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壹週刊》的忽然一月

2001-07-15

  香港壹傳媒集團老闆拚著燒掉口袋裡五億元台幣決心,強打著不怕得罪人,港式的「狗仔精神」是一種追求「新聞態度(和角度)」的口號,於五月卅一日,在台灣正式創辦《壹週刊》後,顯然成了「話題周刊」——可惜,大多數意見,多流於感情用事,較少理性佐證。本文擬以逐點論列方式,「沉思」此雜誌成功地搶登台灣傳媒灘頭堡的種種前饋與後續話題。

「八卦」源於風水?──

  據說壹傳媒之所以遠征台灣,原係受風水先生之建議,而計劃以五年時間在台灣打天下。讀中國抗日戰爭史都應該知道,在抗日戰爭前夕,發生過令人愴痛的「五.卅」濟南慘案,難道時移世遷「五.卅」之後一日,會是創刊的黃道吉日?風水師靈乎?

不惜工本打響頭砲──

  首波「財大氣粗」式打知名度,係由台灣上奇廣告公司負責,內容涵蓋電視、印刷及戶外等類媒介,加上精心策劃的上市及促銷活動,估計已燒掉一億兩千萬元台幣。可惜花費達九百多萬元台幣的十二層樓高「大狗仔」布條,因為嚴重影響公共安全,不及兩周,即被市政府建築管理處拆除;而五月份電視廣告之「人人自危篇」,因為有不妥做愛場面,亦被評定核處,另一個出現男女激情畫面之「口是心非篇」,則被限定於晚間十一點後始准播出。

利用「腦結石」傳媒敲邊鼓──

  面對著聲言要壓地頭蛇的過江龍,台灣媒介竟也有像著了魔般地長他人志氣滅己威風,慌失失的不經不覺就為對方搞起宣傳來——謠傳陳幸妤未婚懷孕,令「騰雞」的傳媒急著去「捱訓」,就係一個傑作。

以全線攻擊為媒介策略──

  編輯政策:全刊以多量彩色照片為主,圖片加大運用合成照片;價格政策:以低於《時報周刊》、《TVBS》等主要競爭對手及一般成本價為號召(一刊兩本售七十九元台幣);促銷政策:強力炒作話題:如「混亂的台灣,需要一些刺激,好樣的壹週刊,令人大開眼界」之類;促銷政策:實行「狗仔道」,揭發醜聞八卦等新聞為其同類型雜誌功能區間(functional niche)——死盯著採訪對象,一副《一九八四》一書中蘇聯老大哥式霸道作風,是否令人久而生厭?從而加深「反媒介情緒」?

讀者爭奪戰中的贏家?──

  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二零零一年《時報周刊》首季的閱讀率高達9.6%,而根據數傳網在《壹週刊》創刊後,首周的調查,綜合性雜誌方面,《時報週刊》約佔34.1%,《TVBS》為17.5%,而《壹週刊》則為5.2%,名列第三。《時報周刊》與《TVBS》可說是《壹週刊》的主要競爭對手,但前者號稱發行量為五十萬份,後者則為三十萬份,要掀倒這兩份雜誌,恐非朝夕間之事。不過,傳聞在過去一年中,兩大民營報紙的虧損額度,都在二、三十億元台幣上下,而繼《中國時報》裁員事件之後,現存之晚報,又有陸續停刊傳言。在這一關頭上,如果有人不惜重資揖注,是否給《壹週刊》一個機會,真是有待觀察。

  《壹週刊》雖然以「讀者有權利以低價消費資訊」的口號,來作經營的包裝,砸銀紙的割喉減價戰似乎煙硝彌漫,但在台灣的低迷景氣中,要很多人每個星期都花七十多元去買一本祇求「爽一下」的讀物,恐怕不容易。然而,《壹週刊》創刊號估計印刷量為二十七萬五千份,第二期為二十五萬份,第三期為三十五萬份,這一印刷量的起伏曲線,又代表了一個甚麼意義?

為發行通道卯足了勁──

  行家估計《壹週刊》兩本的印刷成本約為五十多元台幣,其中的賺蝕,就祇有《壹週刊》自己知道。不過,它在發行通道上,也的確做足了工夫——除了要香港發行該雜誌的德強記負責發售的通路開拓外,更透過7-Eleven和聯合報系旗下的鼎世公司,負責零售發行,還訂下印完書後兩小時就補貨到店,以及退書率為5%以下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據行內人士估計,本年度台灣雜誌上的廣告量,約減少了二十億台幣,《壹週刊》雖然帶來大量資金,但到頭來還是要瓜分原有的廣告大餅,並沒有創造新的經濟契機蕉,也正因如此,並未受到業界歡迎。行內人士也曾指出,《壹週刊》配書,每次都是先配二份一,賣完之後再補,目的是塑造一個「永遠缺貨」的表象。

員工士氣可嘉──

  搭上了《壹週刊》列車的新聞從業員,情緒似乎還挺安穩的——因為已經做了過河卒子,再跳槽其他媒介,機會就可能甚微了,而且,薪酬又較高呀!

上演「人咬狗」鬧劇──

  在台灣有「綜藝教父」之稱的吳宗憲,為了要「馴狗」,遂自導自演一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人咬狗」假劇,來騙狗仔隊上當,以為他跟某女星私會,而用大篇幅加以報導。不過事後經他本人親自揭發之後,有人以為他也把「馴狗的義舉」與提高自己節目收視的「壯舉」,混在一起,難分真偽,而《壹週刊》「問了大家想知的問題,做了記者該做的事」以為就可交差,也不無可議之處,是否各該打五十大板呢?

功過未定論──

  壹傳媒集團的作風,從媒介主的心態來說,是會產生一陣衝撞旋風的。在此之前,大多媒介主管都以各種藉口(例如虧蝕之類),來盡量不作任何經營上的投資、改良生產設備,或提高職工薪水;頂多做到所謂的「生財立品」,亦即市場穩定,賺個盤滿砵滿之後,對過往性色腥做法,稍為收斂些。壹傳媒集團的大手筆商營法,的確曾令許多媒介主體認到,「報無錢不行」,舊作風不可行了,職工福利,即使是一個發行部小職工,也應給予足夠的關注,而非待之以君臨之姿。

新聞學上的一些沉思──

  吳宗憲「馴狗記」牽涉到新聞學上的假事件、製造新聞、有聞必錄和價值取向新聞等等爭議;而陳幸妤文定之日,狗子隊硬闖官邸拍照事件,也關乎匿名採訪和化裝採訪等問題,無疑是課堂上的極品教材。不過,若果以量產見稱的主流通俗傳媒,一味祇把傳聞當作真實事件報導,或者,祇是綜合街頭巷尾及某些熱門談興,就包裝成聳動式「新聞」出街,放棄大眾傳媒所應擔負的社會責任,則在新聞傳播的課堂上,該教授些甚麼?對下一代新聞從業員又應有些甚麼期望?

  好令人懷念前《工商日報》總編輯陽秩五前輩生前所說的一句話:「人有人格,報有報格!」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