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2001-12-15

本地傳媒積極向外擴張
收購合作有成功有阻滯

  香港市道低迷,本地媒體紛紛在其他地區找尋發展機會,其中以tom.com表現最為積極,除了購入不少國內傳媒,近期亦已收購了台灣青少年雜誌出版社尖端、城邦和《PC HOME》等企業,亦與台灣《商業周刊》談收購事宜,計劃合作進軍國內市場。tom.com上一季度雖仍有虧損,但仍與南華早報集團商討洽購香港《PC Home》,可說是一間最積極由虛轉實的科網公司。

  鳳凰衛視在國內獲得厚愛,但擴張至台灣卻遇到阻滯,今年初啟播的資訊台,本年中向台灣新聞局申請批准其「落地」有線電視系統,但在月中卻因政治原因遭新聞局撤銷其申請,該集團正透過行政和司法途徑,向台灣行政院提出上訴。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月初落實與中央台互換平台計劃,透過其海外衛星平台,播放CCTV四國際頻道;而中央台亦會在內地發行TVBS和TVB星河頻道。雙方並會合製一條以娛樂、文化和財經為主的頻道,另行申請內地「落地」。此外,TVB屬下的上海翡翠明珠網絡科技,亦獲上海市電信入股。該公司已有內地的窄頻牌照,正申請寬網牌照,且將為上海市電信的十萬寬頻互聯網用戶提供五百小時的節目,從而分享用戶的月費收益,又計劃將內容供應業務推廣至杭州等地,及拓展出版、廣告和有線電視網絡等。這些活動盼長遠可增加電視廣播盈利。

 

*  *  *
 

盜看收費電視擬刑事化
收費電視市場進展緩慢

  非法盜看有線電視的情況日益猖獗,據該公司非正式統計,市面約有十萬個非法解碼器。有線電視雖先後透過發出干擾訊號,以阻撓盜看者正常收看有線電視的節目。不過,市面未幾又出現新型號的解碼器,成功破解有線的干擾盜看技術。要成功杜絕非法盜看,在技術層面,短期而言,除了繼續更新干擾技術外,治本的辦法仍是全面數碼化;但要更換全港用戶的機頂盒,亦要花費一段時間。

  業界就此問題亦盼政府施以援手,政府在檢討《版權條例》的諮詢文件時,考慮將盜看收費電視的行為刑事化,以加強阻嚇力。外國如英、美等地都有相關的刑事法例。盜看行為應視為觸犯民事抑或刑事罪行,仍需諮詢市民的意見,畢竟刑事化可能出現執法困難、甚至會構成擾民等。

  政府要對收費電視市場有所表示,亦與市道低迷及收費電視的投資未明朗有關。自去年發出新牌照以後,除相繼有持牌公司退出經營,決意經營的又遲遲未推出服務,像早前傳出中電數碼減持YES TV,而太平洋衛視又遲遲未落實推出服務日期,銀河衛視物色投資者方面又未有進展等,種種不利消息都令收費電視市場蒙上陰影。

 

*  *  *
 

印刷媒體廣告額下降
結業裁員風潮續擴大

  據市場調查公司近月的統計,媒體廣告收入全線下滑,以《南華早報》為首的印刷媒體分類廣告今年首十個月的廣告收入較去年同期下跌32%,而十月份收入跌幅更擴至43%;而同期星島集團宣佈截至今年九月底止中期業績,見蝕3501萬元;連銷量不俗的《蘋果日報》自「九一一事件」後,其廣告量亦下跌15%。可見市道不景氣,各印刷傳媒亦不能倖免。

  各媒介對經濟低迷的反應不一,例如壹傳媒集團便進行「瘦身」行動,要求部門將行政費用的預算壓縮,以降低開支。而AΟL華納旗下三本以香港為基地的英文刊物,包括《亞洲華爾街日報》、《遠東經濟評論》及英文《亞洲周刊》,月初將編輯部門合併,由原有一百五十名編採部人手,裁減四分之一,共三十八人被裁,藉此減省開支,增加工作效率。

  雖然三本英文刊物已裁減人手,但英文《亞洲周刊》(Asiaweek)仍難逃停刊命運,月底此政經雜誌因「九一一」後廣告量急劇下降而宣佈停刊。《Asiaweek》在一九七五年創刊,停刊前發行量十二萬份,但集團認為種種不利因素難支撐雜誌長遠經營。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AΟL華納另外兩份刊物《Family Life》及《On Magazine》亦可能停刊。《Asiaweek》停刊,令明報集團發表聲明與其屬下中文《亞洲周刊》無關。

 

*  *  *
 

港台腹背受敵逆境自強
欣賞指數《頭條》躍升

  經過上月《頭條新聞》風波,港台這個月仍難得安寧,先有政府審計署批評並無有效監管員工生產力,製作人員每年平均製作節目僅四小時,教育電視生產力尤低,每年製作2.1小時,但每年開支卻達2.5億元的;而特首亦開腔「提醒」各局長,改善效率及加強警惕,表示不容許散漫管理。港台承諾會嚴謹跟進有關問題,而廣播處長亦親身出席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以公開港台帳目。

  另一方面,港台英文台節目《給香港的信》一個監製投訴港台管理層,以及政務司司長妨礙編輯自主,以「行政決定」臨時抽起立法會議員田北俊講述紓解民困的節目,改播曾蔭權講述部長問責制的節目,並為此憤而辭職。此干預新聞自由指控在輿論未引起共鳴,但已令港台頭痛。

  親中報章《大公報》仍向港台繼續發炮,指月底播出的《香港領袖系列之逆境自強》,以「抗中亂港」的劉慧卿為訪問對象,並將節目安排在「反董連任大聯盟」遊行當日播出,是別有用心的行動。港台表示節目安排純粹針對事件的新聞效應,無任何政治動機。

  較利好港台的消息是最新的「電視節目欣賞指數調查」顯示,被評為「低趣味」的《頭條新聞》,今季排名由十四位升至第六位,顯示觀眾支持度不趺反升;而各台的平均欣賞指數亦以港台最高,無線及有線位列二、三。首二十個最高欣賞指數節目中,港台佔十二個,無線及亞視各佔三個,有線電視有二個。可見身處逆境的港台,仍獲市民支持。

相關文章 / Related Articles

十二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31

十一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2-01

十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1-02

九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10-04

八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9-02

七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8-02

六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7-02

五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6-02

四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5-04

三月傳媒記事簿

梁麗娟
2021-04-01