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台灣出版產業出現了極為劇烈的變動,隨著台灣景氣低迷不振,出版事業呈現持續萎縮的狀態。在二月曾宣稱華文第一份網路原生報的《明日報》停刊,該報業的人力資源部份由來自香港的壹傳媒集團接手。在五月,香港Tom.com網路公司以新台幣十三億元取得「電腦家庭出版集團(PC Home)」與「城邦出版集團」合併後新公司的百份之四十九股權,共同開發未來大中華地區的出版市場。因此,香港兩大集團相繼介入台灣的出版市場,不僅對台灣當下的出版事業生態造成結構性的衝擊,同時也打亂了兩岸三地各出版集團攻略大中華市場的佈局與策略。
社會氛圍與傳媒境狀
由網路家庭集團、《新新聞》等媒體催生的《明日報》,標榜著台灣第一個網路原生報,其創設可以說是網路泡沫經濟熱潮下的產物,隨著網路經濟的繁華落盡之後,以資金不繼而戛然停刊,成為台灣網路經濟發展的驚嘆號。除了歸因於網路報業經濟規模未具之外,其實另一個因素就是持有者以傳統的報業思維來經營網路報紙與製作內容,未能充份發揮新媒體的特色與潛能。《明日報》對於台灣傳媒產業的影響尚屬輕微,但是隨後接手其人力資源的香港壹傳媒集團進駐台灣,創辦《壹週刊》,卻是狂掃台灣社會的大風暴。
台灣當前的社會氛圍與傳媒環境狀態相當有利於壹傳媒集團的雜誌發展。首先,從台灣政經發展的脈絡來看,此際政府權力歷經政黨輪替,在過去的一年裡,媒體上充斥著政治人物謾罵攻訐的訊息,社會上瀰漫著怨懟與擾攘的氣氛,此際台灣民眾對於媒體上的政治訊息厭惡已極,期待另外一種較為軟性的媒體內容來填補。
其次,從台灣雜誌產業的發展來看,長久以來,台灣雜誌的市場規模與生態結構呈現極為穩定的狀態,儘管近年來出現了標榜揭發內幕與花邊風格的雜誌相繼出現,但是從內容報導的外觀來看,仍未脫於「文人辦報」的傳統,內容不僅無關痛癢,而且距離大眾與市場相當遙遠。因此,對現有產業結構的影響有限,新雜誌的出現,只不過是一灘死水上的漣漪而已,漣漪一過,立刻又恢復原來平穩的狀態,不僅無法持續提昇媒體產製內容的素質,亦無法將市場規模進一步加以擴大。
壹傳媒異軍突起搶灘
當然,台灣雜誌界,包括《時報周刊》、《TVBS周刊》、《獨家報導》等市場主流的雜誌,對於壹傳媒集團挾著龐大的資金,跨海來台辦雜誌,早已嚴陣以待。雖然紛紛調整雜誌的編輯策略與經營方向,但是這些經營者對於壹傳媒集團在香港崛起的認知,仍是相當有限而刻板的。這些雜誌認為壹傳媒的成功,不外乎是利用削價競爭的策略搶佔市場;以高薪挖角的方式來瓦解競爭者的實力;以狗仔隊的新聞採訪方式,不擇手段地扒糞、揭人隱私來吸引大眾閱讀;台灣的文化重視媒體的內容與深度,壹傳媒的「市儈文化」將無法見容於台灣的雜誌市場等等。然而,如果僅就以上的觀點來歸因壹傳媒經營的成功與台灣雜誌市場的特色,似乎過度簡化了壹傳媒集團在香港報刊領域經營管理的突出地位,亦低估了台灣在報刊市場上的發展潛力。
台版《壹週刊》引入港式狗仔隊採訪手法。 |
香港壹傳媒集團的創辦人黎智英,一九八九年創刊《壹週刊》,發行記錄曾達十五萬份左右,一九九五年開辦《蘋果日報》,發行量超過七十萬份以上,其他報刊如《忽然壹周》十四萬份、《壹本便利》十一萬份、《飲食男女》則有五萬份,如此建立起規模龐大的平面傳媒集團。當然,壹傳媒集團能在短暫的期間內迅速竄起,自有其在出版事業經營管理上的特色。
鋪天蓋地的宣傳,創台灣雜誌推廣先河。 |
首先是,壹傳媒集團對於通俗市場品味的精準掌握,無人能出其右。在香港,壹傳媒集團為了進一步瞭解意見市場的動向,對於旗下的雜誌報刊天天進行了「焦點讀者訪查」(Focus Interview),從街上找來二十多位的讀者,進行報刊的閱讀喜好調查,詢問他們對於何種話題感興趣,想看誰的八卦消息等。訪查的結果,一方面可以立即作為當天新聞處理的編輯方針;一方面則作為長期新聞走向與變化的參考,這項意見市場調查的形式成為壹傳媒掌握讀者閱讀品味的重要手段。壹傳媒集團在人力資源的建置上,特別建立起內部競爭的機制。由於《壹週刊》所採用的記者比一般的媒體還要多,平均三位記者只有一位的報導可以排上版面,導致公司內部記者之間的競爭相當的激烈,如此更促成了雜誌在報導品質上的提昇。
顛覆傳統震撼效應
在台灣,《壹週刊》作為一份外來的雜誌,壹傳媒的創辦人黎智英親自全程作鎮指揮雜誌的創刊,便是抱著活在當地並與當地的社會脈搏一起呼吸跳動為理念所致。此外,相對於台灣當地的雜誌,《壹週刊》沒有任何本地政商人情的包袱,使其在新聞報導的廣度與深度上,比台灣本地的雜誌更有揮灑的空間。這本雜誌在台灣的宣傳與推廣上也是創舉。出刊之前,除了運用廣告鋪天蓋地的席捲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更在人潮匯聚的街道上推出巨幅的戶外廣告;而在新聞的製造上,有計劃地分別披露各項軼聞,立刻成為台灣新聞媒體競相追逐的焦點,為雜誌進行了喧囂且免費的宣傳。五月三十一日雜誌鋪貨上市,充份掌握了發貨權與補貨的時間運作,吊足了讀者的胃口,造成週刊一時洛陽紙貴的需求,為台灣出版發行業引進嶄新的發行與鋪貨手法。
文前曾提及,台灣的雜誌業者認為台灣的媒體文化不適合香港雜誌的發展,《壹週刊》面市之後所造成的旋風即粉碎了這樣的看法,更有甚者,台灣讀者普遍反應創刊號的內容,不夠麻辣八卦,足見這類型的雜誌在台灣相當具有開發的空間。
此外,從傳播教育與學術領域的角度觀之,《壹週刊》在台灣所引發的社會效應,將顛覆了台灣過去傳媒教育所灌輸的媒體角色與社會道德,這些媒體舊有的專業義理,似乎已經無法迎合此刻台灣當前所面對的實際情勢,有必要重新檢視傳媒的專業倫理、報刊經營與隱私權等種種議題。
建構華文出版市場新版圖
黎智英根據其在香港創辦雜誌的經驗推估,未來台灣雜誌市場將會擴增到現有產值的二至三倍左右,因此,壹傳媒集團加入台灣的傳媒市場,不僅激化了原有雜誌市場的競爭狀態,同時也將台灣雜誌市場的餅作大。黎智英選擇台灣作為其境外投資的第一站,是著眼於未來的中國市場,因為台灣是進軍中國的重要跳板。
而同樣的,台灣以詹宏志為首的「電腦家庭出版集團」、「城邦出版集團」與香港Tom.com合組新公司,其目的也在共同開發華文地區的出版市場。這家合組的新公司在其營運藍圖裡,即計劃購併既有成功的平面傳媒事業;並配合大陸開放的進程,初期以發展廣告及發行業務為主,暫不涉及編輯的事務;在出版內容上,先開發和政治較無關係的資訊產業、個人理財、學習、生活休閒等型態的出版物;最後,如果法令允許,將會進一步投資中國大陸的城市報紙。
隨著全球網路經濟熱潮的褪盡,Tom.com必須透過不斷地併購中國的網路事業來拓展其華文網路經營的觸角,也必須透過持續地收購傳統的出版事業,來強化其在實體通路與內容上的有形資產,例如併購了廣州的羊城晚報、上海美亞文化與《三聯生活週刊》、以及香港的《亞洲週刊》等。因此,與台灣詹宏志的出版集團合組新公司僅是其建構全球最大華文傳媒平台的策略之一而已。至於台灣詹宏志的「電腦家庭出版集團」旗下出版了十八本雜誌,而「城邦出版集團」則有十九家出版公司,號稱是全台最大的出版集團,在台灣出版市場逐漸呈現飽和的情況下,亟欲將其經營觸角伸展至華文出版市場,但是努力經年卻苦無機會,因此與Tom.com共組新公司,詹宏志的出版集團則可以利用這家香港網路公司「借船出海」,開始走出台灣,實現逐鹿華文出版市場的願景。
香港壹傳媒集團揚揚沸沸地介入台灣雜誌市場,以及香港Tom.com公司與台灣電腦家庭出版集團合組新公司,這些變動已經重組了台灣出版事業的版圖與市場結構,而這樣的變化其實是由逐漸形成的華文出版市場所牽動的。在此番華文出版市場形成的洪流裡,我們看到了台灣出版業是處於被動的地位,而香港充份掌握了資金、國際化、內容出版與經營管理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