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在美國寫社論的故事
作者:張慧元
出版社: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期:一九九八年
從閱讀小說和寫社論入門的角度去看,這部有關寫社論的故事書,很富趣味性。
開宗明義,作者在起首,借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費雪的口,指出:社論乃是一種說服力最高的藝術,代表一間報社的立場和風格。他認為,寫社論應是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備。
事實上,作者正用了莊諧並重的說書手法,透過自己七九年修讀密蘇里大學的新聞碩士課程,在唸社論寫作階段中,如何力爭上游,不懈地發表了廿篇在《密蘇里人日報刊》登的社論,藉此道出自己在四十過外進修的校園軼事,也借自己的範文,帶出社論寫作的原則、方法和技巧。簡單點說,這是一個社論寫手的夫子自道。
放諸今天,張慧元在七九年的一個學期裡,所撰寫的社論題材,也恰當地涵蓋了一個年代的歷史。當中,他寫哈瑞斯堡的食水遺害,帶出具爭議性的地方問題的處理。他寫美國政府對中蘇關係的姿態,是從美國讀者利益出發的素材。他寫奧委會逼使中華民國改國號、國旗和國歌,方能參加奧運,便不避嫌地流露了個人的民族情緒。
看這本書的另一個趣味點,來自張慧元曾任台灣國防部副處長的軍階。由始至終,他毫不謙遜地自抬身段,為身為黃種人,在美國社會的新聞課程裡,獲得出類拔萃的成績,萬分欣喜。但同時,為了貫徹社論寫作的嚴肅和客觀態度,他在書中不忘強調自己是站在美國人的立場,以美國利益出發的觀點,以正視聽。
不過,正如他在書中寫道,社論作者的身份,應包括社區議題設定者、說服者和為讀者作推銷員三種角色,但一篇好的社論,往往不限章法,因應環境和時效而生。比如他參考過《泰晤士報》的社論,如行雲流水的寫作手法,應用到美國的土壤上,卻未必合讀者口味。
除《泰晤士報》外,書中和不同報章,特別是英美大報的社論比較篇幅,稍嫌著墨不多。比較可取的,是作者的社論研究報告,以台灣政府報《中央日報》,和香港的《明報》作比較,讓華人讀者在認識中文社論寫作上,多了點視野。
總的來說,這書並不沉悶,筆者讀後對本地的社論框框,有另一種反思,還很同意書中幾句:文字是一種藝術,也具有生命力,不斷在生長,也同時在不停的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