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年五月底,美國發行量稽核局(A.B.C.)對新聞界發表了一項「十大報刊」發行量的稽核結果,指出到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為止,除了《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新聞日報》和《舊金山紀事報》這四張報紙的銷路有所增加外,其餘六家知名大報的銷路都呈下降趨勢。
其中,《紐約時報》的跌幅最大,從每日的一百一十六萬份減至一百一十萬份,下滑了百分之四點四,跌幅居六報之首。全美最大的《華爾街日報》銷路為一百八十四萬份,下滑了百分之零點二;《華盛頓郵報》,則從八十一萬八千兩百多份,跌至八十萬三千四百餘份,下跌了百分之一點八。
美國是全球報紙銷量第二大的國家。根據世界報紙協會九七年六月初所發佈的消息,她每天全國報紙的銷售量,近五千七百萬份,僅次於銷售量居全球之冠的日本。日本每日售出逾七千二百萬份報紙,第三位為中國大陸,第四位為印度,第五位為德國。不過,在全世界報紙銷售量都趨於下跌大潮流下,美國亦不能倖免。根據世界報紙協會統計,在過去十年間,美國報紙銷售量已減少了百分之八點八;而過去五年間,則減少了百分之四點二。
《紐約時報》止跌回升 解困對策值得借鏡
總的來說,全美十大報刊總發行量逾五千一百萬份,美國報業公會根據A.B.C.所發表的數字來「解讀」,認為銷路增加的,佔十大報刊的百分之三十三,故發行總量在增減沖銷之下,只平均下降了百分之一點二,問題尚不如想象中的嚴重。世界報紙協會會長包汀更認為,全球各地報紙銷售量既已呈減少趨勢,報界其實不必慌張,更不要因一些統計數字而遽下論斷;他強調,在某些國家,重要的是報紙的閱讀率,而非有多少的報份出售。
不過,不管這是不是顆「定心丸」,執世界精英報牛耳的《紐約時報》,目睹自九三年以來,平均每日發行數字下落將近十萬份(周日的銷數平均下跌八萬份);連帶廣告銷售,亦從八九年的六百一十萬吋高㶴,不停地下跌,總是顏面無光,更深怕「坐吃山空」。
《紐約時報》是重視人才的,在苦思促進業務對策之下,決定「中興以人才為本」的大策略,於九四年任用一位女中豪傑——珍妮‧羅賓遜(Janet L. Robinson )主管廣告業。年逾不惑的珍妮,英文系畢業,曾任教師十一年,八三年加入時報集團,負責雜誌之廣告、業務與市場主管。九四年起,負起《時報》廣告「止跌回升」的重大任務,她亦不負眾望。
珍妮把廣告劃分為諸如研究、推廣及銷售等部門,分門別類地對廣告客戶提供服務,而以往全權對客戶負責的業務員(A.E)則只需反映客戶需要。她又會同各部門主管及學者專家,共同設計出一個「滿足客戶廣告訂單指令」的組織與程序,盡力協助客戶訂廣告、能贏錢。她這一招「包產到戶」、「以客為尊」的做法果然奏效,不但九五年廣告總收入突破八億美元,九六年首季收入,增長百份之九點五,這些收入,彌補了紙張上漲百分之四十四的支出。
九六年九月中旬,珍妮出任《時報》社長兼總經理。「所有新聞皆宜於見報」(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是《時報》刊於報耳的名言,早已傳誦一時。近年的推廣口號則是「出高價錢買高品質的貨色」,指的是《時報》注重高品質新聞及多元化特寫,來回報讀者與廣告商所支付的高訂報費和廣告費。《時報》是一張全國性大報,每天發行數字的增長,百分之九十五來自全國版的訂戶,自是注重全國性讀者,卻絕不忽視地區讀者。九七年二月底,另闢波士頓與華盛頓兩地特別版,務令地區性讀者和全國性讀者一樣,可以看到諸如高水準的新聞與分析,最新、重大突發新聞,最快的體育比賽結果,以及當地氣象消息和電視節目表。
《時報》更決定於九七年九月新建造的彩色印刷廠啟用時,紐約地區每日出版的報紙,將增加至六疊(six - section),體育版、新聞照片及廣告,均用彩色照片,預計九八年元月,可以擴及其他各版。屆時,《時報》並將推出諸如健康與科技、嗜好之類,全新的每周專題特刊。
台灣報章絞盡腦汁 新聞處理亦正亦邪
一言以蔽之,在跌紙的壓力下,在坐同一條船上的《時報》的求生之道,是提供高品質的廣告服務,吸引廣告客戶;另一方面則實行注重地方版、增版、增疊、增加內容和照片彩色化,以擴大對各種讀者服務。西方精英報紙是如此個做法,處於「同壓」的我們,又是如何?
先說香港吧,大眾都有目共睹的,是實行減價戰、增張戰、鬥腥色性、鬥刊慘不忍睹的照片,用小報式手法來處理新聞。至於台灣方面,其實亦大同小異,不過還加上獎品戰;另外,在新聞處理手法上,則一直扮演著亦正亦邪」的黑白郎君角色。例如,為了廣告,給廣告客戶吃甜頭,可以用「商訊」之類配合廣告造勢,實行「廣告新聞化」;另外,更徹底的做法則是,明為「新聞」——實則上卻是充滿廣告素材的「新聞廣告化」陷阱。
碰到犯罪社會新聞時,則立刻掌握時機,實行「駭聞追擊」,讓讀者「暴力睇真D」;所以諸如「□□□撂狼話 必殺□□□」,「只要我不死,一定要幹掉他」與「這輩子不是打死人,就是被人打死」之類,屬於「刑事恐嚇」標題層見不鮮,總之要讓讀者眼睛看到血腥為止。
不過,所謂物極必反,當社會新聞一旦淪於只是打打殺殺場面時,看多了,不但讀者會膩,即使是記者和編輯,在處理手法上也會技窮的。聰明的報章老闆最能嗅得出市場的動感。所以,許多報社要求,在不放棄原先做法下,應將社會新聞作最廣義的解釋,將人情趣味的古方複制、翻新,加強社會新聞的光明面和積極面元素。
以《中國時報》為例,九七年初,該報社會組已成了一個故事性題材小組,要求跑警政記者,發掘些溫馨、光明的題材。白冰冰女兒被撕票後,社會各界對媒介聳動、破壞私隱性的「新聞」處理手法,交相責難。其後,《中國時報》更在社會組中,成立了社會關懷小組,要求記者不要只是死跟著刑警「辦案」,而是多些挖掘軟性、知識性和生活性的靜態新聞,令讀者在感受新聞的臨場感之外,還有生命感。
社會責任意義重大 新聞倫理重新檢討
為了應付網絡和電子媒介的挑戰,不停跌紙的困窘,中外報紙都絞盡腦汁,以求屹立不倒,各種手法都可以諒解,但若媒介放棄了社會責任,視新聞倫理為無物,則媒介存在的道德意義,可能得重新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