,以及幕後主使者的不法行為,深信警方會嚴肅處理事件,查找真相,拘捕真兇。而記者團體亦同聲譴責。

 

*   *   *

 

通訊局通過規管社論式節目
申訴專員促政府制訂《資訊自由法》

  針對電視及電台社論式及個人意見節目,通訊局廣播業務守則委員會完成為期兩個月諮詢,共收到一百五十份公眾意見,委員會三月初舉行公開會議,一致通過多項建議,包括將社論形式節目納入個人意見節目規管,將「服務提供者」即持牌機構及對其高層人士的言論,會被視為機構本身的意見,並在節目播出前事先申報;以及容許持相反意見人士在「同一平台」上及「合理時間」內回應。藉此避免公器私用之嫌。

  目前政府內部雖然有《公開資料守則》指引,但政府部門並非經常跟隨。前年十月至去年九月,共有80宗政府部門拒絕提供資料個案。申訴專員公署去年接獲80宗相關投訴,比過去兩年增加近一倍,以涉「第三者資料」及「私隱」為由拒絕最常見。有見及此,申訴專員黎年在三月下旬公佈任內最後一份《主動調查報告》,他批評政府欠透明度,《公開資料守則》沒法律約束力,且不規管大部份公營機構。個別政府部門錯誤解讀豁免規定,甚至以此作擋箭牌,促請政府制訂《資訊自由法》,保障公眾知情權。

  一台獨大的無綫電視公佈全年業績,去年純利只有百分之零點三增長。該公司同時披露翡翠台在平日黃金時段,平均收視跌至23點,創四年新低,按年流失約12.5萬名觀眾。面對未來趨激烈的競爭,集團表示會評估未來的營運需要,並會加強投資,相應調整在將軍澳工業城總部附近興建錄影廠及相關設施的計劃。

 

*   *   *

 

《新晚報》復刊兩年再停刊
港人台灣報紙登廣告聲援反服貿

  《新晚報》原屬《大公報》子報章,二零一二年六月由領袖傳播集團收購,並於八月二十日以免費報方式復刊,至去年12 月8 日起改為於便利店發售,每份五元。但該報宣佈三月上旬起停刊,社長夏萍向員工表示至今已虧蝕數千萬元,須重整業務,記者將調往同系旗下雜誌《領袖》,或繼續上班一個月,找到新工作後可免通知期即時離職。約三十名員工受影響,包括編採、排版、市場部等。有員工不滿公司安排,到勞工處尋求助。

  因為印刷傳媒業績欠佳,壹傳媒集團在三月中宣佈即時縮減開支百分之五,包括港、台兩地的《蘋果日報》、《壹週刊》等所有報紙、雜誌和網上媒體,縮減方法包括刪減版面及裁減人手。而為壹傳媒動新聞提供動畫服務的壹傳媒動畫公司,亦因架構重組裁減89名員工,二十天內分兩批解僱。壹傳媒動畫公司共聘用約670名員工,這次被裁人數佔員工總數13%。該公司發言人指為專注未來發展自家動畫市場,必須加強效率,裁員實屬迫不得已,又稱未有下一輪裁員計劃。

  台灣月中出現太陽花學生運動,香港人亦十分關注,甚至登廣告聲援。有政黨人士及網民集資買下的反服貿廣告,三月底在親綠媒體《自由時報》A5下半版刊登。以「反對服貿協議 拒絕中國化」為標語,內容陳述香港自主權移交以來,與大陸簽訂多份緊密經貿協定,如何受大陸資金影響,導致香港的新聞自由遭到干預。呼籲台灣引以為鑑,「勿墮香港衰落的軌跡」。

 

下載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