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聲筒與鏡子的抉擇:《美國之音》如何回應政府的干預

2001-11-15

  美國CBS(哥倫比亞廣播)前任新聞總裁David Burke語重心長地說:「事實是戰爭第一個傷亡者。」(Truth is the first casualty of war)。他說:「《美國之音》差點證實了這句說話。」

受壓消息廣泛流傳

  紐約世界貿易中心慘劇之後,九月二十日,美國總統布殊在國會發表全國講話,表示:「任何一個繼續窩藏或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美國將視之為敵人。」翌日,二十一日,阿富汗塔利班領袖奧馬爾向《美國之音》暗示願意接受訪問。由於奧馬爾很少接受採訪,任何記者及新聞媒體都不會放棄這條獨家新聞。不過,《美國之音》早上九時半的編輯會議剛剛宣佈了獨家採訪的消息後,來自政府的反對聲音隨即響起。他們認為由《美國之音》將訪問內容播放,會增加其可信性,誤導阿富汗人。《美國之音》隸屬於一個獨立的「廣播管理委員會」,國務院也立即接觸其成員。

  當時,《美國之音》台長一職懸空,由節目部主任惠特沃斯女士署理,她事後接受電台訪問,憶述當時的情景。

  「當時的壓力是很大的。我應該講清楚的是,不是國務院所有人施加了壓力。國會以及白宮和國務院一部份人認為,這樣做是不適當的……一部份人開始施加壓力,對我個人施加壓力,同時也對我們的廣播管理委員會施加壓力。」在不足半分鐘的說話裡,四、五次用上「壓力」的字眼,可見心情還未平服。

  「那天結束時﹐壓力已經越來越大。很清楚......不廣播這個採訪可能會對我們有利。」

  在接著的兩天裡,受壓的消息傳出,被傳媒廣泛報導,記者一連三日向國務院提出質詢。發言人包潤石表示:「坦白地說,我們不想聽到阿富汗人告訴我們,是從《美國之音》聽到了奧馬爾的聲音。」

  一位記者追問:「美國的納稅人不是希望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享平衡的報導、新聞自由及第一修正案的權利嗎?這不是我們竭力爭取的嗎?」

  包潤石答道:「我們支持新聞自由......。但沒有要求納稅人出錢向阿富汗播放這個人的聲音。」


《美國之音》堅持有關九一一事件的報導須平衡全面訊息。


  最終,包潤石仍多次強調《美國之音》具有編輯自主,播放與否,由台方決定。《美國之音》擁有不少出色的記者,在行內有名有姓,要他們就範,等於終生放棄傳媒工作。一百五十多名員工發起聯署行動,並聲言會以辭職抗議。新聞部主管Andre de Nesnera寫道:「這是對編輯自主全面的攻擊,正面破壞我們的信譽!」

  終於,在訪問完成之後五天,《美國之音》的署理台長惠特沃斯決定播出:「我同國務院也取得了聯繫。我並沒有要求獲得他們的允許。我告訴他們,我們將播發這個報導。我給了他們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做出回應。沒有人對此予以回應。」

堅持維護編輯自主

  在訪問裡,奧馬爾說:「阿富汗已經準備面對美國的襲擊。阿富汗如果懼怕美國的話,上次美國打擊阿富汗的時候就會交出拉丹了。」除了奧馬爾的訪問外,《美國之音》還播放了布殊的講話、北方聯盟的聲明及伊斯蘭學者的評論,這其實是一個特輯。這位伊斯蘭學者指出奧馬爾寧可犧牲阿富汗人們,也不交出拉丹,其說法實際上違背了伊斯蘭教義。對於特輯推遲了五天才播出,《美國之音》表示這是因為要等候流亡的阿富汗前國王的訪問,以作出全面及平衡的報導。不過,訪問最後亦落空了。

  《國際記者學會》(International Press Institute)經過深入的調查後,認為《美國之音》的編輯自主進行受到不恰當的干預。《國際記者學會》會員遍及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一錘定音,令美國政府蒙上干預新聞自由的惡名。超過九十年歷史的《專業記者協會》(Society for Professional Journalist)亦在其二零零一年年會上通過動議,譴責干預,讚揚《美國之音》維護編輯自主。

《美國之音》節目部主任惠特沃斯(MyrnaWhitworth)於受壓期間署理台長一職。

  惠特沃斯說:「美國的新聞媒體毫無疑問一直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我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我們堅持了新聞道德的高標準。」

  「我沒有被撤職,我們從來沒有這樣強大,我們堅持到底,最終,得到所有人尊重──除了幾個之外!」

按「章」工作不是按「策」廣播

  《美國之音》是一個對外廣播機構,應該履行傳聲筒的職責,充當政府的喉舌;但是,「下級」竟然抗拒「上級」,堅持播放敵國領袖的訪問,確是有點不可思議。而且,整個新聞界更一哄而起,圍攻政府,口誅筆伐。

  事實上,《美國之音》每天都播放國務院撰寫的評論,一字不漏,原文照讀,每日數分鐘,風雨不改。不過,除此之外,其他所有內容皆不用跟隨政府的立場,其憲章規定《美國之音》要「成為可靠及權威的新聞來源,新聞必須是準確、客觀及全面」。一九九九年十月,國會修改《國際廣播法例》(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Act),將《美國之音》的「廣播管理委員」確定為獨立的機構,扮演「防火牆」的角色,阻擋來自國務院的直接干預,當時的美國總統更明言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確保編輯自主。前線新聞工作者是按「章」工作,而不是按「策」廣播。「章」是指《美國之音》的憲章,而「策」是指及美國的外交政策。

誤傳撤職以訛傳訛

  在中文的傳媒裡,一直流傳著台長被撤職的消息,更有甚者,利用這項不確切的報導去作為評論的基礎。但是,翻查最原始的報導,消息來源僅是「美國傳媒」、「當地官員」,無名無姓,佐證薄弱。

  其實,《美國之音》台長一職屬於政治任命的職位,克林頓下台後,舊主管S. Ungar在四月左右亦已離職,職位一直懸空,由副手署理,靜候新任命。此外,台長人選雖然由總統提名,但必須經過獨立的廣播管理委員會批准,「國務院下令撤職」根本沒有可能。

  廣播管理委員會有九位成員,擁有兩黨制的巧妙平衡,四人為民主黨人,四人為共和黨人,再加上國務卿,雖然全部由美國總統任命,但成員多為傳媒資深工作者,對新聞自由有一份執著。現任的主席Marc B. Nathanson說:「我們是國務院與國際廣播之間的『防火牆』,這是一項非常重大的職責。最終,我們贏得信任,是因為提供了準確的新聞及資訊。」

《美國之音》目前以53種語言廣播,每周播出一千三百多小時,內容包括新聞、專題特寫、音樂和評論。

  今時今日,就算是由公帑支付的《美國之音》,也要服膺專業守則,作出平衡報導,於是,播放塔利班訪問就成為順理成章的做法。正如《芝加哥論壇報》指出:若《美國之音》成為白宮的啦啦隊,便會失去公信力,失去其聽眾。失去了獨立自主,也失去了客觀報導的能力。縱然雙方開戰,訪問敵國的領袖,讓受眾掌握全面觀點,已經成為新聞工作者應盡之義。當年,美國的記者從越南傳回美軍殘暴的影像,促成了戰爭提前結束。戰機空襲伊拉克的號角剛剛響起,美國的電視台就立即直播侯賽恩的訪問。「對外廣播」與「對內報導」並無分別,要取信於人,就要客觀全面。傳聲筒的角色已經過時,新聞機構應當扮演鏡子功能,向大眾反映現實。

  CBS前任新聞總裁David Burke曾經出任《美國之音》第一屆廣播委員會的主席,他指出單方面的宣傳不單止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金錢,亦違背了自己相信的新聞原則。他認為要取信於阿富汗人,必須向他們提供全部的事實。正如美國著名記者Edward R. Murrow說:「要有說服力,必須可信;要可信,必須可靠;要可靠,必須真誠。」(To be persuasive, we must be believable. To be believable, we must be credible. To be credible, we must be truthful.)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美國傳媒參訪考察隨筆

陳易安
2016-08-10

Turkish Social Media and Its Impact on Democratization

Emrah Aydemir
Junhao Hong
2015-07-16

The BBC: A British Success Story In Danger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2015-04-05

Renewing the BBC Royal Charter: A cause for concern?

Professor Robert Beveridge /
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